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路线的主要思想是邓小平最早提出,并在他主持制定的党的重要文件中得到阐述的。党的十五大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党的总路线。它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也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和政策依据。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路线的主要思想是邓小平最早提出,并在他主持制定的党的重要文件中得到阐述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认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内容之中。1985年8月,邓小平指出:“我们拨乱反正,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18]在这里,邓小平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放在一起阐述,在实质上已经指出了其内在关系,这为后来我们党明确概括出的党的基本路线奠定了基础。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全面、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它的简明概括,也是它的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既是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又是被实践证明是一条正确的路线,所以,我们应该“一句话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话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1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最重要的是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和关键。经济是基础。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所以,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两个基本点之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强的政治保障。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建设和发展的政治方向,政治保障。

坚持改革开放是另一个基本点。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点,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使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只有在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中,社会主义才能显示出勃勃生机,四项基本原则才能更好地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个中心”离不开“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要围绕着“一个中心”。它们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2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重视并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第一,发展是目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靠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舞台和国际事务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发展。

第二,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改革与发展之间,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第三,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所谓稳定的社会环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政局稳定;二是现行政策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局稳定。稳定为建设和改革提供不可少的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而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稳定。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改革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纲领,是一个政党的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的集中概括。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公开的旗帜。它不仅表明一个政党的性质与宗旨,也集中体现了一个政党的成熟程度。在革命、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它的实现,以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以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基础。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需要经过许多代人的不懈努力,通过相互衔接的一个又一个最低纲领实现才能最终实现。

党的十五大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这个纲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上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缺少一个方面都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基础,它可以促进文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又保证和支持经济建设。三个建设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深化,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理论上的一个新概括。它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行动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是辩证统一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是灵魂,起导向作用,决定最低纲领的性质和方向。最低纲领是基础,起阶梯作用,反映最高纲领的阶段性要求,是实现最高纲领的基本手段和根本途径。没有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就会失去灵魂,偏离正确方向,没有最低纲领,就不可能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做好当前工作,最高纲领就只能是美好的空想。所以,我们既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最大的理想主义者,又要脚踏实地,做最大的现实主义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