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投资者教育摒弃伪科学

投资者教育摒弃伪科学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6月14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美国股票投资者损失惨重,纷纷抱怨股评家未能及时提醒投资者退出,因此证券业协会制定规则要求股评家不准发表带有个人意见倾向的报告。这在中国应不稀奇,因为“投资者尚不成熟”。令人奇怪的是,美国股市发展了200来年,投资者仍是如此的“不成熟”,如此的无知,证券业协会是如此的无奈。

十七、投资者教育摒弃伪科学

2001年6月14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美国股票投资者损失惨重,纷纷抱怨股评家未能及时提醒投资者退出,因此证券业协会制定规则要求股评家不准发表带有个人意见倾向的报告。这在中国应不稀奇,因为“投资者尚不成熟”。令人奇怪的是,美国股市发展了200来年,投资者仍是如此的“不成熟”,如此的无知,证券业协会是如此的无奈。

股评者在全球的声誉向来是不良的,就像人类在无知的时代盲目崇拜图腾或其他象征物一样。人们在无法抓住事物的发展规律时需要寻找某种依赖,以填补无助的感觉,尽管这种依赖有时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在没有找到真实的规律之前这是惟一可以协助他们决策的依据。

我们知道,股评者不同于操作者,股评者也是无知者,股评者是能言善辩者,股评者是解释者,而不是预言者。股评者也是人,而且也是普通人,因此也会经常犯错误,股评者也深受流传的似是而非的所谓理论、法则等的毒害。

股评怪圈现象:

①预测是对过去一段走势的解释和外推;

②只有成交量大才能上涨,但往往成交量的放出对应着股市局部的相对高点;

③涨了还要涨,跌了还要跌(股评如是说);

④多数股评只是主流观点的翻版;

⑤大部分时间股评人士说市场走势不明朗,有待突破某点位,但往往明朗之时即是行情走势反转之时。

◇他们定性而不是定量地看问题:某某股票前景看好,有投资价值,而全然不顾当时的股价是否已高高在上,市盈率是否已高企,大的市场环境太过于乐观,竞争正趋向激烈……往往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看不到另一方面,看到今天涨了,就预测明天还会涨;今天跌了,明天还会跌。

◇他们主观而不是客观地看问题:往往因自己的持仓状况而决定对市场的看法,一厢情愿地看问题。

◇他们静态地而不是动态地看问题:如果今天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就预计仍将保持;过去某种策略成功,将来这一策略也必将成功。

◇他们片面而不是整体地看问题: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看不到另一方面,因此,人类所犯的错误很少是逻辑错误,而是因为感知不足(信息不足或分配给各信息的重要性错误)造成的。

◇他们抽象地而不是具体地看问题:从理论上、概念上分析某一企业的前景,往往事与愿违。

◇他们近视地而不是长远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放大近期走势,见近期涨势良好就预言要涨到某某点位,见跌势凶猛就看低到某某点。

◇他们直线而不是立体地看问题:趋势会永远保持下去。

◇他们表象而不是本质地看问题:只看表面现象,如每股收益、市盈率等,而不深入地研究其运动的本质趋向。

在人类社会中,从来没有哪个领域像证券领域一样存在着如此之多的谬误,但众多投资者仍信以为真,大量的书籍所涉及的所谓诀窍未经任何科学验证,在这个领域最为缺乏的是科学精神,严谨作风。有人说,投资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其实非也,艺术是靠人的主观感觉来评判其优劣的,但投资者成功与否是要以客观的长期持续的报酬率这样严格的客观指标来评判。怎么能说它是艺术!依笔者看,投资只能是科学,而绝非艺术。

正如一九原理所揭示的,证券市场的本质是少数人获利,多数人亏损,如果多数人预测行情将如何如何走,行情肯定不会按多数人的预测走,这是被历史多次证明了的真理(主流观点往往是错的)。

但在其他经济市场(如新的消费,新的经济方向,经济走势……)也存在这种现象。多数情况下,有太多的人看好的行业、企业、产品往往已走到了尽头,转折已在眼前了。一般来讲,长远的趋势是缓慢的,急速的趋势是短暂的。

在投资领域找出几条能够经得起考验的规律来严格遵循,这就是科学精神、严谨精神,就像设计飞机一样,先有理论基础及构想,设计、试验、再设计、再试验、直至成功,以后依此方法生产每一架飞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

因此,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理念的基础,只有建立在科学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投资理念才有可能是相对正确的,只有以这种投资理念为基础建立的投资策略才有可能在市场上取得相对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