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汇率制度选择与外贸发展

中国的汇率制度选择与外贸发展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政府采取了负责任的态度,承诺了不贬值。发展中国家外贸外汇制度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动态进程及其改革的程度,及时而又稳定地推进外贸外汇制度改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总方针的贯彻实施,中国外贸体制的显著变化,特别是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及外贸经营主体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改变高度集中管理的外汇体制。

第二节 中国的汇率制度选择与外贸发展

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不仅仅在各种不同的汇率制度之间进行,还主要考虑该国的经济制度、经济目标,这取决于经济规模、经济开放度、进出口贸易的结构和地理分布、通货膨胀率及金融市场化程度等。科学的汇率制度就是以不同的形式确定不同的外汇市场波动区间,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外汇市场正常性波动区间的确定并不相同。但所有的汇率管理都是把汇率固定在目标汇率或目标汇率的区域内,若把汇率固定在目标汇率上,就成为钉住汇率制;若以外汇市场干预和其他方法为手段,把汇率限定在一个区域内,允许其在区域内浮动,则属于管理浮动的范畴。

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深度和广度不够,市场机制不成熟,市场信号经常被扭曲,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以及国家调整市场的能力不足,汇率制度只能选择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回首中国的汇率制度,经历了从官定汇率到市场生成汇率的重大飞跃,在1979年改革以前,人民币汇率实行官方定价的固定汇率安排。1980~1993年,随着建立在外汇留成体制上的外汇调剂业务的发展,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了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体制。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汇率并轨结束了外汇分配领域的双轨制,取消了优惠汇率和歧视性汇率安排,为企业公平竞争和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过去的官定汇率调整经常慢于换汇成本变化,如把中国的1989年与1978年相比,汇率平均每年调低8.1%;同期,出口成本每年上升5.8%,汇率下调幅度大于出口成本上升幅度。出口成本除1981年、1982年和1985年略低于汇率外,整个20世纪80年代其余年份都高于汇率。从汇率与农副产品、轻纺产品和工矿化工产品出口成本看,多数行业的出口成本高于汇率,这次并轨后,汇率由市场生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过去长期困扰外贸发展的人民币汇率高估问题。

从1994年至今,除1997年外,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都出现双顺差的局面,造成中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等亚洲国家货币纷纷贬值,他们希望人民币不要贬值,以避免更大的冲击。中国政府采取了负责任的态度,承诺了不贬值。从1995年到2001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在8.27~8.28元之间,汇率基本钉住了美元。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一、发展中国家外汇制度改革的国际经验

发展中国家外贸外汇制度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动态进程及其改革的程度,及时而又稳定地推进外贸外汇制度改革。因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单薄、工业化程度低,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加上许多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规模小,为保护国内经济不得不借助行政力量,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外汇收支实行管制,金融深化理论曾把它作为这些国家金融抑制的表现之一。以后,不少发展中国家对外贸外汇制度进行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项研究中指出一些东北亚的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和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的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都选择了一种有选择的干预政策,即不断地在基本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有选择的干预政策之间寻求平衡。(2)一般来说,外贸外汇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实现外贸、外汇自由化,改革的推进方式是循序渐进,一般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步改革外贸外汇制度,实现国际收支中经常性项目的外汇自由兑换;第二个阶段是深入改革外贸外汇制度,实现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的流动、转移自由化。若干实证贸易方程一致表明,实际汇率是决定进出口的关键因素之一。(3)从而扩大出口,带动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提高本国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参与程度。智利是一个金融深化相对成功的案例,它在1985年前,曾试图在很短的时间内消除金融抑制,建立市场化的金融体系,但这一自由化进程很快被1982年的金融危机所打断,被迫进行为期3年的调整。从1984年至今,智利采取渐进和谨慎的金融深化措施,渐进地开放资本账户。为增强贸易部门的竞争力,使之适应开放资本账户的挑战,自1985年起,智利逐步下调关税、扭转危机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推行贸易自由化。在汇率安排方面,比索汇率朝着市场化和更富有弹性的方向发展,对美元汇率的每日波动最大幅度从1%放宽至4%,并于1985年连续两次大幅度贬值,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每日最大波动幅度1988年扩大到6%,1989年扩大至10%。1985~1990年汇率改革的成功进行,使比索的实际有效汇率呈贬值趋势。1992年智利又增大汇率弹性,比索每日汇率波动的法定最大幅度增加到20%。总之,智利20世纪80年代后期汇率安排和贸易部门的市场化改革,有效地增强了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先后实现资本流入、流出的开放;并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中为数不多的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国家之一。

二、中国外汇制度的变迁与外贸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总方针的贯彻实施,中国外贸体制的显著变化,特别是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及外贸经营主体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改变高度集中管理的外汇体制。

第一,对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调动了外贸行业的积极性。1979年3月,成立了国家管理外汇的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1983年,明确了中央银行管理国家外汇的职责。以后,又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外汇管理条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和外汇调剂办法,人民币汇率渐次分步下调,放宽对个人用汇管理等。这些措施为外汇市场的形成和汇率的部分市场化提供了基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进出口的积极性。

第二,外汇调剂市场的形成,配合了外贸体制改革,大大推进了外贸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外汇管理体制阻碍了外汇资源的灵活调剂和企业出口创汇积极性的发挥,导致人民币汇率在一定程度上的扭曲,为配合外贸体制改革调动出口企业创汇积极性,国务院制定了外汇留成制度,并于1979年实施。可将留成外汇直接投入外汇市场,参与外汇调剂。1986~1987年外汇调剂市场逐步完善。这两年外贸体制的重大改革,外汇留成比重的不断扩大,外汇买卖对市场调剂提出更高要求,国家对外汇调剂进行了许多规定,扩大了外汇调剂对象和调剂量。1988~1993年外汇调剂市场迅速发展。这是由于外贸体制进入承包改革时期,外汇留成比例迅速扩大,调剂市场初具规模。1988年,随着外贸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各地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基数,超过基数的外汇收入实行分成,自负盈亏。为提高外贸效益,又进一步扩大了外汇留成比例。1988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外汇调剂的规定》,并先后成立多家外汇调剂市场,公开竞价交易。到1993年已形成一个比较开放,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市场体系,促进了对外贸易,加速了外汇资金流通,提高了外汇资源的使用效益,为人民币汇率成功并轨奠定基础。

第三,市场化规范化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外汇调剂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进出口贸易和整个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外汇市场。1993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主要内容就是在原有外汇调剂市场的基础上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并取消了外汇留成,停止发行外汇券,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实现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标志着中国外汇市场进入了一个以单一汇率和市场为基础配置外汇资源的新时期,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种汇率安排的内在特征表现为:国内企业实行结售汇制,外汇指定银行在结算周转外汇比例幅度管理制下参与市场运作,代客户进行有贸易背景的实盘交易,市场供求限于贸易及有限度的非贸易项目。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实施后,央行和银监会很快推出了系列金融产品。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8月10日,央行发布通知首次提出开办银行间延期外汇交易,并将在延期交易中率先引入询价交易方式。此外,央行还扩大了即期外汇市场交易主体,8月11日,银监会表示将在中国建立货币经纪制度。这种汇率安排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适应了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要求。

三、人民币汇率调整与外贸增长的效应分析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汇率调整对外贸进出口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竞争机制实现的,一国调低或调高汇率水平会带来该国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同比例地降低或上升。进出口则正相反,一国调低或调高汇率水平会使该国进出口商品价格同比例地上升或下降。所以,为鼓励出口抑制进口一般采取调低汇率;为刺激进口限制出口则调高汇率。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的汇率是由政府直接控制和制定,使人民币币值长期高估,严重脱离了国内外实际价值,汇率失去了对进出口的调节作用。由于存在官方牌价汇率、市场调剂价和黑市汇价,形成了多重汇率,扭曲了汇率,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不断下降,出口长期亏损。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把外贸体制的改革作为重点,赋予外贸企业具有自主权,自负盈亏,增强企业活力,导致外贸体制的改革与人民币币值长期高估的汇率制度产生了明显的矛盾,迫切需要汇率体制改革。1981年11月开始实行双重汇率制,1985年初,由于美元汇价上升,中国出口贸易因出口商品平均换汇成本随之提高而受到影响,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允许创汇企业和地方部门按比例留成外汇额度,出现了供汇与用汇单位之间调剂外汇余缺的机制,从而形成了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轨汇率制度。但汇率双轨制实质是一种补贴,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也不符合关贸总协定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国际规范。

1994年,中国实行以汇率并轨为主要内容的汇制改革并取得了成功,因为进出口额迅速增长,外贸实行代理制,外汇分配制度的日益市场化等对汇率的统一提出越来越强烈的要求,而且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展也使国民经济具有较高的承受力,中央银行也具备干预市场供求、保持单一汇率稳定的能力和机制,就人民币汇率并轨的效应而言,单一的汇价体制为各外贸进出口公司和生产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汇价体制。它们可以在此单一计价基础上进行市场调研、营销和成本核算,消除了双轨制条件下的“寻租”现象,等于为进出口外贸公司和相关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合理的汇价体制和汇价环境,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另外,新的汇价制度取消了外汇留成制度,使原外汇体制下按照官方牌价上缴的那部分外汇和无偿上缴的部分外汇都要按并轨后的市场汇价结汇,这等于为企业增加了与这部分外汇相应的价差等值的人民币资金,可供周转使用,从而为外贸企业创造了较宽松的资金环境,有利于调动外贸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产生有利于出口的效应。

当然增加了进口商品的外贸企业公司的进口成本,这有利于抑制增长过快、过猛的那些本不必要进口商品的进口,但也不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平稳市场等必保重点项目的进口。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这次改革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市场机制为基础: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进一步奠定了中国经济的市场机制基础。汇率是一国货币在国际上的价格,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价格由市场供求基础来决定,并由市场供求变化来调节,价格的波动不一定要和市场供求一样起伏,但是也不能与市场供求脱节过度。这一次的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首先是恢复了1994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体现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市场性。第二,体现国际化趋势:人民币汇率由钉住美元改变为参考一揽子货币,这次汇率机制改革进一步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国际性。环顾发展中国家以及东欧转轨国家,在其市场化的汇率机制形成过程中,几乎都经历了一个钉住美元或钉住其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如英镑或欧元的过程。人民币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钉住美元,在1994年建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后,仍然依据美元来制定汇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外商投资来源也更加广泛,中国与世界更多国家经贸往来密切。从钉住和依据美元到参考一揽子货币确定汇率,体现了中国经济国际化多元性的经济发展和政策趋势。而人民币汇率是参考一揽子货币而不是钉住一揽子货币,体现了中国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参考一揽子货币与钉住一揽子货币内涵差别甚大。钉住一揽子货币是指按照既定的货币种类、权重套算其汇率价值,一国货币当局基本没有汇率定价主动权;而参考一揽子货币机制则有较大的根据市场供求和经济金融形势需要主动调整汇率的定价基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截止2002年,世界上钉住一揽子货币的国家只有9个,并且都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很小的国家。中国作为世界第7大经济体,人口世界第一,实行钉住一揽子货币汇率机制显然不符合实际。目前人民币国际影响趋于增强,人民币在周边较多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计价甚至交易货币。人民币参考一揽子货币确定汇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国际市场经济地位的巩固,将有利于周边国家经济发展,金融稳定。第三,自主把握航向: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中国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保持其基本稳定,将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一样重要。当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初期,市场还难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何把握汇率定价既能反映市场供求,同时又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既避免更多的热钱预期人民币升值加剧流入,又避免外资快速抽走,将是对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下的汇率政策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考验。

就实证而言,伴随中国外贸增长的是实际汇率的大幅度贬值。中国自1981年来先后对汇率进行过5次较大幅度的下调,这对外贸进出口的调整效应非常明显(1990年除外),在1986年汇率下调后,1987年出口增幅比1986年出口增幅提高14.34%,进口增幅比1986年进口增幅下降0.84%;1994年汇率下调后,1994年出口增幅比1993年出口增幅提高了23.0%,进口增幅比1993年进口增幅降低17.79%。同时,大大改善了贸易收支状况。如1986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差额为逆差339.7亿美元,1987年逆差减少到37.7亿美元;1993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差额为逆差122.2亿美元,1994年转变为顺差54亿美元。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后,人民币大幅贬值,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从5.7955元/美元,贬值到8.6900元/美元,人民币贬值率达33.31%,中国贸易出口盈余大幅度增加。1994年外贸出口121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1.9%,顺差54亿美元;1995年,中国外贸出口148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2.9%,顺差167亿美元;1996年出口15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顺差123亿美元,1997年出口18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1%,顺差400亿美元。(4)

但也产生一些问题:①汇率调整不利于外贸结构优化。汇率调整对改善贸易收支状况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不利于优化外贸结构,甚至导致不合理的外贸结构进一步扩大。②汇率下调频繁无助于外经贸企业改革。国际经验表明,单纯的货币贬值无助于一国出口竞争力的提高,而且会由于过分依赖贬值所带来的价格效应而导致长期竞争力下降,中国外经贸企业正处于转换经营机制状态,新旧问题比较多,过分依赖人民币汇率下调而不是降低成本和费用,提高市场竞争力来提高效益,无助于外贸走集约式经营之路。③汇率调整的时滞效应。由于汇率调整存在着时滞效应,汇率下调对贸易收支的调节表现为“J”曲线:汇率下调后贸易收支逆差继续扩大,逆差扩大减缓并逐步回归到原有的逆差水平,贸易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一般认为,J曲线的长度大约为6个月到1年左右,削弱了汇率调整效应。

表6-1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img31

资料来源:转引自《J曲线效应、生产率差异与我国的汇率政策》,载《上海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第29页。

表6-2 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img32

续表

img33

注:①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数额。

②调整幅度与进出口增幅均为%,贸易差额为亿美元。

资料来源:《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年第47期,第27页。

表6-3 1978~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外贸依存度

img34

资料来源:同表6-2。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汇率对贸易收支的调节作用开始逐渐发挥。下面以2005年的主要指标予以说明。主要特点表现为(见表6-4):第一,2005年8月以后,出口增速呈整体下滑趋势,而进口增速明显加快。第二,2005年8月以后,月度外贸顺差扩张势头明显放缓。到12月顺差规模已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第三,2005年8月以后出口贷值增幅出现缓增长趋势。但出口增速下滑与进口增速上升的月份不同,前者在11月、12月明显,后者显然在8月就非常突出了。这反映出汇率水平变化对进出口影响的滞后效应在我国较短。

表6-4 2005年各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img35

资料来源:环亚经济数据库(CEI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