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比较

上海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比较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测度和评价一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学者们的研究也为中国经济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思路和建议。这六个方面相互支持、彼此支撑,为上海经济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结构基础与物质条件。

第三章 实证与检验:上海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态势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有观点认为这是“亚洲奇迹”的延续,但也有观点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后劲,指出经济高速增长无法保持,争议的关键点在于经济增长是否具有效率。对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测度和评价一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学者们的研究也为中国经济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一直以来,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经济增长一直位于中国的前列,特别是1990年的浦东开发开放,激发了上海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活力“,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上海经济发展和引领全国的历史使命。但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把世界经济置于了一个十字路口,上海也正面临着新的调整,在“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理念的引导下,上海特别需要总结和反思过去经济增长的效率问题。

为此,基于经典增长理论框架,通过经验实证方法,估计上海及全国在1978年至2011年劳动与资本的要素投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发现上海的全要素生产率在过去的五年里相对全国而言呈现上升态势。从理论上看,对这一结果的科学解释至少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物质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二是劳动力市场转型;三是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本积累;四是信息化水平提高;五是环境、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六是政府行政效率优化。这六个方面相互支持、彼此支撑,为上海经济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结构基础与物质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