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立于上”转换为“俗成于下”的成功

“教立于上”转换为“俗成于下”的成功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武帝开始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因而也是富有成效的。可见汉朝思想道德教育营造的大汉政治的社会根基深厚,未能轻易动摇。经过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朝野官民之间的思想道德意识已经相当程度上融合在一起了,并成为社会稳定的良好思想基础。汉武帝以后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强的官本位意识,一切思想道德教育都在意于维护中央集权的神圣性,限制思想道德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宽。

第五节 “教立于上”转换为“俗成于下”的成功

汉武帝开始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因而也是富有成效的。汉朝之所以能很快成为一个威震四海的大汉帝国,有汉朝初期的文明积淀与财富积聚的原因,但汉武帝后在“春秋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广泛开展大汉、强汉意识的政治宣传,积淀为以汉为尊、以汉为荣的社会文化心理,是重要原因,应该说汉武帝后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很成功的。据《汉书·儒林传》载,当时“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迷邪归正之路”。顾炎武也盛赞“三代以下,风俗之淳美,无尚于东京(东汉)者”(《日知录》卷十三)。

汉武帝后的思想道德教育经受了时代的考验,一是虽有王莽之变,但人们思汉心切,“吏民歌吟思汉”,“天下莫不引领而思汉”,虽时有农民起义却多打刘氏招牌,可见百姓拥汉情深的政治局面并未瓦解。这说明汉朝思想道德教育是深得民心的,刘氏抑强扶弱“遗恩余烈”,“高祖孝文之宽仁结于人心深矣”(《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盛德则能得众心,则百世不忘矣,可见刘氏之大德已转化为天下之厚望。二是虽然东汉和帝之后开始衰落,宦官外戚势力膨胀,政治腐败,但仍然保持长期的社会基本稳定,“政治虽浊,风俗不衰”(《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朝纲虽乱,害未及民。可见汉朝思想道德教育营造的大汉政治的社会根基深厚,未能轻易动摇。三是虽然社会上农民暴乱也时有发生,但多是局部的利益矛盾性,而非整体的政治对抗性。这些情况说明,汉朝的思想道德教育经受了政治动乱的考验,这是不争的事实,普通百姓对大汉的整体认可度是可以的,所以汉王朝能延续四百多年之久。对此司马光认为,“教立于上,俗成于下,其忠厚清修之士,岂惟取重于缙绅,亦见慕于众庶;愚鄙污秽之人,岂惟不容于朝廷,亦见弃于乡里,自三代既亡,风俗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资治通鉴》卷六十八)。经过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朝野官民之间的思想道德意识已经相当程度上融合在一起了,并成为社会稳定的良好思想基础。

但独尊儒术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元化追求虽使政治伦理意识强化,也因此弱化了“处士横议”的批判精神,失去了士人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独立人格,导致儒家思想道德意识神学化,进而演变为谶纬学,导致思想理论的僵化、教条化,把国家主导思想引入歧途,因此也失去了思想创造力和教育的活力。

汉武帝以后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强的官本位意识,一切思想道德教育都在意于维护中央集权的神圣性,限制思想道德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宽。董仲舒过分提倡愚忠,提升皇威,却忽视民生、民主,因此对东汉后期外戚宦官的把持朝政,桓灵时期的政治混乱,表现得软弱无力,思想道德教育影响不了政治,导致自身的尴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