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密宗观音形象与造像

密宗观音形象与造像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显宗的观音造像仍以净土的圣观音和法华的水月观音为主,视为常态。只有密宗观音才呈现多首多臂的奇异造型。密宗的观音形象异于传统之处,在于出现了十一面、千手眼、马头、如意轮等。密宗有六观音之说,汉地天台宗典籍《摩诃止观》最早以“六字章句陀罗尼”表示六观音。或有将准胝与不空索相置换的六观音,或将不空索加入则成为七观音。因此不空索观音也是密宗常见的观音身相之一。又作正观音,是六观音的正体。

观音菩萨除变化各种与常人相同的显相,还有多首、多臂、多目之清净法相,一如《楞严经》卷六中观音自述:“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但显宗的观音造像仍以净土的圣观音和法华的水月观音为主,视为常态。只有密宗观音才呈现多首多臂的奇异造型。

竺难提译《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其中“释尊说救护众生及救苦难二咒,观音说破恶业障消伏毒害陀罗尼咒一首”,“纵令有咒法,若不立本尊,则信仰不能炽。然而释尊者,其劣应身有同于人间者,故礼其像而报恩谢德,乃可也,向之祷祥福,求攘灾殃,则不可而。所以其不为咒法之本尊而行,盖在兹存焉,于是乎观音等法乃兴”。这是中土观音咒法的开端,北周保定四年(564)阇那崛多译出《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最早将密教观音法门传入中土。唐玄宗时,开元三大士[24]正式将密宗传入内地。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等观音法门相继传入,密宗观音本尊变得丰富起来。

密宗的观音形象异于传统之处,在于出现了十一面、千手眼、马头、如意轮等。唐密兴盛时,千手千眼的大悲观音像更是被寺院作为主像供奉。

密宗观音有不同的称谓,来自其各自不同的咒法名称。“不空羂索尚止咒明之名,而未为尊名,后遂分化全成一尊,诸变化观音之出,率皆如是。”[25]密宗讲究“三密相应”(口诵真言、手结印契、心作观想),观音语密(咒法)不同,身密也就不同,形成不同身姿、手印、相貌、仪轨、坛法的特殊的观音形象。但万变不离其宗,虽称谓、起源不同,但身份相同,都具有观音大悲的特性。

圆像传教是密宗的一大特色,故密宗重视艺术。惠果(746—805)曾明确地指出:“真言秘藏舰疏隐密,不假圆直不能相傅。”[26]密宗主张用形象来表述义理,故在造像上十分注意轨则,对形象造型及构图均有一系列明确规范。观音的画像都有一定的传承和固定式样,着色也具一定规范。

(一)六观音与七观音

密宗有六观音之说,汉地天台宗典籍《摩诃止观》最早以“六字章句陀罗尼”表示六观音。唐密和东密的六观音即大悲观音(千手观音)、大慈观音(圣观音)、狮子无畏观音(马头观音)、大光普照观音(十一面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准胝观音)、大梵深远观音(如意轮观音)六观音,依次主破饿鬼、地狱、阿修罗、天、畜、人六道之障。

或有将准胝与不空羂索相置换的六观音,或将不空羂索加入则成为七观音。因此不空羂索观音也是密宗常见的观音身相之一。

1.圣观音

又作正观音,是六观音的正体。在《法华经》第七及《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六内记载曰:此菩萨于种种国土,现种种身,应众生根机化益众生,故又名三十三应化身菩萨。

造像大体依据《观无量寿经》。《陀罗尼集经》第五记载:“一切观世音菩萨像,通身白肉色,结跏趺坐,坐于百宝庄严莲华座上,头载七宝庄严华冠,而有重光。其华冠后立有化佛,其华冠后作簸箕光,其光内总作赤色……其像之项上有宝珠璎珞。左右臂腕各各有宝钏。以宝华庄严白亵膊络,身着华庄白亵之裙。其裙腰作青色赤里,八宝绦系其腰上。”手印是“左手屈臂当心,屈中指,向上直竖,右手屈臂向左手上,屈拇指食指相捻,而拄左手中指上”。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品》记其为阿弥陀佛的胁侍时画像之法“中画阿弥陀如来……佛右画观自在菩萨,左画大势至菩萨。皆纯金色作白焰光。二菩萨右手各执白拂,左手各执莲花。大势至身稍小于观自在。皆种种宝庄严其身,着宝璎珞手钏,皆衣白衣,发并上结不得披下”。又记观音为主尊时画像法“中央观自在菩萨。左手执红莲花,右手直下与饿鬼水。发上结身着白衣,如前珍宝璎珞庄严。天衣为黑。于莲花上结跏趺坐。左厢画大势至菩萨,右厢画普贤菩萨,各执白拂”。

2.千手观音

又名“千臂观音”“千眼千臂观音”“千眼千首千足千舌千臂观自在”“千光观自在”“千手圣观自在”等。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与《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是密教莲华部果德之尊,密号大悲金刚。

千手观音出自密宗经典。武则天时,乌仗那国达摩战陀传授千手观音法门,“于妙毡上画一千臂菩萨像,并本经咒进上,神皇令宫女绣成,或使匠人画出,流布天下”。然而因其怪异造型,千手观音并未被中土立刻接受。武后长安年间(701—704)重建大慈恩寺时,于阗画家“(尉迟)乙僧今慈恩寺塔前功德,又凹凸花面中间千手千眼大悲,精妙之状,不可名焉”[27],却被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记为“神品下”。左全在大圣慈寺内,张希古在文殊阁中都绘有千手千眼大悲观音变相。唐时号称天下第一塑手的杨惠之曾塑过千手千眼观音像。

千手观音像制作仪轨最早来自善无畏的《千手观音造次第仪轨》及不空的《摄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经计一法中出无量义南方满愿补陀落海会五部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仪形色执持三摩耶标帜曼荼罗仪轨》。尉迟乙僧的千手观音画式,依据的当是此类经典。

其实诸经所载千手千眼观音的形象不一:有身作檀金色,一面千臂者[28];有身作黄金色,半跏坐于赤莲花上,十一面四十手者[29];有身作金色,千臂千眼五百面者[30];有作千眼、千头、千足、千舌、千臂之相[31]。以千眼遍视众生,千手摄取救护,圆通无碍,大慈大悲。汉地千手观音像多为一面,如敦煌盛唐的148、113窟,中唐的176、115、386、144等窟,晚唐、五代、宋也是一面千手。

盛唐至北宋、回鹘时期新疆、瓜州、敦煌一带,尚流行一面千手观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多面的千手观音。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西夏、元代十一面千手观音增多。元代以后流行的千手观音基本是十一面。

在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为二十七面千臂,千手观音跏坐莲花上,千手中有四十(或四十二)臂持器杖。据《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四十手各持法器或结手印,每只手皆与一种特殊愿力相应,配以三界二十五有而成千手千眼,以示法力无边,利乐众生。故千手非必具足,但有四十手即可,乃表观音菩萨广大慈悲之化用,故多以千臂称之;且各面各手所代表之功德成就法及印言,亦随各尊本誓之不同而异[32]。然若为四十手者,则仅有四十眼。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载,四十手所持之物或所呈之手相各为:施无畏、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宝弓、宝箭、军持(瓶)、杨柳枝、白拂、宝瓶、傍牌、钺斧、骷髅宝杖、数珠、宝剑、金刚杵、俱尸铁钩、锡杖、白莲花、青莲花、紫莲花、红莲花、宝镜、宝印、顶上化佛、合掌、宝箧、五色云、宝戟、宝螺、如意宝珠、羂索、宝钵、玉环、宝铎、跋折罗、化佛、化宫殿、宝经、不退转金轮、蒲桃,另有加上甘露手而合为四十一手者。各手之功德成就法及印言等,一一具载于经轨中[33]

千手千眼观音的千首千眼千臂,其实难以表现出来。工匠画师常用以少代多、以虚代实之法塑造千手千眼观音。绘画中的千手千眼观音,多为一身的正观音的立像或坐像。通常在观音的身上绘十八双至数十双大手,其正中大手有十八臂,先以二手当心合掌,又二手仰掌置于脐前,右掌放于左掌上,另外十四手各持金刚杵、三戟叉、梵箧、宝印、羂索、杨枝、数珠、澡瓶等法器宝物,其中一手施出甘露、一手施出宝雨。在大手外绘无数小手以组成圆轮形背光,每只手上绘一眼,成为“千手千眼”。较为简化的如瓜州县(即安西县)博物馆藏绢画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5‐16)。观音立姿,有十八手,执持各种法器、宝物。最下右手掌中流出甘露,下方有一饿鬼举双手承接,最下左手掌中流出铜钱(画出二枚),一白衣人举双手承接,即“甘露施饿鬼、七宝施贫儿”,为千手观音图中常见。

图5‐16 千手千眼观音经变[34]

千手观音的雕像,常以四十手(或四十二手)象征千手。如河北正定县隆兴寺大悲阁内铜铸千手观音即是。内地实具千手千眼像,往往一首、三眼、千手、千手之掌中各有一眼。大足石刻中的宝顶大佛湾观音殿的千手观音,千手排列如扇面,又如孔雀开屏,蔚为壮观。

历代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格局大体稳定,通常为竖长方形画幅,“众星拱月式”构图:中央主要位置绘观音正面立像或坐像,身下莲座从水池中生出,头顶高悬华盖,戴化佛冠,除胸前、肩上、腹下的几双大手作结印,另有三十余大手持各种法器、法物之外,其余成百上千的小手均有层次地组成圆轮形法光,像菩萨的身光环绕观音全身。轮形法光之外的四周,分别画观音的部众眷属,即千手千眼观音的二十八部神众:菩萨、天王、众神。差别只在二十八部众神的多少,绘画的风格和位置。

千手观音经变图像以敦煌莫高窟保存得最丰富、最系统:现存《千手千眼观音经变》71幅,其中壁画40幅。最早的为盛唐,最晚的为元代。以晚唐至宋代绘制最多。西夏至元代千手千眼观音形象臻于完美。晚唐以后敦煌和安西榆林窟的石窟前室东壁或前室天井,大量出现千手千眼、不空羂索、如意轮观音经变组画,往往正壁画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两侧壁的主尊为不空羂索和如意轮观音,观音两侧画八大菩萨和八大供养菩萨,构成了以千手千眼为中心,以不空羂索和如意轮观音左右呼应的三位一体的曼荼罗组画。

3.马头观音

又名马头金刚、马头明王、马头大士或马头观自在。梵文Hayagriva,音译“何耶揭梨婆”,意译“大力持明王”。《大日经疏》五曰:“何耶羯梨婆,译云马头。其非黄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莲华为璎珞等,庄严其身。光焰猛盛,赫奕如鬘。指甲长利,双牙上出。首鬘如狮子顶毛,作极吼怒之状。此是莲华部忿怒持明王也。”密号为啖食金刚、迅速金刚,为畜生道的护法明王,还是胎藏界曼荼罗莲华部之忿怒明王,位于藏密胎藏界现图曼荼罗观音院第一行第七位。

马头观音拥有极大法力,能以忿怒的舞蹈降伏敌魔。藏传佛教认为,马头金刚是无量寿佛的忿怒化身之一。马头观音经典有《马头观音心梵文陀罗尼》《何耶揭梨婆像法》《何耶揭梨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以观音为自性身,以马头置顶,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乃菩萨为度畜生道所现之身,即“同类身”。

造型依仪轨不同而有多种。唐菩萨仙译《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画马头明王而有三面。六臂各执器仗。左上手执莲华。一手执瓶。一手执棓当心。二手结印契。右上手执钺斧。一手执数珠。一手执索轮王坐在莲华中。大忿怒相现极恶猛利势”。唐不空译《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信心诵仪轨》卷下则为四面八臂:“总有四面皆忿怒。每四口狗牙上下出现。头发微竖如火焰。四面顶上各戴天冠及着耳珰。其天冠上有化佛结跏趺坐。中面顶上作碧马头。顶下着诸宝璎珞。身色赫奕如日轮。遍身火焰逾劫灾火。有八手。左右二手结根本马口蜜印。右方一手执锐剑。左方一手执金刚棒。右方一手执金刚钺斧。左方一手执金刚宝轮。右方一手作旋无畏。左方一手执念珠。安坐宝盘石上青莲华台。其盘石山色赤黄青色。每八手腕上各皆作宝钏。”《陀罗尼集经》六记载有四面二臂像。四川大足宝顶八大明王像龛像中,马头明王为三面四臂。

常见的马头观音无论何种造型,发际上有一或三个马头,正面多作瞋怒相,眼上吊,獠牙显露,头发倒竖,形貌愤怒威猛。但《何耶揭利婆像法》则为四面,正中为菩萨面,左嗔怒、右大笑、顶上为碧马头。

藏语称马头观音“丹珍”,蒙古语称“达木林”[35]。藏传佛教各派多以马头明王为本尊和护法。藏族将马头金刚看作是观音的化身,以观音的慈悲之心,摧毁了以龙族为象征的人思想中的各种魔障和无明烦恼,获得真正的无上智慧。

其造型特征大多严格延续了《大日经图像度量经》的要求与仪轨,但根据传承和经典的不同还有复杂的变形。就马头金刚修习仪轨来说,马头金刚有九种形象,但几乎都是忿怒相,有二臂、六臂、八臂等形象,身色按照佛经的要求为非黄非赤色,基本以棕红色为主,面生三目表示降伏三界恶魔;鬃毛上竖,最明显的标志是头部上方的“马头”造型。手持嘎巴拉、人肠做成的套索、蛇、骷髅杖等。右第一手多持骷髅杖上扬。

藏密马头金刚造像可分两派:一是宁玛派,一是格鲁派

宁玛派马头金刚的典型特征为背生双翼,多为三面六臂的单体,也有拥抱明妃多罗菩萨的双身造型(图5‐17)。

图5‐17 18世纪宁玛派马头金刚[36]

马头金刚是格鲁派寺院五大金刚之一。格鲁派所尊马头金刚身相较多,有二头、四头、六头、八头多种。个别格鲁派寺院也有带翼的马头金刚,如甘肃拉卜楞寺的马头金刚以及拉萨色拉寺的马头金刚唐卡。

传说赤松德赞建桑耶寺,在圣观音殿“阿耶巴律林”得到莲花生亲授的吉祥马头金刚两种法门,证得成就,祭出马鸣三声。至今桑耶寺的马头明王供在圣观音殿,三头六臂,红色身形。正中的头涂金,左边的头为白色,右边的头为蓝色,顶上有一马头,六只手均做恐吓印。在另一护法神殿“桑耶角”供有马头明王面具,红面三眼,戴五骷髅冠,顶饰一绿色马头,呈仰天嘶鸣状。

4.十一面观音

密号慈愍金刚,密教六观音之一。象征菩萨修行依次晋升的十一个阶位,终于达到第十一个最高阶位“佛地”。

十一面观音出现在汉译经轨中,为时甚早,仅次于圣观自在菩萨。其声名之卓著,源自其咒“十一面观世音神咒”。持咒者现身可得十种功德(无病、常念佛、衣食充足等)及四种果报(临终见佛、永不堕地狱、不为禽兽所害、命终生无量寿国)。由于神咒效验如此,因此持诵该咒及尊崇该咒本尊十一面观音者,历代不乏其人。

其形象为“身长一尺三寸,作十一头,当前三面作菩萨面,左厢三面作嗔面,右厢三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面,顶上一面作佛面,面悉向前,后着光。又,其十一面各戴花冠,其花冠中各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左手把澡瓶,瓶口出莲花;展其右手以串璎珞,施无畏手”[37]。据慧沼释疏,十一面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菩萨面,是见到行善众生时生出慈心的大慈与乐相;嗔面,是见到行恶众生时生出悲心的大悲救苦相;白牙上出面,是见到净业众生时所发出的赞叹劝进相;大笑面,是见到善恶杂秽众生时,为使其改恶向道所生的怪笑相;佛面,是为修习大乘的众生所做的说法相。

十一面的配置,不同时代和地区颇有不同。汉地和日本为横式排列:下为一面,于上环置诸小面,最上立佛面;或下为三面,于其上环置五小面,最上再立三面,中为佛面。主面与身体呈正常比例,与诸小面尺寸相差较大,如花蕾般排列于主面之上或其侧,如同花冠饰物。藏传佛教则将头面以渐变的方式向上纵式排列。

最早的十一面观音是两臂。后依经轨不同又有四臂、八臂之异。不空三藏所译《十一面经》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持念珠,第二手作施无畏印;左边第一手持莲华,第二手持澡瓶。敦煌千佛洞第102窟的壁画有八臂像。八臂中,左第一手持莲花,第二手持月珠,第三手执幢幡,第四手结施无畏印;右第一手执红莲花,第二手持日珠,第三手持锡杖,第四手则剥落不明。

在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中,十一面观音位列苏悉地院北端,四臂,趺坐于莲花上。本面两侧各有一面,其上有五面,更上有三面,合本面而成十一面。右第一手结施无畏印,第二手执念珠。左第一手持莲花,第二手持军持。另外,有以十一面观音为中尊而建的十一面观音曼荼罗。

藏密观音的诸多形象中,以十一面观音像的传入为最早,至少在7世纪就传入吐蕃,作为松赞干布赞普的本尊受到供养,成为常见的观音样式。由于需求量大而广为制作,以致为规范造像,18世纪出现了描述十一面观音精确尺度的十一面观音造像度量唐卡,在继承了勉拉顿珠确立的身体比例标准化的基础上,以各种线条规范造像尺度和比例。画师可据实际需要等比例缩放,也可多名工匠同时参与一件作品的描绘。这种量度图既便于画师掌握,也易于统一绘画风格。

藏式十一面观音头像按纵式排列,由下而上共五层,第一层至第三层各三面,第四、第五层为一面(图5‐18)均戴宝冠。据《造像量度经续补》解释,第一层是慈相,见众生而生慈相,面相平静;第二层是悲相,悲悯众生。第三层是喜相或忿怒的威力相;第四层一面,忿怒明王相;第五层是无量光佛,代表佛果。

主尊面容慈祥,裸上身,以璎珞为饰物,八臂,正二手合十,施礼敬印,余右手分别持念珠、法轮,下手施与愿印;余左手持莲花、弓箭、净瓶,仁兽皮为络腋,细密连珠为璎珞,嵌珠石为饰。

图5‐18 13—14世纪的十一面观音擦擦[38]

但是和藏地“莲花手”观音一样,十一面本身不具有图像意义。如纳塘五百神像中,有四个十一面的观音:吉祥师所传的十一面观音,是立姿、八臂,有六字明王(左)、不空羂索观音(右)两胁侍;另一个十一面菩萨,是虚空王观音,立姿、千臂,左胁侍为双身密修观音,右胁侍为立姿三面的如意轮观音;“救八难观音,也是十一面,八个忿怒金刚相的四臂观音(右)胁侍;还有金刚藏观音”,十一面,立姿、八臂,有狮吼观音和佛海观音两胁侍。造型上,乍一看吉祥师所传的十一面观音与金刚藏观音几乎完全一致,二者只在持物上稍有区别:即外扬的最下面左右手,吉祥师的右手无物,施与愿印,左手持净瓶;金刚藏则右手持钩、左手持火焰宝珠。可见,一旦脱离了组合关系,或安置方式,其实是无法准确地辨识菩萨的真实身份的。

5.准提观音

准提为梵语Gandi的音译,意为清净。在莲花部为诸尊之母,故又名准胝佛母、准胝观音、七俱胝佛母[39]等。

准提观音的经典有地婆诃罗译《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金刚智译《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不空译《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以及善无畏译《七俱胝独部法》,但在唐代影响不大。自辽代《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问世,准提观音信仰才流行起来。明代袁了凡因持准提咒而延寿避祸的灵验故事在民间流传极广。明清两代,准提观音地位几乎与圣观音菩萨同等,如清初僧人澹归今释的《遍行堂集》所收《准提阁记》一文,记载了准提法的流行情况:“准提菩萨近百余年前稍知趋向,今则遍宇内仰威神,几与补陀竞爽。”[40]

据说此观音常来世间,能摧毁一切众生之惑业,使众生消灭罪障、消灾延寿。修准提法门,戒行不严,修行法为镜坛法,简单易行,只需“以一面净镜未曾用者,于佛像前,月十五日夜,随力供养。烧安悉香及清净水,先当静心,无所思惟,然后结印诵咒,叹镜一百八遍。以囊匣盛镜,常得将随身。后欲念诵但以此镜置于面前,结印诵咒。依镜为坛,即得成就”。可致增寿、治病、驱鬼、升官、避害、平安、受人敬爱等效果。还能令夫妇和睦,止小儿夜啼,故明代以来倍受女性信奉。

图5‐19 〔元〕准提观音铜镜[41]

准提观音的形象,依出典不同,有二臂、四臂、十二臂、十八臂、三十二臂,甚至八十四臂。唐金刚智译《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云:“若求不二法门者,当观两臂;若求八圣道当观八臂;若求十波罗蜜圆满十地者,应观十臂;若求如来普遍广地者,应观十二臂;若求十八不共法者,应观十八臂……若求三十二相,当观三十二臂;若求八万四千法门者,应观八十四臂。”依所求愿之不同,所供养与观想的准提观音的形象有所不同。

常见为三目十八臂(见图5‐19)。《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陀罗尼经》说:“其像作黄白色。种种庄严其身。腰下着白衣。衣上有花。身着轻罗绰袖天衣。以绶带系腰。朝霞络身。其手腕以白螺为钏。其臂上钏七宝庄严。一一手上着指环。都十八臂面有三目。上二手作说法相。右第二手施无畏。第三手把剑。第四手把数珠。第五手把微若布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无西国有)第六手把钺斧。第七手把钩。第八手把跋折罗。第九手把宝鬘。左第二手把如意宝幢。第三手把莲花。第四手把澡灌。第五手把羂索。第六手把轮。第七手把螺。第八手把贤瓶。第九手把般若波罗蜜经夹。菩萨下作水池。池中安莲花。难陀拔难陀二龙王共扶莲花茎。于莲花上安准提菩萨。其像周圆安明光焰。其像作怜愍眼看行者在下坐。手执香炉。面向上看菩萨。于菩萨上画二净居天。像法如是。”

6.如意轮观音

如意轮观音又名大梵深远观音,梵名为真陀摩尼(Cintamanicakra),意译为如意珠轮。因其手分别持如意宝珠和法轮,故名密号持宝金刚。以如意轮观音为本尊,为福德增起、意愿满足、诸罪减灭、诸苦拔济等而修之法,名如意轮观音法或如意宝珠法。以其为本尊所建的曼荼罗,为如意轮曼荼罗。日本的密教道场醍醐山,也以如意轮观音为四度加行之十八道的本尊。

图5‐20 敦煌如意轮观音[42]

依《如意轮陀罗尼经》所载,往昔之世,观世音菩萨曾得到世尊的加持,而宣说如意轮陀罗尼。此一陀罗尼有大威神,能满一切有情在世间与出世间一切胜愿。言在世间者,诵念课法胜愿成就,摄化有情,富贵资财、势力威德皆得成就。言出世间者,福德慧解、资粮庄严,悲心增长,济度有情,众人爱敬。因此陀罗尼之故,如意轮观音备受尊崇。敦煌现存经变中,如意轮观音经变数量极多,总计有80幅。

其经典主要有《如意轮陀罗尼经》《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念诵秘密最要略法》《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如意轮菩萨观门义注秘诀》。

如意轮观音的形象,种类甚多。在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中,其形象有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等不同。其中,二臂之如意轮观音像为法轮院之本尊,是典型的半跏思维相。

比较常见的是六臂像(图5‐20),且六臂各富寓意,是救度六道的形象化。《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云:“此尊身是具六臂,全身金色,头上结宝顶髻,以示庄严,冠内有阿弥陀佛,住说法相,右第一手作思维状,表愍念有情;第二手持如意宝,能满足一切所愿;第三手持念珠,为度众生之苦。左第一手按明山,意为使众生信行不动摇;第二手持莲华,能净诸非法;第三手执轮,能转无上法,游于六道,以大悲的方便,解除诸苦恼。”

如意轮观音多头戴天冠,冠有化佛,游戏坐姿,其姿态为竖右膝,右第一只手支颐,左膝盘坐,是为“思维相”,这是如意轮特有的身形特征。如意宝珠和法轮,则是如意轮特有的持物。手持如意宝珠,象征能生世间与出世间之二种财宝,以布施众生。手持金轮,象征能转无上妙法以度众。

7.不空羂索[43]观音

又名不空王观世音菩萨、不空广大明王观世音菩萨、不空悉地王观世音菩萨、不空羂索菩萨,因披鹿皮又名鹿皮观音。密号等引金刚。梵名为阿母伽跋舍(Amoghapasa)。

不空羂索观音经典有九个汉译本,译出时间有早有晚,其内容互有差别,但以景龙三年(709)唐天竺僧菩提流支译出《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30卷)最全面。隋代阇那崛多所译《不空羂索咒经》、唐玄奘所译《不空羂索神咒心经》、菩提流支于长寿二年(693)译《不空羂索咒心经》、宋代施护所译《圣观自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均为此经第1卷的别出本,唐代师子国阿目佉所译《佛说不空羂索陀罗尼仪轨经》[44](2卷)为其第1、2卷之异译。不空三藏所译《不空肇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则出自30卷本《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的第28卷。另外还有唐宝思惟译有《不空羂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3卷),与北天竺婆罗门李无诌译《不空羂索陀罗尼》为同本异译。

羂索是菩萨之四摄法。《演密钞》五云“四摄是法,羂索是喻,诸佛菩萨以四摄法取众生,无空过者。世间羂索索取诸兽少有所失,故以为喻文。又此羂索名不空,世间晕索索取诸兽时,或中或不中,四摄羂索摄取众生无不中者故”,所“持不空之羂索钩取人天之鱼于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45]。不空羂索观音以“羂索”为名,本当持羂索为标识,但典籍记载却非如此。《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第8、15、17、20、21、22、25、27、30等卷中均记载其手持羂索。而在该经第2、9、13等卷以及宝思惟译本、李无诌译本、阿目佉译本等中却未发现不空羂索观音手持羂索的记载。从实物看,敦煌现存不空羂索观音经变80幅,其中确认为主尊持羂索者仅19幅,而未持羂索者据榜题,又确是不空羂索观音,可见羂索并非不空羂索观音必持物。

敦煌和内地的不空羂索观音,以一面三目六臂较常见。东密所传以一面十八臂为多,均呈结跏趺坐,肩披鹿衣,大多画中有眷属。但据《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记载,当为三面,三面各有三眼,正中大面显慈悲熙怡。头戴化佛天冠。左面怒目可畏,鬓发耸竖,头戴日冠,冠有化佛;右面颦眉怒目,狗牙上出,极其怖畏,眉间一眼,头戴月冠,冠有化佛。六臂分别持羂索、莲花、三叉戟、钺斧、如意宝杖和作施无畏印,结跏趺坐。《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载其持物为右第一手数珠,第二手箭,第三手作施愿相。左第一手经,第二手弓,第三手持如意宝。

图5‐21 17世纪格鲁派不空羂索观音唐卡(美国鲁宾艺术博物馆藏)

此外,还有一面四臂,三面四臂,三面六臂,三面十八臂等,均系依经轨之不同而异者。如格鲁派的不空羂索观音就有一面二臂像(图5‐21)。

(二)藏传佛教观音形象与造像

自吐蕃时期印度佛教传入西藏,绘画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传说“法王即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46]。7世纪至8世纪间具有仪轨性质的《画像》[47]传入西藏。其中讲述了画像规范,并详述以转轮王为主和各类世俗人物身像各部位、各器官的形象、尺度、透视、色彩等技法。10—12世纪《佛说造像量度经》[48]《造像量度经》[49]相继传入。根据其中的理论和内容,佛教造像有不同的分类,不同的造像比例和量度。按《造像量度经》主要内容,讲述了佛像身体各部分的比例,规定了造像的全身高度,面部及其轮廓长度,五官量度,头部阔度和量度,手臂指掌的量度,躯干各部的量度等。还规定了身体各个部位的形状和颜色,例如眼如莲花、口如频婆果等。藏地绘塑从此遵照三经关于造像类型、尺度、比例的规定和标识的法则进行。18世纪藏传佛教艺术的本土化趋势促使工布查布撰成《造像量度经疏》,进一步规范造像仪轨。藏地于是以“三经一疏”为造像法则。

作为藏地供养最广泛的菩萨,藏传佛教的观音造像主要为壁画、唐卡等绘画类与金铜造像、泥塑、擦擦[50]、石刻等雕塑类。

13世纪以前,藏族佛教艺术主要以模仿为主。13世纪,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相对统一的政治局面对佛教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3—14世纪中国元朝时,西藏金铜造像在模仿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五大风格类型:

①“桑唐利玛”。10世纪古格王朝复兴佛法,仁钦桑布被派往克什米尔学法,返回时带来了21位克什米尔工匠。藏西阿里地区因此吸收融合东印度、尼泊尔与克什米尔艺术元素,12—13世纪,形成藏地尤其是藏西相对统一和流行的经典艺术样式——“桑唐利玛”。以利玛[51]铸造的莲花手观音像,质地光润,色泽古朴,制作工艺讲究,比例合度。观音脸颊饱满,直鼻修眉,眼睛细长,嘴唇肥厚,身体健壮紧绷,略显溜肩,细腰,胸挺拔,臀宽实,四肢修长,衣褶精美繁复,均为克什米尔风格。眼睛嵌银,嘴唇嵌铜,为克什米尔造像的装饰手法。而镶嵌宝石,则是藏区的装饰手法。这一特有的地方样式,后传播至卫藏等地,其风格多浑厚优美,特点是装饰华丽繁缛。

②“梵铜利玛”[52]实指萨迦法王系统特有的一种样式,主要流行于后藏,造像则融合尼泊尔样式和东印度波罗风格,庄严高贵,体量较大,华美而不失庄重。如拉萨大昭寺内保存的元代十一面大悲观世音木雕像(白檀木圆雕立像)。工艺精湛,品相精美,珠宝装饰奢华,气魄雄伟宏大(高250厘米)。既较多保留了波罗造像艺术因素,又融入了尼泊尔造像的气质面相,有波罗造像庄重慈悲的特点,既体现了佛的慈悲为怀,又不失庄严肃穆的气质;头冠、璎珞、钏镯等身体装饰华丽精致,这是波罗造像特色;造像面庞浑圆、躯体浑厚,肩宽胸挺,颈部略短,四肢粗壮结实,视觉浑圆丰腴和舒展放松,则是尼泊尔造像特点。

③“巴勒波利玛”(尼泊尔风格造像)。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起,尼泊尔佛教艺术成为影响西藏的主要艺术流派。13—14世纪,西藏地区出现不少纯粹尼泊尔风格的造像,如尼泊尔风格的绿度母、白度母造像,躯体丰满圆润,姿态舒展自由,气质落落大方而又不失妩媚动人,给人感觉温暖亲切。甚至通常呈忿怒相的金刚亥母虽圆睁双目作忿怒状,但表情却并不令人恐怖,反觉天真。尼泊尔金铜造像浑圆而有亲和力,风格古朴典雅。主尊位置突出,形体较大。用色沉着饱满,装饰味极强。

④“噶当利玛”是卫藏地区噶当教派的造像样式,早期作品精美,较多保持东印度风格,甚至有古印度鹿野苑式的简约朴素但格调高雅的艺术风尚。后期民族化与本土化。

⑤“番铜利玛”是除噶当派、萨迦派以外其他教派的造像风格,因传统不同,“番铜利玛”风格样式缺乏统一性,其突出的特点便是它们的本土化进程。

13—14世纪也是四臂六字明王擦擦的流行时期。早期擦擦虽出现了观音的各类型,但只有单体像,造像尚未程式化,如莲花手观音、十一面观音有坐姿也有立姿;多臂造型的主臂有合十,也有不合十。辨识身份的主要依据是咒语和持物。13世纪开始,有组合有单体,组合皆有典可寻,其中以显宗的西方三圣,密教的无量寿、持宝、四臂六字大明较流行。但最为流行的是六字观音、文殊、金刚手怙主三尊与六像(怙主三尊与长寿三尊)的组合。

无论绘画雕塑,13世纪起,都注重珠宝装饰的华丽与精致。如西藏山南地区泽当县昌珠寺的珍珠唐卡《观音菩萨憩息图》,据说是元末明初的帕莫竹巴王朝时期乃东王后出资制成。共用了珍珠29026颗,镶嵌钻石1粒、蓝宝石1粒、红宝石2粒、松石185颗、珊瑚1997颗,还用了黄金和紫鸦鸟宝石。珠宝镶嵌于五彩缤纷的花纹中,显得华丽精美。

和汉地造像趋势一样,14—15世纪,藏地观音造像越来越世俗化和本土化,不同艺术流派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一种更为统一的表达方式和自己的艺术风格。如具有艺术欣赏和精神膜拜功能的卷轴画——唐卡,在绘制诸佛菩萨如观音、度母时,基本用藏式风格的中心构图模式突出其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形象。其眷属或化身则根据主尊的大小和造像量度的规则描绘和制作,按其前后左右的顺序组织画面布局。运用写实与夸张相对比的手法,将观音的不同化身、不同神情,错落有致地表达出来。前后高低层次多变,但不失整体的主次平衡感,达到稳中有变的布局效果。

印度、尼泊尔等外来影响不再明显。进入15世纪,噶当利玛造像完全本土化,早期的印度造像传统消失殆尽。佛像造型摈弃了早期的传统,出现了不少创新,如四臂观音造像,宽额尖下颌,藏族特征明显,手法简洁洗练,庄严而生动。

15—16世纪为观音造像的繁盛期。

雕塑方面,擦擦观音造像不但具有西藏特色,而且样式基本定型,由六字明王的流行开始向千手观音过渡,十一面观音像有增多趋势。

明代汉传佛教艺术影响波及藏地。朝廷作为赠礼制作的藏式佛像传入西藏,其观音造像,腰细瘦,腰部以上呈扇形,上半身偏瘦长。菩萨袒上身,小腹部紧收,脐窝深陷。各种度母像数量尤多且造型俊美。因与内地接壤,藏东地区在造像的特征上,受汉传佛教的影响明显,观音造像多有蒙古人的五官特征:宽额阔脸,颧骨较高,鼻翼宽肥。

绘画方面,受到汉地工笔重彩技法的影响,出现了勉唐、青孜(钦则)、噶赤三大画派。勉唐画派以画佛、菩萨、度母一类的寂静像著称,所画观音、度母像,端庄中呈慈悲之相,脸型方中带圆,弓形眼,多肉少骨,造型厚重圆浑,有唐代遗风。青孜(钦则)画派则以绘制忿怒相见长。两派均画工精细、色彩艳丽,但民谚有云:“勉唐画派如同清晨明朗的朝霞,钦则画派如同傍晚灿烂的夕阳。”噶赤画派在绘制菩萨、佛母等形象时,则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个性。至于“壁画的画法大多为单线平涂法,成像庄严肃穆,体态匀称;多用俯瞰式透视法;人物、建筑、背景以几何结构描出,笔法古朴而细腻,画面整体别具一格”[53]

受汉地造像艺术影响,17—19世纪,擦擦观音的面部及衣饰呈现强烈的汉族特征。六字明王数量大减。十一面观音广为流行,其样式以八臂和千手眼最多。三怙主组合中的六字观音也变为十一面观音。

《造像量度经》云:“从来修佛果者,六度为先,成佛因者,造像第一。”藏传佛教密宗修法注重像设,所供养的尊像,最早最重要的是观音。松赞干布时期的译经和造像活动就确立了吐蕃本土以观音菩萨为本尊的信仰特征,开始塑造密教观音像。

观音作为雪域西藏的守护神,藏传佛教密宗本尊之一,与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合称密宗事部三怙主。此外,还有异名“世间尊观音”。世间尊既可以指观音也可以指佛,对藏传佛教而言,观音兼具佛和菩萨的双重神格。密宗经典将观音与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合而为一,认为观音是无量寿佛的因相,无量寿佛是观音的果德。

观音主要形象有静相和忿相两大类。静相稳坐(立)莲台,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忿相则怒目圆睁,面目狰狞,身披兽皮,以示既有大慈大悲的情怀,又有可畏可怖的庄严。作为密宗金刚乘本尊示现观音52种,常见有23种。最常见的身相为千手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莲花手观音、六字明王、二十一尊度母等各种应化身,都是观音二而一,一而二的分身现象。

藏密中的观音形象除与汉密大致相同,还有一些是汉密所无或藏密中较为独特的观音形象。

1.莲花手观音

现今最早的莲花手观音是吐蕃时期阿里地区观音造像碑上的石刻莲花手图像和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附近的崖刻。作为众多观音菩萨造型之一,10—13世纪后弘期,莲花手观音集中且大规模地盛行于藏西阿里地区[54],从现存实物看,在雕塑中比绘画中更为流行。

《大乘庄严宝王经》等观音类经典显示,“莲花手”首先是一种泛称,指的是各种身形的观音,其次特指西方教主无量光佛的助手、救“人道”的观音,本身不具有图像意义,不是具体存在的造像样式。因为早期别的菩萨,如文殊、金刚手、弥勒,也有“莲花手”造型。13世纪以后,弥勒、金刚手、文殊等菩萨的样式基本定型,“莲花手”基本成为观音特有的造型。

造型特征是左手持莲花,右手施无畏印或与愿印,红色身形,头冠上多有坐佛。在西方极乐天国中,祂站在无量光佛的右边。

后弘期广泛流行的莲花手观音依据不同的成就法,或姿态、手印、持物不同,或胁侍的变化等,也分别代表不同的观音化身,不同的观音像法或成就法,因此名号各异(见表5‐1)。

表5‐1 后弘期莲花手观音的不同称号

(1)香王观音

《佛光大辞典》“香王菩萨”条:“香王,梵名Gandha‐raja,音译作犍陀罗阇。又作香王观音。香为周遍义,王乃自在义,即自在度化遍法界众生之义。”

唐代义净译的《香王菩萨陀罗尼咒经》是香王观音最早的出典处,描述其造像:“画香王菩萨……身肉皆白面貌端正头戴天冠颈有璎珞。右臂垂下五指皆伸施无畏手。其五指端各雨甘露施于五道众生。手下并画黑鬼三五个。左臂屈肘手当左奶。以把莲花。其花从脚下莲华生出其花白红色。足下莲华亦白红色。项背圆光。上有伞盖。五色锦绮以为衣服。两重珠条络于髆上。一赤色一黄色。”[55]

香王菩萨特征是身白色、天冠、右手施无畏印(经中实为与愿印)并洒甘露,左手持莲,花从脚下所生。右手下有象征五道的三五个小鬼。

从造像上看,香王菩萨只是持明密法中观音的一种供养像,样式单纯,尚未形成具有规模的、带有胁侍的成就法造像。“像前诵此陀罗尼一千八遍。至晓须了不得昏睡。其日咒师自有人送钱财等物”持咒供像的修持方式,表明是早期持明密时期供养像法的特点。

(2)空行观音

在西藏的几乎每个寺院都有空行观音像。空行观音比香王晚出,见于成书于12世纪的《成就法鬘》“着宝髻冠,头上有无量光佛像,半跏趺坐坐于双莲月座;种种庄严,面带微笑,二八年纪,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持莲花茎,从他的手上正撒下甘露”,下面有苏西木卡鸟接受甘露。身白色,游戏或半跏趺坐。典型特征是有四胁侍——静相的绿色度母、善财童子和忿怒相的四臂三眼忿怒母、马头明王一一相伴。

(3)如意轮观音

思维相是如意轮观音的特点,半跏趺坐,比较随意。有很多身相,如一面四臂,手持念珠、莲花、长寿瓶;三面八臂,手持金刚杵、莲花、牟尼宝、钩索等法器。但必有一左手持莲,一右手支颐。

(4)世间尊观音

世间尊观音像式比较独特,头冠上有法金刚或无量光佛(图5‐22),而且按观音的成就法像来看,世间尊的造型最多变化。有各种坐姿。其中一种是左腿盘曲于勾着的右腿前的坐姿。图齐据《成就法鬘》第18成就法,称其坐姿为轮王坐,应是三种单体成就法像样式之一。后弘期后期流行的世间尊造像,以游戏坐或半跏趺坐为多。两侧可能有度母和马头明王二胁侍。

据《西藏王统记》松赞干布派人前往印度迎请观音本尊,一为十一面观音,另一为圣观音像,但即今天供奉于布达拉宫帕巴拉康的木雕观音像,立姿,按成就法像的样式,其实就是世间尊观音。

图5‐22 11世纪西藏西部的世间尊观音[56]

在擦擦中,观音、因缘偈和塔常被安放在一个图像中。唐代印度译经僧日照译《佛说造塔功德经》记载佛对观音说造塔并于其中安置四句“因缘偈”的法藏舍利:“尔时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向所说,安置舍利及以法藏,我已受持,不审如来四句之义,唯愿为我分别演说。’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以此偈置于塔内或佛像内,称为法身舍利偈或法身偈。梵本或藏文佛典结尾处多记此颂。

(5)法金刚观音

法金刚观音,观音的这一样式只流行于后弘初期,后期不见。以五佛冠为标识,以代表此身形是由五佛共同化现。

2.六字明王

六字明王是最为流行的观音形象,是六字真言的守护者。从以抽象的拟声词代表咒语到以具体的形象来代表咒语,佛教这一独特的表述形式,在唐代义净所译《大孔雀咒王经》,已经出现。经中首次将陀罗尼神格化并称为“明王”。此后明王与明咒的表里关系成为密宗常用的视觉表述形式,在宋代天息灾译的《大乘庄严宝王经》中明确称呼为六字大明王。

早期擦擦的世间尊、坐姿莲花手观音等,民间均据铭文题写的六字大明咒,视之为六字明王。但据传说:作为无量光的化身菩萨,观音接受了本尊佛的派遣,前往西藏调化众生时,化现一头四臂相,二主臂当心合掌结王者印,后右手持念珠、后左手持白莲花,莲花开放耳旁,左肩披仁兽皮,身体洁白如雪,以诸宝为饰,头顶中心变现阿弥陀佛为顶严。以此形象宣说六字大明咒。从经典看,六字明王形象也是白色肉身,宝饰庄严;四臂,上左手持莲,莲上置摩尼宝,右手持数珠;下二手合掌,结一切王印,与传说形貌完全一致。

图5‐23 14世纪西藏西部六字明王[57]

密宗认为无量寿佛是观音的本尊,观音是无量寿佛的化现。惯例,化身与本尊应身色一致,作为无量寿佛化现的菩萨,观音身色当为红色。但六字明王却是身白色,一个解释是,白色表大慈悲,或表天道。但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六字明王可能是独立个体。因为藏密有红色观音(莲花手),头冠多有化佛,而白色观音多无化佛(图5‐23)。因此六字明王不是作为无量光佛的助手莲花手,而是作为六字真言的化身明王独立出现。《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秘》之《观自在菩萨般若理趣会品》中说:“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者,是观自在王如异名。则此佛名无量寿,如来若于净妙佛国土,现成佛身。住杂染五浊世界,则为观自在菩萨。”意谓当其处于天国时是无量寿佛,处于尘世时则是观音菩萨,这是不同时空下的两种形态。

因一身四臂观音,通常直呼六字明王为四臂观音,但此称谓易让人误解,如不空羂索观音有四臂造型,救八难观音的八位忿怒金刚相的观音均为四臂。

造像有两类:单尊和组合像。以单尊造像最多,13—16世纪是四臂的六字观音擦擦像的流行时期,其中多数为单尊。金铜造像中也以单尊为多。组合像在16世纪增多并成为供养像的主流。其组合形式主要为三尊:一种是作为主尊与持宝菩萨和六字大明母的“六字三尊”组合;二是作为莲花部怙主与般若部怙主文殊、金刚部怙主金刚手的“怙主三尊”组合。后一种组合在13世纪后渐成民间供养样式的主流。此外还有怙主三尊与长寿三尊的六尊组合样式。

3.度母

度母,汉文经典称多罗菩萨、救度佛母。多相关经典有:《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佛说圣多罗菩萨经》《赞扬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经》《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圣多罗菩萨救济八难经》《圣多罗菩萨自誓愿陀罗尼》等等。

多罗,意为眼、妙目睛、瞳子、救度。《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授记品》中记载多罗菩萨来历:“入于普光明多罗三昧。以三昧力。从其面轮右目瞳中大放光明。随光流出现妙女形。住于殊胜妙色三昧。无价杂宝而为严身。如融真金映琉璃宝。所谓成就世出世间密言之要。能息众生种种苦恼。亦能喜悦一切众生。遍入诸佛法界自性。犹如虚空平等住故。普告众生作如是言。谁在受苦谁在流溺生死海中。我令誓度。”多罗菩萨乃观世音菩萨目光所化现。“持此多罗者,应受人天供,多罗大悲者,一切之慈母,天人及药叉,无一非子者,故号世间母。”

藏文《大藏经》收录了大量的度母经典和息增怀诛的修法仪轨。以《二十一度母赞》流传最广。伏藏中也有不少度母仪轨。

藏密认为,度母乃观世音菩萨悲泪所化现。是三世诸佛之母和一切众生之母,是一切慈悲、智慧之母。就胜义而言,度母于无量劫前即已成佛,法身即是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之本“般若佛母”,报身为“金刚亥母”(另一说为五方佛母),化身乃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事业之化现。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画多罗菩萨,无价杂宝而为庄严。身绿黄色如盛年形,作愍念微笑观行者貌……左手持青莲华右作执吉祥果势。”或“合掌捧青莲华,半跏而坐,作恭敬曲躬之相”。

传说观音以慧眼观察,发现虽度化了无量众生,可六道众生并未减少,悲从心生,流下两滴眼泪,两滴泪水变成了两朵莲花,莲花中出现白度母和绿度母。她们在观音菩萨面前发誓愿度化众生。

为了不同根器的众生,度母又化现了二十一度母、五百度母等等。但均以左手持青莲花,右手施与愿印为标识。

常见的度母是二十一度母,此外,作明佛母、妙音佛母、孔雀佛母、财源天母等等也都是度母的化现。

不同形象的度母分别具有1至12个面孔,2至24个臂膀。有些度母发冠上有不空成就、阿閦佛等五禅那佛的小肖像,以标明其所属的禅那佛系之身份。依法相和标识的不同,度母分为静相度母和怒相度母,静相如绿度母、白度母,大悲度母、二十一度母中的百秋朗月母、大寂静母等;怒相为忿怒度母、单辫度母、二十一度母中的救度速勇母、妙引忿怒母和利乐一切母等。各有所属的种部、属性和从属的种子字。

不同教派的度母形象有所不同(见表5‐2),如噶当派的噶当八臂度母、噶当度母五神等,萨迦派的红度母、昼静夜怒度母、六支度母和度母十七神等,达隆噶举的嘎巴里度母和刹土自在度母,绰普噶举的施财度母和圆梦度母等,以及乌仗那度母、大悲度母、忿怒度母、瑜伽度母、施愿度母、持鬘度母等等,作为“金刚密乘根本续”中的菩萨和本尊出现。

在八大尸林,度母示现金刚亥母之相,安住火焰之中,以摧灭众生之各种厄难。

在五佛的刹土,度母示现四面八臂空行母形象。

表5‐2 度母的不同造像及意义

最负盛名、广受崇奉的是绿度母与白度母。

(1)白度母

白度母,又名增寿救度佛母。因能赐众生长寿,藏传佛教常将长寿佛、白度母及尊胜佛母合称“长寿三尊”。

图5‐24 雍和宫白度母唐卡

白度母身色洁白,容貌动人,双手和双足各生一眼,脸上有三眼,故又名七眼佛母。相传额上一目观十方无量佛土,其余六目观六道众生。

形象为头戴花蔓冠,耳坠珠环,身着天衣,上身袒露,颈挂珠宝璎珞,斜披络腋。双腿盘坐莲座上。左手当胸结三宝印捻乌巴拉花,花沿腕臂至耳共有三朵,一朵含苞,一朵半开,一朵全开,代表佛、法、僧三宝具足;右手置右膝上施与愿印。形象典雅优美。雍和宫唐卡中的白度母(图5‐24)不仅着装华丽,身姿优雅,朱唇含笑,似乎脉脉含情,在静穆中带着一丝女性特有的柔媚。

(2)绿度母

绿度母,又名“救八难[58]度母”。形象和白度母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身色与坐姿:白度母身白如皓月,绿度母身绿如翡翠;白度母双腿盘坐,绿度母半跏趺坐,左腿单盘,右腿向下舒展,脚踏在莲花上。

由于藏地相信松赞干布是观音化身,于是尼泊尔妻子赤尊公主被认为是白度母的化身。汉族妻子文成公主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传说松赞干布去世前,用右手为赤尊公主摩顶,于是赤尊公主变成了一朵白色的八瓣莲花,莲花中现出白度母的标志。又用左手为文成公主摩顶,结果文成公主变成了一朵绿色的十六瓣莲花,莲花中现出绿度母的标志。最后藏王仰望自己的本尊——十一面观音像,随即与两朵莲花一起化光融入观音像。

(四)南诏大理国阿嵯耶观音

图5‐25 大理国阿嵯耶观音[59]

云南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信仰既已盛行。《张胜温画梵像卷》中观音图像有22页,占全卷的七分之一强;在石钟山石窟的十六处造像、线刻与壁画里,以观音为主尊就有五处之多;崇圣寺千寻塔出土的七十余尊南诏大理国菩萨像中,观音像的数量高达五十余尊。而最为人瞩目的当属风格独具的阿嵯耶观音和梵僧观音造像。

大理国段正兴曾为太子段易长生、段易长兴等造阿嵯耶观音像[60]。《梵像卷》中,第99页“真身观世音菩萨”与第100页“易长观世音菩萨”,即是阿嵯耶观音造像。阿嵯耶观音像大多为铜胎鎏金铸像,如下图铜鎏金观音(图5‐25),右手曲至胸前做弹指状,左手手心向上略抬,手心向外,结妙音天印。阿嵯耶观音造像特点是:男性,头戴化佛冠,头梳高髻,髻上绕丝束,分多股下垂于头部两侧,面部微笑,额头方阔,中间有白毫,两眉相连。鼻翼低平,嘴宽唇厚,面相和宋朝观音造像不似,宽肩细腰,宝珠环颈,胸饰璎珞。有耳饰、臂饰;上身裸露,身体扁平,身形窄瘦,无肌肉感;下着裙裳,裙薄贴身,裙褶作弧形刻画,双脚并立,跣足,手结各式密宗手印。阿嵯耶观音特点突出,造型之精美与独特区别于唐密、藏密、东密、台密。其造型风格与中原汉地完全不同,倒是能在东南亚风格的观音中找到对应之处,而服饰细节方面与占婆观音像有更多共同点。

洱海地区石钟寺区7号窟,主像“甘露观音”造像姿容神情,就极似《张胜温画梵像卷》中的“易长观世音”。石钟山石窟沙登箐区2号窟阿嵯耶观音立像也与传世的大理国阿嵯耶观音像相同。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弘圣寺塔和下关佛图寺塔出土的80余尊大理国时期的观音像中,有20余尊是与传世的阿嵯耶观音造像相同或相似的男性观音。

《梵像卷》称阿嵯耶观音为“真身观世音菩萨”,把阿嵯耶观音所化现的梵僧称为“建国观世音”。

梵僧观音又称“建国梵僧观世音”,最早见于《南诏图传》,其中描绘了梵僧授记细奴逻立国及梵僧深入民间、感化民众的事迹。《张胜温画梵像卷》第58页绘一梵僧半跏坐于一磐石之上,头戴缠头,左手托钵盂当腹,右手施无畏印,两侧各有一仙女侍立,梵僧左前方跪着授记的奇王妇浔弥脚和其媳梦讳,二人皆合掌礼拜。地上放置着铜鼓等物,题名为“梵僧观音”。第86页题名为“建国观世音菩萨”,形貌与梵僧观音相同,身穿僧服,头戴缠头,圆光之上,有一阿嵯耶观音立像。其造像具有标准模式:深目高鼻,羌髯丰颐,头戴莲花冠,身披袈裟,拄杖,托钵,脚着布履,一犬随身。梵僧观音主要保存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石刻造像与佛教画卷之中,如石钟山石窟狮子关悬崖上的梵僧像造像即与《南诏图传》中的梵僧观音形象基本相同。

南诏大理国之后,阿嵯耶观音和梵僧观音造像渐渐湮没无闻,云南不少观音庙中,供奉的是观音老爹像。这些男性观音造像或木雕,或石刻,或泥塑,其年代从明代延续至今。各地的观音老爹造像虽略有差异,却始终保持着同一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