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客家人的栖息地与城堡

客家人的栖息地与城堡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楼是客家人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中“聚族而居”、逐步积累起来的求生与发展的智慧结晶,是客家祖祖辈辈在战乱、匪寇频仍的年代里生存、生活的最后屏障与栖息地。土楼作为客家人生存生活的最后屏障与栖息地,就在于它不仅为个体生活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和归属,同时,也因为土楼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防火防涝、通风采光、冬暖夏凉、教化育人等生存生活的实用功能,也为客家人提供了足够的公共生活保障体系。

一、土楼:客家人的栖息地与城堡

土楼是客家人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中“聚族而居”、逐步积累起来的求生与发展的智慧结晶,是客家祖祖辈辈在战乱、匪寇频仍的年代里生存、生活的最后屏障与栖息地。

顾名思义,土楼就是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配以木、石、竹而建成的土楼,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生土即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和而成的土,用来夯筑承重墙体;杉木因为可以防潮、防蛀,被用做柱和梁以及墙筋;未风化的卵石、花岗岩则用来砌墙基;原竹被破成长条竹片,埋入墙内做墙筋,使土楼产生整体拉力。承重墙体全部用生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而内部则以木构架为主,从而实现了牢固性与舒适性的统一。整体而言,土楼依山、就势、傍水,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规模则有大有小,大的可容纳上千人,小的也可容纳近百人。从形制看,千姿百态,造型各异。现存的永定客家土楼就有30多种。从结构看,土楼经过了一个由简单而逐步合理化的历程,越来越适应客家“聚族而居”的需要,“处处体现了民居建筑与社会管理、科学和艺术的巧妙结合,是公共建筑、庙堂建筑和民居建筑的综合体,深刻地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观、道德观、文化观和家族意识、民系意识(胡大新语)。”外形粗粝天然,大气雄浑,内部雕刻艺术、楹联、石刻艺术精制多样。

据考证,土楼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以前,也就是唐末宋初之际,到13世纪时的元代以后,初成规模,已至14世纪的明代以后方进入成熟期。但是,以金山圆寨、馥馨楼、振兴楼、日应楼等为代表的早期土楼建筑,不仅规模较小,而且结构也比较简单。同时,大多没有石砌的墙基,其装饰也比较粗糙,形状也只有方圆两种。到了16世纪后期至19世纪的清朝,由于永定烟草业的蓬勃发展,为永定土楼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才将土楼的完善和完美,推向了炉火纯青的阶段,诞生了一批诸如承启楼、奎聚楼、永隆昌楼、裕隆楼、五实楼、福裕楼、环极楼、衍香楼等为代表的土楼。到20世纪初的清末民初时期,由于西洋等各种文化的影响,永定土楼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在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布局结构、审美情趣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超越,而且,在功能上也添加了更多的文化成分,淡化了生存的焦虑感与紧迫感。此时的代表以振成楼与振福楼为主,将古代的生土建筑艺术与西洋建筑艺术,以及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就本质看,客家土楼的创造性在于,它将传统的具有防卫功能的土堡和寨,脱胎换骨为一个崭新的独一无二的雄伟民居,翻开了民居建筑新的一页。

面对如此粗粝、雄浑的土楼群,我的思绪难以停留在对土楼造型的感叹上。我问自己,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这样一群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共同体里的客家人,他们究竟是如何处理和安排自己的私生活以及公共生活的?

其实,答案就在土楼发展与兴衰的风风雨雨里。土楼作为客家人生存生活的最后屏障与栖息地,就在于它不仅为个体生活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和归属,同时,也因为土楼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防火防涝、通风采光、冬暖夏凉、教化育人等生存生活的实用功能,也为客家人提供了足够的公共生活保障体系。可以说,在土楼里,“生活设施、祭祀处所、议事场地一应俱全,每座土楼如同一个小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