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的思想传播与社会接受

佛教的思想传播与社会接受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命力源于融入中国文化。佛教思想道德教育中提倡因悟入化,佛教思想是靠自生成的,而不是靠外部传授灌输的。佛教思想的社会接受有三大依赖:一是政治依赖。佛教教义是远离政治,其实不然,佛教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融入政治才能得到自身的生存保证,而且影响政治也是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这一点是许多佛教学者并不隐瞒的。

第六节 佛教的思想传播与社会接受

佛教一来到中国就非常重视传教方略的精心设计。传教方式的多元开拓,顺随真理说真谛,顺随众生说俗谛,使佛教思想很快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诱发百姓从佛教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教育传播的指导思想

1.佛教思想作中国化的改造

宗教是一种文化,在接受外来宗教思想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以本民族文化为参照系,对外来宗教作出创新性的解释,作出本民族化的改造,才能在社会上扩散开来,为人们所接受。虽然会因此出现对宗教思想的歧解,但正是这种歧解丰富了宗教思想内涵,产生宗教思想的本民族性变体。如果只是恪守宗教思想的本原性,而忽视受方民族文化心理的适应性,则其宗教思想会出现僵化,传播也会因此受阻。任何外来思想的传播都不能离开接受学的思考。

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命力源于融入中国文化。佛教学者道安、慧远、法显、道生、僧肇等人,致力于外来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慧远“内通佛理,外善群书”,以为“儒道九流,皆糠粃耳”,开创了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关键人物。

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否定性的人格规范,是道德的底线,在中国演变成“五常”,即必须承担的道德责任,是道德的目标。契嵩《孝论·戒孝章》中说,“夫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语,信也”,以“五戒”与“五常”为同一体。再如曹魏时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中的“五恶”,往往以儒学术语来表述佛教思想,如第二恶“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妇,中外知识,更相欺诳”。第五恶中讲到“无义无礼”,“不仁不顺”,这分明把“五恶”思想与“三纲五常”思想相印证,增强了佛学思想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生存能力,也提高了其思想的社会认可度与可接受性。唐朝则干脆提倡三教圆融,后来更出现“三教同源”论。宋僧智圆说:“释、道、儒三宗,其旨本融,守株则塞,忘签乃通。”(《闲居编》卷十六《三笑图赞》)

2.佛教思想作生活化的调整

佛教教义原本有两大弱点:一是佛经经文理性强,深奥难懂,难以普及;二是创教之初只是针对部分人,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泛性化演变,摆脱了原创期的思想狭隘性,使佛教面向全民,迎合大众,上至帝王、贵族,下至乞丐、妓女,都可以成为信徒。因此把佛教思想作泛性化改造,把身外的佛变成心中的佛,把神圣的佛变成世俗的佛,把佛经哲理演化为通俗故事,确认神不是在天上,而是在身边,在生活之中,无处不在,“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佛殿何必深山寻,处处观音处处有”。佛教努力把佛理生活化,只有生活化才有利于普及佛道,生活即佛理,世俗即天国,“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都是佛理,都是俗语。佛教此法颇为迎合人心,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弘忍还说“四仪(行、住、坐、卧)皆是道场,三业(身、口、意)咸为佛事”,接受佛道应从日常生活开始。用杨度禅师话说,即“一切讽经念咒,打坐参禅,作观持名等类,无非广立方便,使明自心。千万法门,都无择别,乃至行住坐卧,治事接有,溲尿遗矢,吃饭着衣,一切人事,无非佛事,一切世法,无非佛法。一旦此心豁然,我即是佛”(《虎禅师论佛杂文·我佛偈赠美国贝博士》)。佛教思想教育作植根于人生、植根于生活的追求,扩大了佛教思想社会传播空间,也拓宽了佛教思想传播的通道,也因此强化了佛教思想的可接受性。

3.佛教思想作简易化的处理

佛教思想道德教育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破除了坐禅、出家、戒行、读经等修行的繁难与固执,绕过理论的繁琐,还原思想的明快,复归修佛的简易,不仅佛理上简易化,修行上也简易化,法门简便,强调人道即佛法,心即佛,佛道即平常心,依靠愿力,信则灵,一念成佛,以使广大文化落后的乡村农民与城市平民也易于接受。

道生与慧能抛弃了建立在长期修行基础上的渐悟论,力倡顿悟成佛说,是佛教思想道德意识的教育传播方法的一场大变革。佛教思想道德教育中提倡因悟入化,佛教思想是靠自生成的,而不是靠外部传授灌输的。佛教思想教育中有句常用语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说佛性可顿悟而至,“若识本性,一悟即至佛地”,“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所以见性即可成佛,顿悟即可成佛。这个思想在《坛经》中表述得很充分:“迷来经万劫,悟则刹那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一念若悟,众生是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这些都在向受教者提示,佛自心中求,靠自力,而非靠他力,他力只能是助缘。“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救不可得。”佛教的基本理念是,“自识本心,自见本性,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顿悟成佛说避开了修身的艰难与缓慢,避免了痛苦的长期修行过程。甚至只要口诵或心想“南无阿弥陀佛”就行,只要烧一炷香,拜一下佛,反复念诵反复观想,就可以凭借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修炼成佛。

二、佛教思想道德意识的社会接受

佛教思想道德教育是非政府主控的,社会自发产生的自我思想、心理调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还难以完全消失。佛教思想的社会接受有三大依赖:

一是政治依赖。佛教教义是远离政治,其实不然,佛教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融入政治才能得到自身的生存保证,而且影响政治也是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这一点是许多佛教学者并不隐瞒的。佛教总是以超越政治为标榜,实际上是以维护现存的政治秩序为目标,因此佛教总是与政治密切相关,也因此往往能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梁武帝就曾以佛教为国教,并几次舍身入寺服役,统治者中信佛的更不乏其人。统治阶级往往借助佛教力量对社会进行思想控制,而佛教一方面总是想办法征服一些有政治地位的人物,以造成社会影响,一方面又总是以道德呼唤要求人们对社会不平的屈从,对人间邪恶的退让,以遵从现存的阶级关系为美德,不惜神化现存的统治秩序,要求人们在污浊淫秽的世界中独善其身,对现存世界宽厚、忍让、温顺、自制,诱使人们对现存一切的服从。佛教教育虽也在意于制约统治者,强调“正心治国”,“为天牧民,当以仁道”,旨在使统治者怜悯天下,但这种劝说是软弱的,本质上是不介入政治是非,虽在理念上是否定现实政治,而在其生活中是承认现实政治。总的说,佛教思想教育在意于提高人们的政治承受力,不是回避政治,而是超越政治。

二是士人依赖。佛教学者与僧侣往往依靠社会上的士人扩散佛教思想的影响,为了提升自己与社会上士人交往的资本,他们往往内通佛理,外善群书。他们不仅主动往教,四处讲学,积极参与社会上的学术交流,向士人广泛宣传佛教思想,而且不避来学,寺院开设讲坛,广收道俗听众习佛,也欢迎社会上士人来院论学。因此很多佛学思想权威都广收门徒,加快了佛学思想的社会扩散。支循用佛学思想讲解庄子的《逍遥游》,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即逍遥的看法,重在适性,未及本真,虽外在的放诞却留下内在的痛苦。认为庄子的本意是把世界看成虚无,才真正获得了自由。见解新颖且深刻,深受广大士人欢迎。佛教依靠士人对佛理作文化性演绎,以佛经内容为主导的说唱、俗讲俗文学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加快了佛教思想的社会生活渗透。

三是对社会心理的依赖。名师慧远曾坦言,佛教思想的社会教育,“济俗”是关键,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中说:“慧远法师尝云:释民之化,无所不可,适道固自教源,济俗也为要务。世主若能剪其讹伪,将其验实,与皇之政,并行四海,幽显协力,其敦黎庶,何文康成景独可奇哉!使周汉之初,复兼此化,颂做刑清,倍当速耳。”这是说佛教既要“适道”,也要“济俗”,适应社会心理,其目标是创造周之成康之治,汉之文景之治那样的盛世。《宛署杂记》中说,“若彼愚夫愚妇,理喻之不可,法禁之不可,以鬼神轮回之说,驱而诱之,其不入彀者几希”。这是实情。

三、佛教思想道德教育述评

佛教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有特殊社会作用,且具有独特思想个性的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强的思想渗透力,既反映了深邃的教育的智慧,也表现了鲜明的教育风格。佛教教育中悯念众生、拯救苦难的人文精神,随机设教、因简就便的教育方略,切合生活,深合人心,得到社会的积极回应,佛教教育是中国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与利用价值。

佛教对人生乐观,对理想祈求,对社会无奈,其思想道德教育更多的是在人生、心理层面,而非政治、社会层面。佛教思想忽视生命底蕴、竞争意义、生存价值。佛教对人间苦难、社会不平作错误归因,认为这一切都是前生作孽所至,而不是社会制度不合理的弊端,因此模糊了生活的是非,掩盖了现实的罪恶,实际上起了放纵罪恶的作用;佛教的以德报怨、逆来顺受,勿以恶抗恶,虽然起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但都是以牺牲人的尊严为代价,其实是以神性、神格来否定人性、人格的价值存在;佛教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富贵相诱,以灾祸相吓,但天堂是虚幻的,地狱是恐怖的,其道德说教的手段是不道德的,是对善男信女的精神麻醉与道德欺骗。虽然历代统治者中信佛、崇佛者不乏其人,但佛教思想不可能成为国家统治思想、社会主导思想,只能是辅助性的存在。与儒的主张入世相反,佛教主张出世,这种回避现实的品性不可能得到社会变革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认同。

佛教也不完全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回避,而是给有精神需要的人生提供一种追求,一种希冀,人们需要从神身上寻找动力,寄托希望。只要人在强大的外力面前还是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能,只要生活中还存在心灵的困惑与社会的叹息,佛教就有它的生存基础,因为人们需要寻找自己的心理平衡。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5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18页。

(3)《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