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女民兵题照

为女民兵题照

时间:2022-1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敌临四境,兵民乃胜利之本,《为女民兵题照》即深蕴此一内涵。1961年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在宣纸上再次书写了这首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正式送给李原慧。该诗后来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上,题为“为女民兵题照”。此后,毛泽东的这首《为女民兵题照》,通过各大媒体传遍全国,并作为歌词谱曲,唱遍了大江南北。此诗从女民兵穿军装的形象,展示了新一代中华儿女的报国之志。

七  绝 为女民兵题照

一九六一年二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①题照,为照片题诗。 ②飒爽英姿,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曰:“英姿飒爽犹酣战。”飒爽,形容矫健、雄劲。英姿,英武的姿态。 ③演兵场,练兵场。泛指进行军事训练的处所。④儿女,这里是偏义复词,偏指女子。奇志,不寻常的志趣。 ⑤红装,见前《沁园春·雪》篇“看红装素裹”句注文。武装,战斗的装束。

【赏析】

对政事、军事的思虑凝结成一首对民兵的赞美诗,藏具一种精神上的威慑。时北疆多事,与苏不睦;西南边境,有中印领土之争;东南沿海,盘踞台湾的老对手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敌临四境,兵民乃胜利之本,《为女民兵题照》即深蕴此一内涵。

毛泽东一向认为诗以情胜,诗的创作与情景的描写分不开。要知道该诗创作过程,还得从头说起。1951年秋,湖南人民革命大学的湖南姑娘李原慧与其他40多名学员选调入京,分配到机要训练队训练。半年后,李原慧分配到总参谋部。1956年,她调入中央办公厅从事机要工作。1958年9月,毛泽东提出:全民皆兵,要大办民兵师。北京首先成立了首都民兵师。李原慧参加了首都民兵方队两个多月的军事训练,主要是为了建国10周年的庆典检阅。1959年10月1日,首都民兵师、民兵方队接受检阅。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登上天安门城楼,看到首都民兵方队身着军装、手握步枪,整齐如一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时,他面带微笑、挥手致意。

民兵方队接受检阅后,李原慧全副武装地照了相,并将照片珍藏在自己的皮包里。1960年冬,毛泽东去浙江、广东等地调查研究,李原慧等作为工作人员随行。此照偶然为毛泽东所见,李原慧便将其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为照片作了一首七绝。1961年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在宣纸上再次书写了这首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正式送给李原慧。李原慧将这幅手迹珍藏起来,视同珍宝。

这首七绝,毛泽东留有的手迹目前见到的共有五件,其中一件的落款时间为1960年12月,修改定稿则在1961年2月。该诗后来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上,题为“为女民兵题照”。诗中的“红妆”、“武妆”的“妆”字已改为“装”,“飙爽”也改为“飒爽”。此后,毛泽东的这首《为女民兵题照》,通过各大媒体传遍全国,并作为歌词谱曲,唱遍了大江南北。

毛泽东见到一张女民兵的照片而诗兴大发,折射了他此时对军事的重新关注和全民皆兵的主张。1958年8月,因大陆沿海遭到台湾方面的骚扰,毛泽东命令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这使美国与蒋介石集团在金门、马祖撤军问题上发生分歧。毛泽东则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继续将金门、马祖留在蒋介石集团手上,以使金、马、台、澎问题最终一起解决,从而挫败美国搞“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阴谋。但金门炮战毕竟引起台湾海峡局势紧张,故1958年9月毛泽东发出“大办民兵师”的号召。1959年8月起,印度武装部队挑起中印边境武装冲突。1960年7月以后,中苏边界的纠纷也开始发生。国际形势的紧张,更使毛泽东重视国防工作。自那时起,毛泽东有时还亲自考察自己身边工作人员的战备观念。一次,他将身边的工作人员集合起来,列队操练后,满意地说,我们全民皆兵就是六亿兵,试看天下谁能敌?帝国主义敢侵略我们,就叫他寸步难行!

毛泽东在通过照片题写的即景诗中,对女民兵精神风貌的刻画淋漓尽致。飒爽英姿,典出唐代杜甫《丹青引》中的“英姿飒爽犹酣战”句。飒爽,劲捷勇健貌。五尺枪,指民兵操练时用的步枪。五尺者,古诗词中常用的虚数手法。演兵场,即民兵演练场。红装,指女性的装束打扮。通观“为女民兵题照”,毛泽东用简约的语言,勾画出女民兵军事训练的热烈场面,描绘了新中国女性焕发出的勃勃英姿,赞美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传达了一种崭新的时代精神风貌和随时准备保卫祖国的不凡志气。此诗从女民兵穿军装的形象,展示了新一代中华儿女的报国之志。用字明白如话、自然流畅,但内涵深厚、韵味无穷。该诗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表达了毛泽东一贯提倡的“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

在诗中,毛泽东的想象十分优美。“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描画的是一幅朝气蓬勃的练兵图。红日初升,朝霞万里,女民兵们身着军装,手持钢枪,劲捷勇健,神采飞扬,在练兵场里列队、瞄准、劈刺……“飒爽英姿”四字,尽显“女民兵”的尚武风采,“五尺枪”更将“女民兵”的豪气表露无遗,“曙光”中的“演兵场”充满了迷人的色彩。“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从写景转而直接抒情,点明新时代的中华儿女个个都非平庸之辈,都有雄心大志,能随时为国效力。爱武装胜过爱红装,不仅进一步揭明了新时代女性的风尚,更强化了“女民兵”形象的时代特征。该诗二十八字,用语生动,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毛泽东作为政治领袖,能从一张照片中摄取新的女性生活的片段,捕捉瞬间的感受,反映时代的特征,展示全民皆兵的理念,不愧为赋诗的高手。他运用想象之笔来描写,运用理性之思来议论,使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从女民兵的鲜明形象着笔,进而抒发感慨并将女民兵形象的美提升为精神的美,进入到一种全新的境界。它由景致情,由情入理,将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民兵描写得生龙活虎,成为一篇赞美女性的难得佳作。      (胡为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