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2〕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4〕:‘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5〕。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2〕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3〕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4〕:‘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5〕。’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6〕义。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7〕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8〕。”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9〕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注释】

〔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2〕有法:心有执著,有取向。 〔3〕有法:取向、能所,指有对立、有执著。 〔4〕授记:一般多用来指对未来成佛的预言。授记的形式,系佛先微笑,从面门放光照耀十方,次问上座弟子微笑之因缘,以之为发端而与记别。 〔5〕释迦牟尼:佛名,华译为能仁寂默,是开创佛教的教主,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父名净饭,母名摩耶,为了追求真理,而出家修道成佛。 〔6〕如:一切万物真实不变之本性。此本性极难用语言文字来形容,故借如字来做代表。本性亦指实相,实相即如,因其不二、不易、不变、不动,万法的真面目,因缘所生都同一相,故名为“如”。 〔7〕人身:人的身体。人的身体是由色(物质)受想行识(精神)五蕴组合而成的。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说明人身很难得。 〔8〕大身:指佛周遍虚空的真身。 〔9〕通达:融通无碍,即不执著。

【译文】

这时,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善男信女,要成就无上觉智心,如何安住自己的心,如何调控自己的心呢?”

佛对须菩提说:“善男信女,要成就无上觉智,应当生起这样的心,我应度化一切众生,度化一切众生后,却没有一个众生实际上度化了。为什么呢?如菩萨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不是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真正能不执著的一切,才能成就无上觉智。

“须菩提!你如何理解?如来在然灯佛那里,有执著却得到了无上觉智吗?”

“没有啊,世尊!如我所理解的佛所说真义,认为佛在然灯佛那里,不执著一切才得到了无上觉智。”

佛说:“是啊,是啊。须菩提!如来不执著一切才得到无上觉智。须菩提!假若如来有执著却得到了无上觉智,然灯佛就不会如此肯定:‘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因为不执著而得到了无上觉智,所以然灯佛肯定我,这样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为什么呢?如来,就是从一切法系因缘所生之本来面目而出发的意思。

“假如有人说:‘如来得到了无上觉智。’须菩提!实际上不执著一切,佛才得到了无上觉智。须菩提!如来得到的无上觉智,在这种境界里不可执著是真实的,也不可执著是虚幻的。所以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说的一切法,不是执著的一切法,而是名为一切法。须菩提,譬如说人身长大。”

须菩提说:“世尊!如来说长大,不是执著的大身,而是名为大身。”

“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假如这样说:‘我当灭度无量众生,他就不能称为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不执著一切才能称为菩萨。所以佛说:‘一切法不可去执著我、不可去执著人、不可去执著众生、不可去执著寿。’须菩提!如菩萨这样说:‘我当庄严佛土,则不能称为菩萨。’为什么呢?如来说庄严佛土,不是执著的庄严,而是称为庄严。须菩提!假如菩萨不执著我、不执著一切法,如来说可以称之为真正的菩萨。”

【解析】

此第十七分,须菩提重问佛再答,以强调本经主旨。佛再次强调“普度众生”的菩萨精神,而且这种菩萨精神是没有“痕迹”不著相的。佛也再次说明令心“应无所住”的方法,即应当破除四相等。佛之所以成佛也是这样,而且成佛后的境界也没有执著,“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平等,不可执著。引申出菩萨修心也是一样,不可执著庄严国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