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说某物值几元几角,不说某物值几斗几升

为什么说某物值几元几角,不说某物值几斗几升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货币数量论则以货币购买力概念,既抹杀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又抹杀货币作为价格标准的职能,因而不能说明价格变动,其原因是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动,还是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动?这好比是说某物值几斗几升一样。我们知道,人们说某物值几元几角,而不说某物值几斗几升,那是因为纸币的元、角和银的铸币在历史上有联系,斗和升就完全不是这样。这类问题,现代货币数量论是无法回答的。

8.为什么说某物值几元几角,不说某物值几斗几升

以上我们说明价格标准概念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舍此不能说明价值怎能表现为价格。现代货币数量论则以货币购买力概念,既抹杀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又抹杀货币作为价格标准的职能,因而不能说明价格变动,其原因是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动,还是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动?人们会说,各有各的理论,井水不犯河水,何况货币数量论的公式还具有实用性,例如,前面凯恩斯就说:货币量增加1倍时,物价水平也会增加1倍,现实经济情况确实是这样,就是根据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在这个条件下,价格标准缩小了1/3,其结果也是价格提高1倍。由于这样,就让货币数量论流传便是,何必多费唇舌。我认为不对,因为具有实用性的东西,其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就是这样。我的看法如下:

要使货币(包括纸币)和商品发生等价关系,这两者首先必须有共同的质。其次就要在质相同的基础上,有相同的量。这就是说,要质相同,才能有量的比较。就我们现在论述的问题来说,更为重要的则是这个量要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化的单位来衡量它,这个单位就是价格标准。古希腊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5张床=1间屋,无异于5张床=若干货币。更重要的是,他进一步说,这两个等式,没有等同性,就不能交换;没有通约性,就不能等同。那么,什么是这里的等同性和通约性呢?显然是劳动,并且是相同的劳动时间。可惜,奴隶社会的人身不平等这一社会条件,使他看不到这一切,他未能解决的问题让生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斯密解决了。斯密说,狩猎民族捕杀1头海狸所需要的劳动,若两倍于捕杀1头鹿所需要的劳动,那么,海狸1头当然换鹿2头。斯密看到了交换等式中的等同性和通约性,就是劳动和相同的劳动时间。

但是,这里的屋和鹿虽然包含着劳动时间,却不是以劳动时间本身,而是以凝结了劳动时间的一定使用价值量,来表示床和海狸的价值的。就我们论述的问题看,更重要的是,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化的单位来衡量这个使用价值量,也就是说,货币的价格标准职能尚未出现。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就出现了10码麻布=1盎司金,再发展为10码麻布=3镑17先令10.5便士,1双鞋=7两2钱银,再发展为1双鞋=10元等形式。这里的盎司、镑、两和元都是价格标准,它们是含有一定量贵金属重量的计算单位,用来衡量作为价值尺度的金和银的重量的。

现代货币数量论抹杀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存在,这样一来,镑和元就成为空无一物的符号,让它们来和商品发生等价关系,既无等同性,又无通约性,更无标准化的单位从中发生作用,交换等式怎能成立?这好比是说某物值几斗几升一样。我们知道,人们说某物值几元几角,而不说某物值几斗几升,那是因为纸币的元、角和银的铸币在历史上有联系,斗和升就完全不是这样。这类问题,现代货币数量论是无法回答的。

从这一点看,当前流行的货币数量论比传统货币数量论更为错误;前者将毫无等同性的商品和纸片(纸币)发生等价关系,后者将全部商品为一方,和全部贵金属货币为另一方发生等价关系,而这两者都是劳动的产物,只是在交换比率的决定上说不通。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7页。

[3]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70页。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87页。

[5]《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09页。

[6][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302页。

[7]同上书,第317页。

[8]同上书,第110页。

[9][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0][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第30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73页。

[12][德]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王辅民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437页,注img6

[13]同上书,第34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59页。

[15][德]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福民、王辅民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4页。

[16][英]约翰·梅纳斯·凯恩斯:《货币论》上卷,何瑞英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页。

[17]同上书,第6、7页。

[18][英]约翰·梅纳斯·凯恩斯:《货币论》上卷,何瑞英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7页。

[19]同上书,第12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