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念迷著烦恼之境时,我们的心一直为俗世的琐事所扰,深陷于六道轮回之中,于是一个劲地去寻求真正的佛性,寻求真实的解脱,以为佛性本是个外在的东西,可到头来终还是不能得到真实的解脱。这个佛教故事,应当是顿悟成佛说最初的依据。古今中外的许多统治者彼此征伐,杀人无数,“一将功成万骨枯”,而功成名就之后为了减轻自己的罪恶感,往往虔诚供佛,以求“立地成佛”。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慧能《坛经》云:“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这是说佛与众生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从主体来看,佛与众生是相同的,佛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所以大乘佛教以为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当人还没有成就佛性之前,他属于凡夫俗子。这是因为他没有悟透人生及世间的真谛,把自己眼前所见视为永恒的真实。这就使自己的行为处世方法受到局限,整个地陷在了六道轮回的痛苦之中。如能及时醒悟,洞见人生真谛,看到表象后面的实质,那么就能得到真实的大智慧。

这种前念与后念的转变,有点类似于王国维为学三境界的第三境界,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前念迷著烦恼之境时,我们的心一直为俗世的琐事所扰,深陷于六道轮回之中,于是一个劲地去寻求真正的佛性,寻求真实的解脱,以为佛性本是个外在的东西,可到头来终还是不能得到真实的解脱。这就有点像佛祖刚出家修道时的感受,以为身陷六道,是由于肉身凡胎所致,因此修苦行与乐行,可还是不能求得正果。待其身形枯瘦时,喝过牧羊人供奉的奶粥,坐在菩提树下,独思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人还是同样的人,天还是一样的天,可在迷、悟的感觉上就大相径庭了。一个是肉身的凡夫俗子,一个是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当我们苦思冥想某个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而当灵感一出现时,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那时的感受,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也可以说是得到了一次小小的解脱。

一念顿悟的教理还特别为那些罪孽深重的人开了一扇方便之门。《五灯会元·殃崛摩罗尊者》中记录了这样一个佛教传说:当年,刚蔓的舍卫国有一个“吠舍”种姓的人,名字叫殃崛摩罗。他的父亲曾经冒充过“刹帝利”种姓的人。一个“婆罗门”对殃崛摩罗说他父亲的行为得罪了天神,天神将会降祸于他,只有用100个人头祭神,才能免掉一死。从此,殃崛摩罗逢人便杀。当他杀了99个人之后,释迦牟尼赶去开导他:“哪里有教人作恶的神?教人作恶的,只能是魔鬼,而魔鬼是要受到惩罚的!”经过释迦牟尼的点化,殃崛摩罗“心忽开悟”。他扔下手里的屠刀,“投佛出家”了。

这个佛教故事,应当是顿悟成佛说最初的依据。成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由于这个故事产生的,原用来形容改恶从善,后也用来比喻:只要决心悔改,就能变成好人。“放下屠刀”可以单独使用,比喻改恶从善或停止武力。“立地成佛”也可以单独使用,比喻立刻变成好人。古今中外的许多统治者彼此征伐,杀人无数,“一将功成万骨枯”,而功成名就之后为了减轻自己的罪恶感,往往虔诚供佛,以求“立地成佛”。

(姚南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