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谐

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谐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和谐需要有物质财富基础,正像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社会也不可能和谐。共同富裕是和谐社会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的根本标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的经济和谐

李 刚 商文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应该从发展和谐经济开始。只有经济发展,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形成。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首先,和谐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一个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当前发展阶段的社会,它不是一个空想的乌托邦。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无差异的社会,它不能够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况且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稳定、发展的社会,同时也是有矛盾有差异的社会。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事物,包括人类社会在内,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和谐社会也同样如此。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在一定时间内相互适应,便形成和谐的局面。但这种和谐不可能永远和谐,一旦某个要素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原有的结构平衡,社会就出现新的变化。只要社会在发展,其结构的平衡就会不断接受挑战,当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的和谐程度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从动态来看,和谐社会在发展变化中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差异,目前的和谐社会只能是在保持一定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但和谐社会需要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一种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谐和快速发展的机制。

其次,和谐社会还是相对富裕的社会,但富裕社会并不必然就是和谐社会。社会和谐需要有物质财富基础,正像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社会也不可能和谐。共同富裕是和谐社会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的根本标志。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里“逐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纵向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积累过程,需要分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二层是,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横断面看,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实现共同富裕,则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和结果。为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必须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的相互关系,把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三者统一起来。因此,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非同时富裕的过程。然而,光有富裕也不行,还要看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因此,就需要有一个和谐分配社会财富的社会分配机制保证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分享增长和发展的成果。

第三,和谐的社会又是稳定、有秩序的社会。但稳定的、有秩序的社会并不必然是和谐的社会。和谐的社会不但要稳定、有秩序,而且需要充满活力。要能够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时又能保证社会的稳定有序,这才是和谐社会。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平等竞争扩大了交换关系和利用资源的范围,促进了资源的交融整合;它克服了单一市场主体的局限,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它通过竞争机制和成本压力使资源流向使用效率较高的地方,保证了经济的有效运行。市场经济的魅力还在于它给人们同时提供了利益激励的动力和途径,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去为他人创造价值。然而,市场在增强人们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市场机制依靠价值规律供求关系自发地对经济进行调节,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和经济的波动,因此,要克服市场的缺陷,就离不开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这便需要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的聪明才智,使价值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物质资源和思想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相互促进,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第四,和谐社会不仅是指利益层面的和谐,也包括价值层面的和谐。和谐社会当然要能够使人们安居乐业、心情舒畅,生动活泼,但也要能够形成较强的公民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形成有利于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和意识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价值认同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越来越重要。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失去基础的危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不仅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满足和提高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经济、政治建设的同时,能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和谐与稳定,而且关系到能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关系到经济、政治发展能否获得持续的后劲和扩张力。

促进经济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因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建设和谐社会应该从发展和谐经济开始。

二、经济和谐的内容及其作用

首先,多种经济成分和谐发展是经济和谐的基础。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他转型国家有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中国没有走私有化道路,而是采取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道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对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是十分有益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扩大社会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是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活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飞速发展,不仅扩大了经济总量、扩大了投资规模、扩大了投资领域,而且在市场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力量。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效益、质量优先、率先引进科技含量高的技术,高薪引进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和具有现代管理水平的管理人才,以最高的效率,以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抢占市场,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早地抛开了原来国有企业的种种弊端,开创了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先河,与市场经济浑然一体,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一大批民营企业快速地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的实践表明,它的存在、发展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不仅存在于国有企业之中,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在各行各业中,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并不断地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我国从承认非公有制经济、到发展混合经济、再到鼓励和支持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每一步所有制的改革都同时伴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实现了由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混合经济向以股份制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放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在于它具有其他所有制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混合所有制经济突破了单一公有制或单一私有制等传统所有制的界限,实现了公有或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所有制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合作。其次,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它打破了“纯粹公有制”的束缚,找到了以现代公有制为主体的实现形式,构建现代公有制主体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第三,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了国有企业向国有资本的转化。以股份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了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运作。它在有利于发挥国有资本吸纳社会资本的同时,打破了国有企业单一所有制形式。从1998年到2002年7月底,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下降了14%,仅占各类所有制形式的24.8%。逐步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既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资产的运作效率,又有利于减少各种行政干预,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截至2003年,中国4371家骨干企业中,已有80%的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革,而中小企业的改制面已超过90%。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回升,总体实力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也不断增强。到2003年,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47.3%,集体企业占6.8%,其余份额为非公有制企业占有,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以及个体和私营企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活跃局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我们要按照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实现改革的新突破,以形成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长久动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逐步提高它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最具重要作用。

其次,资源分配的和谐发展是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条件。

和谐是针对矛盾而言的,而矛盾首先表现在利益上。人类生活需要各种资源的供给,社会能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些重要资源在不同阶层和群体间的配置是否合理、公平,是否能够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脱离经济谈社会、离开资源配置谈和谐、不考虑认同讲公平,很难实现各阶层或群体间的良性互动,也很难达成和谐状态。所以,统筹社会资源“三次分配”,协调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是发展和谐经济的关键。

一次分配讲效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建立市场主体间互补双赢的和谐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首先应该通过市场来配置,“第一次分配”如果发生问题,难免导致社会群体间关系紧张、矛盾加剧。和谐社会的标志,是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各种生产要素的拥有者只有先在市场上“得其所”,然后才能在社会上“得其所”。因此,促进就业、协调劳动关系、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秩序等,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

二次分配讲公平。市场配置资源是有效率的,但仅由市场“独家配置”,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关系却难以有效协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国家采用税收、社会政策等形式,对社会资源进行“二次分配”,通过体制化的“财富转移”,调整利益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实现公平与和谐。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从行政和财政上,推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等事业和活动的开展,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够为不同群体的成员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来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而且在于,通过教育、文化等事业,最大限度地抵消各种“累积性不平等”对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为个人更完整地实现“尽其所能、各得其所”创造条件。

和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仅内含社会的发展,还必须有个人的发展。社会政策,特别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政策,主要是为了个人基本权利的保障及实现。“各得其所”首先要求确保个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个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入市场来自我解决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时,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不但构成其基本权益的支撑,而且内含着所有公民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机会。

三次分配重协调。市场和国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真正实现社会和谐还需要社会自身的发展,即各种社团、社会关系网络的发育和生长,以及慈善或志愿等活动、事业和机构的发展。区别于市场和政府的“第三域”,借助社会联系和社会组织,使已经分配到个人的社会资源重新进入配置流程,形成所谓“第三次分配”。这种不是通过利益驱使或国家强制,而是个人自愿地以慈善、志愿或互助为形式的资源流动,不但可以从物质上缓解某些群体的困境,可以从心理上、情感上消除不同阶层的隔阂或对立,还可以在价值上形成一定的共识,有助于舒缓阶层之间乃至社会整体结构上的紧张,营造良性互动的关系,进而形成差异基础上的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