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想”“非无想”

“无想”“非无想”

时间:2022-1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凌晨四点醒来,一时竟无法入睡。我以前以为东坡是佯装闲适,如今经历渐多,方悟东坡是真的能“闲”,因为他的心能“放下”。这不过是自私的“自了”罢了。用佛家的话叫“无想”。东坡的“闲”,便几近于“无想”。人欲“无想”,真难!而偏偏临终犹存,欲“无想”之难,此亦可为一证。也许,本来,“无想”即“非无想”,唯因“非无想”,“无想”才值得人类珍惜。

凌晨四点醒来,一时竟无法入睡。站在窗前,找不见见惯的月色,依稀有浮云满天飘着。市声未起,小虫的吟唱铺天卷地而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此时心底漾起的一丝薄愁,一如这亘古不变的秋虫的合唱。

记忆中有一个难忘的中秋夜。二十多年前的一个中秋,听说启东工人文化宫要办一场露天书画笔会,于是便从乡下骑车来到县城。我挤在人群中,羡慕地看着书画家们挥毫泼墨。突然有人叫了一声:“丁立松来了!”我拼命踮起脚尖,方看得个大概:那天丁老师用一把刷标语一般的平刷,以烘云托月之法,画了一轮金黄的明月。后读陈丹青的书,方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上海,也有这么一帮艺术的痴儿,他们多次骑车穿过大半个上海城,为的是到市文化宫看一眼陈逸飞等画家画的油画。

人生能有几回月满?人生能度几许中秋?一千年前的某夜,苏东坡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至承天寺邀张怀民相与步月于中庭。庭中竹柏之影,如水中藻荇交横。东坡感叹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我以前以为东坡是佯装闲适,如今经历渐多,方悟东坡是真的能“闲”,因为他的心能“放下”。《红楼梦》中的惜春,说只有狠得下心来,方能做得“自了汉”。这不过是自私的“自了”罢了。一方面,人生尽管短暂与无常,然我等当心存美好,生一日,便让人生怒放一日,凡事均要热热切切地去做,用深爱与虔敬来待父母、家人以及一切人与事。这是人生的“本来”与“自然”,用佛家的话就是“法尔如是”。另一方面,心灵应该是一个清净的世界,用心力如扫帚一般把“诸欲”扫掉。用佛家的话叫“无想”。东坡的“闲”,便几近于“无想”。

忽然想起几天前的一个早上与远在美国的女儿视频的事来。女儿怕影响别人,把电脑拿到图书馆外的垃圾箱上,我与妻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搜肠刮肚地与女儿聊些快乐的家常事。几分钟后,我发现女儿的声音有些哽咽,脸上泛起了苦涩之意。我们匆匆下线。人欲“无想”,真难!弘一,律宗高僧,临终前书“悲欣交集”四字,修行如他,何来“悲”与“欣”?而偏偏临终犹存,欲“无想”之难,此亦可为一证。也许,本来,“无想”即“非无想”,唯因“非无想”,“无想”才值得人类珍惜。两者原本交集,唯汝心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