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叶衣观音施什么手印

叶衣观音施什么手印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住在附近的百姓,只要有心向佛,愿意来听的,也一概不拒绝,还会准备斋菜糕点供他们食用。一开始不过是想沾光吃点斋菜糕点,并不是诚心来听讲的。这是因为这金光明寺有良田千顷可保衣食丰足,不需要向世人化缘过活。受过恩惠的百姓到处宣扬妙善大师的善心仁行,以至全国的人民都把金光明寺当作慈善布施的场所,一些一贫如洗、无依无靠的人,竟不远千里地赶到耶摩山,投身到金光明寺。

叶衣八叶印:虚心合掌,双手拇指、中指、无名指各自打开,让指间留有空隙,彼此不相依附,表示绽开的莲花。

观礼的百姓们见大典已经完毕,再没有什么可看的,也扶老携幼、呼儿觅女地纷纷散去,金光明寺这才清静下来。

从此以后,妙善公主就成了妙善大师,安心在金光明寺中虔心修行。每天相伴左右的有保姆和永莲两个人,服待伺候的那些人又都是原来跟着她的宫女,所以对她来说,这金光明寺无异是西方的极乐世界

那一班常住的僧尼,尽管也天天诵经念佛,但对于佛法的济世宗旨却没有多少了解。因此妙善大师在自己清修参禅之后,只要一有空闲,就和他们讲经说法,随时指点。又定下每逢三、六、九日为演讲之期,全寺的人都必须到讲堂听她宣讲佛法。住在附近的百姓,只要有心向佛,愿意来听的,也一概不拒绝,还会准备斋菜糕点供他们食用。

这样一来,每逢三、六、九的讲经日,许多穷苦的百姓都不约而同地赶到寺中。一开始不过是想沾光吃点斋菜糕点,并不是诚心来听讲的。但妙善大师舌绽莲花,把许多愚鲁和顽劣的人渐渐地讲开了窍,大家有了些觉悟和思考,信心也建立起来。那些一开始来这里只想得到些吃喝的人,最后竟然有了听经学道的癖好,大有非听不可的势头,并且还替妙善大师到处宣扬,所以每逢三、六、九讲经说法的日子,来金光明寺的听众一期比一期多。

按照常理,出家人是化缘百家,十方供养的,为什么妙善大师却反其道而行之呢?这是因为这金光明寺有良田千顷可保衣食丰足,不需要向世人化缘过活。妙善大师的主旨是想感化世人、光大佛门,通过这个手段,才能吸引百姓。如果不能达到目的,花再多的钱也没有用。准备些食物不但花费不了很多钱,而且创造的功德又是非常宏大的,这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连城中的百姓也闻风而来,每逢讲经的时候,耶摩山下如同赶集一样,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

光阴荏苒,转瞬之间严冬来临,北风呼啸。穷苦的老百姓身上没有棉衣御寒,禁不起冷风的侵袭,大多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一步。来听讲的人也一期比一期少。妙善大师得知原因后,心生恻隐之心。于是让人到城里去买了许多布匹棉絮,亲自剪裁,裁成大小不等的棉衣、棉裤几百件,交给全寺上下的人去缝合加工。人多力量大,用不了几天就已经完成了。每逢讲期,又在寺内安放大锅煮粥,等到大家饱餐一顿后,再来讲堂听法。凡是没有棉衣的人,就将准备的衣物分给他们,大家有了棉衣御寒,有热粥可吃,再也不愁什么,于是听讲的人又重新多起来。

受过恩惠的百姓到处宣扬妙善大师的善心仁行,以至全国的人民都把金光明寺当作慈善布施的场所,一些一贫如洗、无依无靠的人,竟不远千里地赶到耶摩山,投身到金光明寺。妙善大师对大家一视同仁,要是出家的僧尼,一概收留在寺中,从来不问去留问题,只要他们想留下来,也从不赶他们走,任由他们住着,好在金光明寺禅房众多,不愁住不下;要是穷苦的百姓来投靠,由于男女老幼都有,寺中自然不好收留,妙善大师就每人发给柴草、竹木,叫他们去山下盖茅屋居住,每人还发给少许的本钱,让他们自谋生计,能够糊口生存。

焚香礼佛图(局部)

一位身穿宋服的官员手持焚香炉礼佛。

没过多长时间,从前凄凉冷落的耶摩山竟然变成一个很大的村落。那里居住的人都受了妙善大师的恩惠,一个个感激于心,他们视她的话为金科玉律。每逢到讲经的日子,无论男女老幼,都齐聚讲堂,听她宣扬佛法。因此兴林国中最早觉悟佛法的,倒是这班下层愚钝的贫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