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建设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的战略构想

全面建设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的战略构想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国家全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仅是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基础,而且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从而推动文博行业更快地进入数字化时代,实现文化遗产展示和保护的现代化。实施国家文化遗产数字化战略,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考虑到后发国家出现的上述危险,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尤其应该慎重对待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问题,

一个国家全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仅是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基础,而且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都是极其深远的。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20世纪末才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原本是美国军方开发研究出来的一项计算机技术。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从而大大推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由于它生成的视觉环境是立体的、音效是立体的,人机交互是和谐友好的,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将一改人与计算机之间枯燥、生硬和被动的现状,即计算机创造的环境将人们陶醉在流连忘返的工作环境之中。通过20多年的研究探索,VR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末走出实验室,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目前,世界上少数发达国家在经济、艺术乃至军事等领域,已开始广泛应用这种高新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VR技术具有强烈的“身临其境”临场感、友好亲切的人机交互性、引人入胜的多感知性和虚拟现实世界的自主性。

VR技术分虚拟实境(景)技术(如虚拟游览实体博物馆)与虚拟虚境(景)技术(如复原生成阿房宫、圆明园等已经湮灭了的建筑、构建尚未发掘的秦始皇陵等)两大类。

运用虚拟技术手段将文物大量地制作成各种类型的影像,如三维立体的、动画的、平面连续的,等等,来展示文物生动的原貌,提高文物的展出率和效果。更令人激动的是,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脱离文物原件而表现其本来的重量、触觉等非视觉感受的技术手段,能根据考古研究数据和文献记载,模拟地展示尚未挖掘或已经湮灭了的遗址、遗存。

透过网络技术能将这些文化遗产资源统一整合起来,全面地向社会传播,而丝毫不会影响到遗产本身的安全。

利用细致拟真的虚拟技术来预先展现文物修复后的影像,从而检验修复技术、手段的可行性,进一步可以和视图计算技术相结合,考察修复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和修复后的耐久性。利用虚拟技术大量而完好地多角度展示文化遗产,从而使遗产实体保存在更加严密的环境中,有利于遗产延年益寿。

我国博物馆目前在应用这项技术还处于相当落后的阶段,甚至还谈不上起步,主要原因在于观念落后、资金和人才极其匮乏。仅有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在这方面做过一些初步的研究,敦煌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单位也仅仅对部分文物做过平面的图像采集。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网络技术,可以将文化遗产的展示、保护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首先,表现在将遗产实体通过影像数据采集手段,建立起实物三维或模型数据库,保存文物原有的各项型式数据和空间关系等重要资源,实现濒危遗产资源的科学、高精度和永久的保存;其次,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遗产修复的精度和预先判断、选取将要采用的保护手段,同时可以缩短修复工期;再次,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整合统一大范围内的遗产资源,并且通过网络在大范围内来利用虚拟技术更加全面、生动、逼真地展示遗产,从而使遗产脱离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真正成为全人类可以“拥有”的文化遗产。

我们的研究目标要立足于开发出一套我国目前技术条件下可用于博物馆的虚拟技术支撑下的文化遗产展示和保护的总体解决方案及其相关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从而推动文博行业更快地进入数字化时代,实现文化遗产展示和保护的现代化。例如敦煌研究院将采用“虚拟洞窟”方法保护莫高窟遗产就是令人振奋的喜讯。据新华网兰州2001年9月19日电(记者廖翊)“保护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遗产一直是敦煌研究院最重要的任务。今后几年,我们将采用‘虚拟洞窟’的办法,对敦煌莫高窟遗址进行更加有效的保护。”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介绍说,数字化“虚拟洞窟”不同于“复制洞窟”,它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三维动画”的方式历史地、全方位地表现精彩绝伦的敦煌艺术,并生动地再现具有代表性洞窟的真实面貌。这种“虚拟洞窟”将另辟场馆播映,可以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敦煌艺术的全貌,并大大减少重点洞窟的客流量,缩短重点洞窟观众的驻留时间,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工程是一个自数字技术普及以来,世界各国文化机构和企业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由于这一工程科技含量高,投资需求大,不发达国家再次处于不利地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文化发展报告称,在文化遗产数字化过程中,不发达国家要注意预防两种危险:第一,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因素,不发达国家依赖别国的力量实现其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文化资源的廉价出口国和文化产品的进口国(甚至进口经过别人的本国信息文化产品);第二,由非遗产来源国帮助进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会使遗产所有国失去对自己文化的解释权,使遗产的基本含义发生变异。

总之,社会科技力量的参与使得文物科技保护更加速了现代化、科学化的进程。信息管理自动化,是有效保护的科学保障。

如目前,故宫正在加紧进行文物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力争尽快实现信息管理电子化。信息电子化不仅是加强对文物、古建管理、保护的有力杠杆,也是加强对文物、古建利用与研究的有效途径。许多对文物的检查、规划、浏览、观摩和交流,可以尽量减少或避免轻易提用文物,逐步做到能开数据库,不开文物库,多进数据库,少进文物库。切切实实加大文物和古建的安全系数。显而易见,信息电子化将推动故宫的全局工作,全面提高故宫的科学管理水平。它将全面改变现有的工作方法、思维模式、职业技能要求和宏观及微观的管理水平。信息电子化的成果,会大大超出狭义的信息管理,使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最终会使故宫的有效保护得到科学的保障。

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传承,还需要发展、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优秀的文化遗产通过高科技手段将不断获得新生。实施国家文化遗产数字化战略,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的基础,在于一个民族全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这项工作的经济与社会意义几乎是密不可分的。

像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这样的民族文化资源的集中地,历来为各国所重视和保护。在现代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下,一般也认为仍然应该作为公共资源的领域,在统一的国家信息与文化产业发展计划指导下,继续大力培育和支持。考虑到后发国家出现的上述危险,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尤其应该慎重对待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问题,警惕可能的不利后果。

我国早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这个计划在2000年已经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然而,我们也了解到,在2000年末,故宫博物院和一家日本企业签订了共同进行“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的合作协议书。此外,2000年5月,也有消息报道,为了减轻参观敦煌洞窟的游人可能对敦煌壁画的损害,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与美国梅隆基金会签订了协议,建立“数字化虚拟洞窟”。我们不清楚,这些协议包含什么内容,以及这些分别出现的项目是否出自一个统一的计划。我们担心的是,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文化遗产数字化计划,这一发展的前景将会如何?经过这样一番数字化的“上载”处理,我们的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未来还是否掌握在自己手里?进而言之,经过别人的“数字化改造”,这些文化遗产还是不是我们的资源?我们处在一个新的时代的入口。对于那些经济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来说,还很幼小的文化产业在“硬性的”经济指标的意义上,比起信息产业来实在算不上怎么重要。但是,文化是我们情感的依托和最后的家园,文化产业是我们这个网络时代“不能承受之轻”。现在是到了以全新的观点看待二者关系的时候了。

总之,保护和研究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无尽头的、细致的文化遗产意识(即历史意识)教育和培养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虽然任重道远,但是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必须得到政府和人民足够的尊重与热爱、传承与发展,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才能建立起来,中华民族才能取得真正的伟大复兴!

注 释

[1]王伟:《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发起人冯骥才》,搜狐新闻,2008年6月3日。

[2]班若川:《冯骥才:守望民间文化》,《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13日。

[3]班若川:《冯骥才:守望民间文化》,《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