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纳税人监督税款使用的国际借鉴与建议

纳税人监督税款使用的国际借鉴与建议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民有依法缴纳税的义务,同时也有了解和监督政府税费支出的权利。因此,对纳税人有效监督税款使用进行研究有着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政府依法取得了税收,便负有了向纳税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义务。因此,中国完全可以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推进纳税人通过网络对税款使用进行监督。

纳税人监督税款使用的国际借鉴与建议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开发区分局

政府使用税款的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有依法缴纳税的义务,同时也有了解和监督政府税费支出的权利。按照效用观点,一旦纳税人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品质不满意,诸如政府无法有效地处理环境污染、交通设施落后、义务教育落后、公务人员营私舞弊等问题,会使纳税人感觉到“交易不公平”,容易产生偷、漏税款的情绪。因此,对纳税人有效监督税款使用进行研究有着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转变纳税人观念,增强纳税人的监督意识

在西方国家,对纳税人来说,税收并不是令人喜欢的字眼。但是,喜欢不喜欢是一回事,是不是依法纳税则是另一回事。常见的情形是:人们一边抱怨骂娘,一边自行报税,甚至不惜花钱雇用专业人员代行报税。之所以如此,同纳税人具有“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质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广大的企业和居民,则是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和受益者。正如人们到商店买东西需要付款一样,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也不是“免费的午餐”。只不过为消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付款,是以纳税的方式来完成的。这实际上是说,只要纳税人依法缴纳了税收,便拥有了向政府部门索取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权利。只要政府依法取得了税收,便负有了向纳税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义务。

因此,除了依靠社会的进步、纳税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政府机关也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以宣传,让纳税人明白,他们之所以要纳税,就是要换取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和受益权。政府部门用于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资金,就来源于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收。他们完全有权利对税款的用途进行了解和监督。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纳税人进行监督的途径

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启动了一个名为“清洁工”的网站,通过这个网站,纳税人可以了解和监督政府对税款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协助政府对各部门和独立机构进行监督。在“清洁工”的主页上,中心部分是“发现并改变浪费行为”栏目,列出了预算局近期发现的税款使用不经济或滥用现象。在主页的醒目位置设有一个链接,纳税人可以由此向政府发电子邮件,提出自己对于如何用好纳税人的钱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政府的浪费和腐败行为进行举报。此外,主页中还设有总统的新财年预算方案、立法信息及公民论坛等,纳税人可以充分了解税款的去向并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些年来,中国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到2003年年底,我国已经拥有网民7950万人,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总局、部分省级、市级税务机关也建立了税务网站,有了与纳税人、网民沟通互动的平台。因此,中国完全可以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推进纳税人通过网络对税款使用进行监督。税务机关可以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不断完善网站建设内容,开设电子信箱、论坛,并及时公布和更新财政支出和使用效用的信息,以不断满足纳税人、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积极拓展网络监督途径。对广大群众通过互联网举报的各类案件、反映的各种滥用税款的现象、提出的工作建议等,政府机关要予以重视,积极采纳有益的建议。

三、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

就中国目前来说,无论是政府部门本身,还是企业和个人,都还不习惯将政府摆到同纳税人平等的地位上去考虑。因此,要规范政府部门的行为,让各级政府部门懂得其根本的职能或其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向纳税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收则是其从事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活动的基本来源。与此同时,要着手必要的制度建设,逐步形成纳税人对政府部门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树立政府部门对纳税人负责、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和风尚。在墨西哥,公民每年都会收到一份政府报告上一年度税收和税款使用情况的“报账单”。因此,我们也应增加税款使用的透明度,要将政府公共支出预算全过程纳入监督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