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逃不出的“金手指”

逃不出的“金手指”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行人或关联方和其客户或供应商以利益交换等方法进行恶意串通以实现收入、盈利的虚假增长。关联方或其他利益相关方代发行人支付成本、费用或者采用无偿或不公允的交易价格向发行人提供经济资源。采用技术手段或其他方法指使关联方或其他法人、自然人冒充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客户与发行人进行交易以实现收入、盈利的虚假增长等。

逃不出的“金手指”

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主要因素

1. 资产质量差,包括应收账款过多、货币资金短缺、存货积压、其他应收款过高、固定资产老化等;

2.主营业务缺乏竞争力;

3.负债多;

4.大股东占用资金;

5.对外担保;

6.重大项目投资失败;

7.原材料价格上涨;

8.人工费用高。

上市公司账目造假的先兆

1.推迟公布业绩;

2.会计事务所更换或辞职;

3.财务总监更换频繁;

4.独立董事全部辞任;

5.大股东减持;

6.收购与核心业务无关的业务;

7.以发新股支付代价进行并购

8. 利润表中的利息数额远高于现金流量表中实际支付的利息;

9. 企业的分销商、客户或供应商的独立性、真实性存在问题。

上市公司财务上可能藏雷的地方

证监会公布的财务核查重点,总结得很到位。(1)

(1)以自我交易的方式实现收入、利润的虚假增长。即首先通过虚构交易(例如支付往来款项、购买原材料等)将大额资金转出,再将上述资金设法转入发行人客户,最终以销售交易的方式将资金转回。

(2)发行人或关联方和其客户或供应商以利益交换等方法进行恶意串通以实现收入、盈利的虚假增长。如直销模式下,与客户串通,通过期末集中发货提前确认收入。或放宽信用政策,以更长的信用周期换取收入增加。经销或加盟商模式下,加大经销商或加盟商铺货数量,提前确认收入等。

(3)关联方或其他利益相关方代发行人支付成本、费用或者采用无偿或不公允的交易价格向发行人提供经济资源。

(4)保荐机构及其关联方、PE 投资机构及其关联方、PE 投资机构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控制或投资的其他企业在申报期内最后一年与发行人发生大额交易,从而导致发行人在申报期内最后一年收入、利润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5)利用体外资金支付货款,少计原材料采购数量及金额,虚减当期成本,虚构利润。

(6)采用技术手段或其他方法指使关联方或其他法人、自然人冒充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客户与发行人(即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服务企业)进行交易以实现收入、盈利的虚假增长等。

(7)将本应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支出混入存货、在建工程等资产项目的归集和分配过程,以达到少计当期成本费用的目的;

(8)压低员工薪金,阶段性降低人工成本,粉饰业绩;

(9)推迟正常经营管理所需费用开支,通过延迟成本费用发生期间,增加利润,粉饰报表;

(10)期末对欠款坏账、存货跌价等资产减值可能估计不足;

(11)推迟在建工程转固时间或外购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时间等,延迟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时间;

(12)其他可能导致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失真、粉饰业绩等财务造假的情况。

庄家如何通过财务造假的“财技”赚股民的血汗钱

假设某国内上市公司,总股本1 亿股,业绩较差,正常情况下可以取得每股利润0.1 元,此时的每股股价4 元,则市盈率为40 倍(4 / 0.1 = 40)。此时来了一个庄家,相中了这家上市公司,并经过一段时间购买了40% 的股票,即4000 万股,每股4 元,庄家总共投入1.6 亿元(4000 万×4)。接着,上市公司把一笔分文不值的劣质资产高价卖掉,假设劣质资产多卖了1亿元。这时暂时充当冤大头的往往就是“庄家自己”(当然从法律形式上不是自己,得找个“替身”才安全),则这笔买卖让庄家损失了1 亿元,但让上市公司增加了1 亿元的利润,即每股利润提升了1 元,使每股利润达到1.1 元(1 + 0.1 = 1.1)。如果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还保持40 倍不变,则股价为44 元(40× 1.1 = 44)。此时庄家持有的股票市值为17.6 亿元(4000 万× 44)。如果庄家能在这个价位卖掉股票,减去当初投入的1.6 亿元和劣质资产损失1 亿元,庄家最终获利15 亿元。

以上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做庄过程。当初庄家吃的亏越多,为劣质资产付出的越多,就能为上市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从而庄家最终的收益就越大。实战中,过程会比较复杂一点,有人美其名曰“资本运作”,但本质上属于典型的“空手套白狼”。无一例外,庄家都是巧妙利用了收入、利润、市盈率等概念和会计准则的灰色地带,将缺乏财务知识的广大股民骗入局中,达到轻松获利的目的。另外,庄家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有了利润,股票还可以增发,圈来更多的钱。

上市公司的利润可以来自资产负债表的三方以及表外

上市公司的利润可以来自资产负债表的三方以及表外:资产( 通过销售或处置) →利润;负债( 通过耍赖少还钱的债务重组) →利润;所有者权益( 暂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账面价值波动的资产,销售或处置时转入的“投资收益”) →利润。如果还是亏损,那就逼得政府披挂上阵,从表外直接注入,拿钱进行补贴了。

上市公司如何“消化”虚增资产

上市公司如果虚增利润,必然同时也会虚增资产。这些虚增的资产最终是要被“消化”掉的,我们要是看到上市公司计提巨额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实际上大多数情况是上市公司在“消化”虚增利润而形成的不实资产,将资产中的“水分”再挤干。上市公司通过对资产进行“注水”和“挤干”,就可以人为地操控利润。

上市公司该不该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财会信报》王丽英记者:有调查显示,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披露问题,上市公司存在意见分歧:超过61% 的上市公司认为有必要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利润表中进行表内披露,但也有35.1% 企业认为不太必要。马老师,您认为呢?能否简单谈下原因。

马靖昊:我的意见是没有必要在表内披露,用附注的方式就可以。原因是:在资产增值并没有实现时,就同时改写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并不合适,并且历史成本计量并不与公允价值计量相矛盾,以历史成本计量并不是不承认公允价值,而是等到处置资产时再进行确认公允价值。在处置之前的资产价值波动过程中,就不要去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字,但为了让大家知道资产价值变动的情况,可以用附注的方式进行弥补。

延长向供货商支付货款的期限,要么强大要么有鬼

看资产负债表时,如果发现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项目比上年有不正常的大幅提高,该公司可能通过延长向供货商支付货款的期限,减少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性现金支付,比如某上市公司年末应付票据比年初增加了13514 万元,主要是应付的采购款14327 万元。但第二年1 月,公司全额偿还了这笔款。显然,这是典型的操纵现金流的行为。

如果供货商属非关联方,采购方强大到可以任意调整付款账期,那就另当别论了。

上市公司如何提升业绩和股价?

现选取一家白酒企业说明:(1)告诉各地经销商,花1 亿元买酒的同时建仓1 亿元,可让白酒销售亏掉3000 万~ 4000万元,未来利润上去了,市盈率高了,再在股市上赚回1 个亿;(2)引入几家机构投资者,这些庄家会心知肚明地大量买酒,推动业绩和股价,解禁之时,他们是既赚了钱又买了酒。那真是喝着美酒点钞票啊,爽歪了。

警惕上市公司通过在建工程套取资金

如果上市公司通过在建工程套取资金,一方面你会发现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的速度明显放缓,较长时期内在建工程账上数字巨大;另一方面你会发现绝大部分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没有用来抵押,上市公司一般都有融资冲动,为何放着巨额的资产晒太阳呢?其实有些项目根本就是虚构或承受不起任何评估、审计工作的。

会计是艺术、魔术还是巫术

某上市公司苦心经营,但还是达不到预期的利润。于是,想起了债务重组的会计手段。

首先,他们找到银行,与银行谈关于银行贷款到期的问题。由于公司欠银行1.6 亿元的负债,而公司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因此,公司与银行商量,能否以账面价值0.3 亿元的大楼抵债。而且,希望余下的负债也能一笔勾销。银行“体谅”了公司的苦衷,同意签下以大楼抵债的协议。问题来了,原先公司欠银行1.6 亿元,账面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现在银行只要还0.3 亿元,剩下的不要还了,那么,这1.3 亿元的差额如何算呢?按照常理,这等于给公司发了一笔外快。于是,公司大笔一挥,以营业外收入的名义,进入会计报表。实际上,这等于该公司增加了1.3 亿元的利润。

这笔业务银行好像吃亏了?不会的!过了没多久,也在当年,该上市公司又与银行发生业务关系,即公司向银行购回前一阶段抵债用的大楼。购回价是多少呢? 1.6 亿元。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楼还是这个楼,银行的债还是1.6 亿元,所不同的是,该公司在没有动用任何资金的情况下,仅凭一张抵债合同与一张购房合同,账面上大楼的价值就由0.3 亿元迅速地变为1.6 亿元,而利润表上也造出了1.3 亿元的利润。这不是魔术是什么?魔术有时还要许多道具,而会计魔术甚至连这些东西都不要,只要几张账表就够了。

当然,要还银行的钱,最终是一分都没有少的。

上市公司的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是应该支付给职工,但目前还没有支付的薪酬,属于公司实际上已经发生的费用。但某些上市公司却利用它来计提秘密准备,即把将来可能会支付给职工但现在还没有付出的工资也放到“应付职工薪酬”中反映。从本质上讲,这些“应付职工薪酬”属于“预提职工薪酬”,应是公司的“资产”而不是“负债”。

现金倒账虚增收入

现在大家都知道上市公司通过虚增应收账款手法虚增利润都是耍流氓,因此,制造出有“现金流”的销售才霸道。方法有:

1. 实际控制人直接将钱给客户,客户再通过购买产品将钱回流上市公司,虚增收入;

2. 上市公司直接通过虚增资产的方式将钱洗出来给客户,客户再将这些钱回流上市公司。

我们不妨还原一下方法2 的大致会计分录:(1)将钱洗出来,借:“在建工程”、“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银行存款”科目。(2)用“真实”的交易虚增收入,借:“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科目;借:“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存货”科目。第一个造假过程只需第二步分录就可。

【注释】

(1)中国证监会:《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 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fxb/gzdt/201212/t20121228_219894.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