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句名言揭示了革命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相互关系,强调了革命对历史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待革命的科学态度。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他们认为,革命是违背历史“正常”轨道的“疯狂行动”,是社会肌体的一种

二、“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马克思说过:“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35)这句名言揭示了革命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相互关系,强调了革命对历史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待革命的科学态度。

(一)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达到激烈对抗程度的必然结果

所谓革命,广义地说,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变革。改造自然的巨大变革,有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等;改造社会的巨大变革,有生产方式的革命、政治制度的革命、思想文化的革命等。而狭义上的革命,主要是指政治制度的革命,即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是社会意义上的革命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进步政治制度代替腐朽政治制度的激烈变革。它促使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演变。通常所说的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就是指这种政治革命。

革命的产生不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偶然现象,也不是人们随心所欲掀起的社会运动。任何政治革命的爆发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无产阶级革命亦不例外。

其一,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者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政治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客观的必然的规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36)社会革命就是要消灭过时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并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为了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和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又必须推翻以旧的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并维护着旧生产关系的反动上层建筑,进行政治大革命。也就是说,社会革命决不会停留在经济领域里,正如恩格斯所说:“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37)。政治革命就是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来变革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便是政治革命的根本起因。政治革命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又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尖锐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式。由此可见,当一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还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时,任何人要人为地“制造”革命,是决然不会成功的。同样,当一种生产关系已经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上层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生产关系变革的要求时,政治革命就会产生。这时,任何力量想阻止和取消革命,也是不可能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在经济生活上,就形成了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形成了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上述两方面的矛盾发展到剧烈程度,便导致严重的生产过剩现象,从而引发经济危机,每当经济危机到来时,商品大量积压找不到销路,许多工商企业倒闭,银行纷纷关门,股票行市猛跌,大批工人失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整个社会陷于瘫痪,犹如发生了一次“社会瘟疫”。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周期性现象。经济危机表明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了,必须进行彻底的变革。尽管资产阶级为了消除经济危机,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也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其生产关系的诸多方面不断地进行调整、改良,如资本形态的社会化程度增强,生产经营的计划性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以及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推行等,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但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范围内不可能彻底解决其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38)

其二,革命的直接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极端激化。

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占统治地位的反动阶级总是利用政权的力量维护旧的生产关系,从而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新生的先进阶级则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致力于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以新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代替之,从而解放生产力,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当阶级矛盾在通常情况下还处于一般性的对立状态时,对立的阶级尚能经由某种协调机制而共处于一定政治秩序范围内;而当阶级矛盾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时,对立阶级之间的冲突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革命就会爆发。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中,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担当者,但生产资料却被资本家所占有。这种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前提条件,它造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对立。无产阶级不甘心于永远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不断为谋求自身解放而进行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在扩大、素质在提高,团结与联合的程度逐步提升,整体力量不断增强,越来越发挥出推进社会变革发展的能动性作用。尽管资产阶级也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协调劳资之间的矛盾,缓和他们彼此对立对抗的程度,极力压制和避免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爆发,但这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对立。随着他们之间的贫富两极分化愈益加剧,利益对立会更加尖锐,会促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趋于高涨,进而引起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危机,直至无产阶级以社会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只要有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先进阶级的社会革命就不可避免。正如马克思早就鲜明地指出的那样:“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对抗仍然是阶级反对阶级的斗争,这个斗争的最高表现就是全面的革命。”(39)

(二)革命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历史上一切反动统治阶级和社会改良主义者都对社会革命持否定态度,他们既看不到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也无视革命的历史进步作用。他们认为,革命是违背历史“正常”轨道的“疯狂行动”,是社会肌体的一种“病症”。所以,他们极力地反对革命,残酷地镇压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与这种反动态度相反,他们认为,革命是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1848年欧洲大革命的经验时指出: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次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法国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德国三月革命和东南欧的民族解放斗争,动摇了奥地利、普鲁士和沙皇俄国等国的反动统治;而巴黎工人的六月起义,则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的一次伟大战斗。马克思和恩格斯详细论述了欧洲各国革命的进程,充分肯定和颂扬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所迸发出来的极大革命积极性和革命首创精神,热情讴歌了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由此,马克思形象地把革命比喻为历史的火车头。恩格斯也生动地指出:“革命成为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一个民族在这种剧烈的震动时期5年就走完在普通环境下100年还走不完的途程。”(40)概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革命的历史进步作用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革命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大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如前所述,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落后生产关系的阻碍,遇到反动上层建筑的钳制,因而需要通过革命来推翻旧的上层建筑,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样就解放了生产力,大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评价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和揭示资产阶级能够战胜封建主阶级的原因的时候,充分肯定地指出,其根本所在就是资产阶级打破了已经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的封建所有制关系,代之以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从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1)。而无产阶级之所以要起来革资产阶级的命,根本原因也在于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存在着越来越不相适应的矛盾,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并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本内容的新的生产关系,使社会生产力再一次得到大解放,从而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可见,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是任何一次政治革命的真谛之所在,如果不能体现这一点,那么,就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第二,革命从根本上更新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

列宁说过:“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那由于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候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42)。建立在陈旧生产关系上的旧政治制度由于腐化衰败,在根本上已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由于旧的政治制度流弊甚深,积重难返,运用政治改良的方式已无法使之起死回生。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革命,实行政治制度的彻底更新,才能为社会和政治进步开辟道路。革命主要是通过政权由腐败阶级向先进阶级手中的转移来实现政治制度的更新的。对此,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革命暴力“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43)

革命不仅意味着政治制度的更新,还意味着与政治制度相联系的整个政治体系的更新。革命荡涤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的一切污泥浊水,使政府组织机构、法律法规政策、政治行为规则、政治活动方式、政治交往关系、政治文化形态等都会发生巨大的变革,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政治秩序、新的政治体系,促进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发展。

第三,革命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

在革命时期,千百万受压迫的、平时不能参与政治生活的劳动群众都会焕发出革命的热情和理想,表现出创造历史的无比力量和智慧。列宁在解释马克思所说的“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时指出:“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目。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制度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在这样的时期,人民能够做出从市侩的渐进主义的狭小尺度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奇迹。”(44)当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后,马克思热情地赞扬巴黎无产阶级说:“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历史上还没有过这种英勇奋斗的范例!”(45)历史上的一切革命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发动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的力量起来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埋葬腐朽的旧制度,才使社会的发展实现了飞跃的进步,而革命的阶级和人民也正是在革命的惊涛骇浪中经受了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46)恩格斯还指出:“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带来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的跃进!”(47)历史上的革命运动已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正是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步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政治上不断成熟起来的。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和锻炼是和平时期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可以说,没有革命就没有人类自身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