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1906年,13岁的毛泽东在离家七八里的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塾师毛宇居给学生讲授了《春秋左氏传》,毛泽东很喜欢。在私塾读书期间,毛泽东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宋国有一官员认为楚兵多,宋兵少,主张利用楚兵渡河未毕的时机出击。结果,宋国军队大败,宋襄公自己也身负重伤,落荒而逃。在城濮之战中,晋国先采取避其锐势、诱敌深入的退却战术,所谓是“退避三舍”。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左传》是毛泽东读的第一部史书。

早在1906年,13岁的毛泽东在离家七八里的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塾师毛宇居给学生讲授了《春秋左氏传》,毛泽东很喜欢。毛宇居见他喜欢读杂书,还有意多加些《左传》之类的经书课文,规定要背诵。

在私塾读书期间,毛泽东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他能背诵出许多名篇、名句,其中包括《左氏春秋》,以至历久不忘,在日后的著述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他把《左氏春秋》当作政治课本、历史课本和兵法来读。

我们不是宋襄公

毛泽东读《左氏春秋》,很多是因人论事,然后联系时代和社会作叙述和批判。1910年在东山学堂,毛泽东就曾对《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所记载的宋襄公与楚的泓水之战作评述。

此篇写宋楚泓水之战及宋襄公之迂腐: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被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犹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毛泽东的这篇评述,取名为《宋襄公论》,与另两篇《言志》、《救国图存篇》一起在同学间传诵,也深得老师的赞赏。此文观点毛泽东在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中有所提及的,“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92页)类似的观点,毛泽东在1945年的重庆谈判上又作了详细叙述:春秋时期,宋国与强大的楚国作战,宋兵已经排列成阵,楚兵还在渡河。宋国有一官员认为楚兵多,宋兵少,主张利用楚兵渡河未毕的时机出击。但宋襄公说:不可,因为君子不乘别人困难的时候攻打人家。楚兵渡河以后,还未排列成阵,宋国官员又请求出击,宋襄公又说:不可,因为君子不攻击不成阵势的队伍。一直等到楚兵准备好了以后,宋襄公才下令出击。结果,宋国军队大败,宋襄公自己也身负重伤,落荒而逃。对待蒋介石,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退避三舍”的政策

毛泽东读《左传》,对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很有兴趣。在城濮之战中,晋国先采取避其锐势、诱敌深入的退却战术,所谓是“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和城濮之战的故事,均见于《左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晋文公重耳出亡楚国时的境遇: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草,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健,以与君周旋。”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城濮之战前夕,晋文公名为礼让楚军,实行“退避三舍”战术:

子玉怒,从晋师。

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

子玉即楚国主帅成得臣,此战即因他跋扈、骄横,致使楚军一败涂地,自此南方楚国无力,百十年难以问鼎中原。

毛泽东很赞赏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的战术。1945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两次提到《左传》中“退避三舍”的故事。他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说:“我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也这样讲过,我说我们的方针,第一条,就是老子的哲学,叫做‘不为天下先’,就是说,我们不打第一枪。第二条,就是《左传》上讲的‘退避三舍’。你来,我们就向后转、开步走,走一舍是三十里,三舍是九十里,不过这也不一定,要看地方大小,我们讲退避三舍,就是你来了,我们让一下的意思。”(《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第129—130页)5月31日,毛泽东在大会报告中就国内形势状况指出:“出了斯科比,中国变成希腊。这种情况我们要用各种方法来避免,如果发生了,就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针。我曾经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讲过,我们的原则是三条:第一条不打第一枪,《老子》上讲‘不为天下先’,我们不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第二条‘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三舍九十里,这是《左传》上讲晋文公在晋楚城濮之战中的事,我们也要采取这样的政策。第三条,‘礼尚往来’,这是《礼记》上讲的,礼是讲究往来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你来到我这里,我不到你那里去,就没有礼节,所以我们也要到你们那里去。我叫国民党的联络参谋把这三条告诉胡宗南,希望他们也采取‘不为天下先’、‘退避三舍’、‘礼尚往来’的政策,这样就打不起来。他们不喜欢马克思主义,我们说:这是老子主义,是晋文公主义,是孔夫子主义。”(《毛泽东文集》第三卷第389页)

秦穆公说:不怪你们,是我的责任

毛泽东也很欣赏秦穆公和孟明视(即百里孟明视,名视,字孟明)的故事。

秦穆公和孟明的故事,分见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左传·文公元年》、《左传·文公二年》和《左传·文公三年》: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文公元年》:殽之役,晋人既归秦师,秦大夫及左右皆言于秦伯曰:“是败也,孟明之罪也,必杀之。”秦伯曰:“是孤之罪也。周苪良夫之诗曰:‘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是贪故也,孤之谓矣。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复使为政。”

《左传·文公二年》:“二年春,秦孟明视帅师伐晋,以报殽之役。二月,晋侯御之。”“甲子,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晋人谓秦‘拜赐之师’。”“秦伯犹用孟明。孟明增修国政,重施于民。赵成子言于诸大夫曰:‘秦师又至,将必辟之,惧而增德,不可当也。诗曰:‘毋念尔祖,聿修厥德。’孟明念之矣。念德不怠,其可敌乎。”

《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遂霸西戎,用孟明也。君子是以知秦穆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能惧思也;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诗曰:‘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秦穆有焉。‘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孟明有焉。诒阙孙谋,以燕翼子’,子桑有焉。”

1959年6月,在开往韶山的列车上,毛泽东给王任重讲了这段故事:孟明视挂帅伐晋,打了败仗,秦穆公没有责备他,还说由于没听你们的意见,害了你们,是我的罪过,你们没有罪。再次伐晋,又打了败仗仍是重用他。于是孟明视增修国政,富国强兵,又大举伐晋,势不可挡。毛泽东用这个故事说明:自古以来,常胜将军是没有的。打两个胜仗一次败仗,就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啦。又说:如果是决策错了,领导人要承担责任,不能片面地责备下面。领导者替被领导者承担责任,这是取得下级信任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据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回忆,毛泽东也在政治局会议上谈过秦穆公和孟明视的故事:1963年初,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传达毛主席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其中在讲到对犯错误者的态度时说,凡犯了错误,只要能改正的,一律要使用。为此讲了历史上秦穆公的故事:秦攻郑国,被晋国抄了后路,全军覆没,被晋国俘虏了三位将军。这三位将军因为在晋国有私人关系,晋国的人把这三位将军放走了。晋王发觉了,派人追,未追回。秦穆公穿着孝衣迎接三位将军,并说,不怪你们,是我的责任。秦穆公照旧任用这三位将军。过了三年,秦军便把晋军打得全军覆没了。这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一鼓作气”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曾引用《孟子·尽心下》,称“春秋无义战”。但他对春秋时期充满朴素辩证法的战略战术,颇为赞赏。其中包括齐鲁长勺之战。

毛泽东由长勺之战谈到鲁国的指挥者曹刿。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是鲁、齐交接处的一个小村。长勺之战是春秋初期一次规模不大的战争。毛泽东在战争年代多次谈到长勺之战。

1936年3月,毛泽东在陕北保安(今志丹)为红军大学演讲关于“军事辩证法”的战略学。据陈士榘回忆:我记得他在讲战略学的战略追击时,专门列举了一些中国古代战例。如春秋时期著名的长勺之战,鲁国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强大的齐国的例子,以及后来齐桓公和军师管仲关于追击战的例子。当时毛泽东说:“中国有个有名的成语,叫做‘一鼓作气’来自何时呢?来自春秋时期的齐鲁长勺之战。”(《从井冈山走进中南海——陈士榘老将军回忆毛泽东》第225页)毛泽东讲述的这个例子,后来写进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说:“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用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毛泽东还全文引用了《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

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毛泽东指出:“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03—204页)

据李银桥回忆,1953年1月14日,毛泽东在听取了公安部长罗瑞卿对两个县公安局长违法乱纪、草菅人命一事的处理报告后,很是气愤。当时李银桥劝他消气。毛泽东说:你不知道这中间的利害,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春秋时期,山东有两个诸侯国齐国和鲁国。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鲁国的国王当时是鲁庄公,他当国王当到第十年的时候,齐国发大兵来打鲁国,鲁庄公准备发兵抵抗。有个知识分子叫曹刿的去见鲁庄公,问他打仗会不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鲁庄公回答说,我对鬼神很敬重,鬼神必然会庇护我。曹刿说,鬼神的事很难说清楚。鲁庄公又说,我平时有什么东西爱分给大家。曹刿说,那是小恩小惠,没有什么了不起。鲁庄公又说,我对于所有的案件虽然不可能每件都办得十分好,但总是尽量弄清楚,不要冤枉一个好人。曹刿说,凭这一点你肯定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肯定会打胜仗。结果弱小的鲁国果真打倒了强大的齐国。我不是可惜那两个公安局长,而是怕这样的人一多,我们就会渐渐失去老百姓的支持啊!

1949年8月2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与林则徐侄孙林遵谈话时,就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诗句,当即与林遵解惑:这两句诗出自《左传》,原句是“苟利国家,死生以之”,你叔爷化作古书上的话,化用得好。(《毛泽东挥师渡江纪实》第27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