首页 理论教育 林逋及晚唐体诗人

林逋及晚唐体诗人

时间:2022-12-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宋初诗坛上,不同于晚唐五代浮艳诗风的诗人,除王禹偁外,还有一群山林诗人,如林逋、魏野、潘阆、惠崇等。由于他们写诗都不约而同地崇尚晚唐的贾岛、姚合,因此,人们就将他们称作晚唐诗派或晚唐体诗人。惠崇等九僧人也属这一诗派。这些人影响不大,其成就也远在林逋之下。潘阆、魏野及九僧皆与之为友,诗学王维、韦应物,其诗凄惋,颇有唐人风韵。

二、林逋及晚唐体诗人

在宋初诗坛上,不同于晚唐五代浮艳诗风的诗人,除王禹偁外,还有一群山林诗人,如林逋、魏野、潘阆、惠崇等。由于他们写诗都不约而同地崇尚晚唐的贾岛、姚合,因此,人们就将他们称作晚唐诗派或晚唐体诗人。他们不是隐士就是僧人,远离社会现实,因而诗的内容比较狭窄,大多是山水景物的刻画,闲静生活的描写。据说当时有一个叫许洞的进士,正碰上惠崇等九个僧人在分题作诗,他便拿出一张纸来约定说,大家作诗不得犯着这纸上所写的字。这些僧人一看那纸上的字,都搁笔不敢作诗了。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那纸上面写的尽是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19)。他们平素作诗离不开这些内容,而今许进士要他们作诗时避开这些字,他们自然为难了。可见,他们的诗在内容上与王禹偁有明显的不同。

一般说,这一派诗人喜用白描,忌用典故;在诗的风格上,有的平淡高远,有的闲逸孤峭。正如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指出的:晚唐一派“忌用事,谓之‘点鬼薄’,惟收眼前景而深刻思之”。在诗的形式上多为五言律诗,七律较少,古体更少。这一切与当时流行的以雕章琢句、堆砌典故为能事的浮艳浓丽诗风也有明显的区别。

在这派诗人中,影响较大的是林逋。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一生以梅、鹤为伴,过着清苦的隐居生活,死后赐谥“和靖先生”。他在临终前的诗中写道:“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20)可见其清高孤傲的节操。他的诗澄淡高远,如其为人;他是“用一种细碎小巧的笔法来写清苦而又幽静的隐居生涯”(钱钟书《宋诗选注》)。诗的内容以写西湖景色为多,有的诗也还写得清丽有味。如《宿洞霄宫》(21)(其二):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22)。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诗人通过秋天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主人公的无限秋思。诗人特别注意从色彩的映衬上来表现秋色之美,从静与动、寂与声、远与近等多角度渲染秋天黄昏的气氛,将秋思与秋景融成一片,形成幽美的意境。

林逋的诗中,尤以咏梅诗著称。《山园小梅》是其代表作:

众芳摇落独暄妍(23),占尽风情(24)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25)浮动月黄昏。霜禽(26)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27)。幸有微吟可相狎(28),不须檀板(29)共金尊。

开头两句,诗人极力赞颂梅花傲然独放的品格。三四句,“横斜”、“浮动”四个字,化静为动,写出了梅花的生机活力,表现了梅花的精神。这两句,由于诗人抓住了梅花的特点,融入了诗人的爱梅之心,“曲尽梅之体态”(司马光《温公诗话》),使之成为千古咏梅的名句。五六句从侧面着笔,以“霜禽”、“粉蝶”之被梅花所迷,进一步烘写梅花的风姿神态之美。一虚一实,很有风韵。末二句,写梅花淡泊的情怀,并通过梅之口称诗人为其知己,点明诗人写这首诗的情怀。可以看出,诗中所咏的梅花,乃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

这派诗人中还有魏野、潘阆等。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今河南省陕县)人,一生未仕,诗风平朴,有《草堂集》。潘阆(生卒年不详),字逍遥,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赐进士及第,授四门国子博士,后因事受牵得罪,隐姓埋名,其诗古朴孤峭,颇有唐人风调。惠崇等九僧人(30)也属这一诗派。这些人影响不大,其成就也远在林逋之下。

总之,这派诗人虽不是有意识地去改变宋初的浮艳诗风,但他们为了表现恬静的山林生活,抒写对这种生活的感受,也写了一些自然朴实的、有真情实感的作品,与浮艳诗风不同。他们的创作成就虽然不大,但在当时的诗坛上没有去为浮艳诗风的盛行增加风势;他们的诗虽然内容题材比较窄狭,但在表现上没有落入浮艳浓丽的魔法之中。他们的诗歌创作,在宋初诗坛上是有自己的特色的。

同这派诗风相近的诗人寇准也值得一提。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故市镇故县村)人。北宋政治家,位极宰相,封莱国公。潘阆、魏野及九僧皆与之为友,诗学王维、韦应物,其诗凄惋,颇有唐人风韵。尤以七言绝句写得较好,很有韵味。例如《书河上亭壁》(其三):

岸阔樯稀浪渺茫(31),独凭危槛(32)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这首诗写的是黄河沿岸秋天的景象。诗人将情思融入秋天的景象之中,透过景象的萧索,表达诗人宦游他乡的孤独凄惋的情怀。诗的语言也很淡雅自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