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极地区建立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南极地区建立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正式上课铃响,我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南极地区”。在讲解“南极科考”环节时,课堂气氛最活跃。因此,与其说在地理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不如说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要与德育相糅合。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在南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最终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南极地区_学“地”明理树人

上海市第一中学 徐 惠

地理是以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为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蕴藏着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地理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德育,这一话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下面本人以一个教学案例来具体说明如何运用地理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有效德育。

这是一堂公开课,听课教师较多,上课地点临时换到了阶梯教室。在等待上课铃响的时候,我发现原本活跃的学生过于安静,在巡视过程中,有些学生悄悄对我说:“好紧张呀!”我心里也在暗暗着急,心想这节课我是以“发现问题,积极探究,归纳评价”的教学顺序来组织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能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可现在学生这种紧张、拘谨的状态势必要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如何让学生兴奋活跃起来,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状态呢?

这时,我想起一个好主意:在预备铃响起时,我提前打开课件。当低缓优美的音乐响起时,学生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幅极地景观的照片,学生们开始悄悄议论。当大屏幕上一群排列整齐的企鹅摇摇摆摆地向我们走来时,学生们兴奋起来了,争着说:“我知道,这是《帝企鹅日记》!”“这是南极!”……沉闷的气氛一下子被打破了。随着正式上课铃响,我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南极地区”。

接着,我提出问题:“假如你到南极考察,你要做哪些准备?”通过课件展示,我设计了一系列情境问题,提出探究小课题。学生们以自主学习探究小组为单位,选择情境问题,结合情境资料,分别从地形、气候、生物、矿产和科考五个方面展开讨论。在交流探究成果时,我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汇报自己的成果。

在讲解“南极科考”环节时,课堂气氛最活跃。我一边指着课件中展示南极科学考察的录像和中国南极科考站、六国考察团横穿南极大陆、中国人率先进入南极冰穹A核心区域的图片,一边讲述中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实验站的过程:“中国于1983年以缔约国身份加入了《南极条约》。但是第一次参加《南极条约》会议对于中国代表来说,却是一段并不愉快的经历。因为当时我国在南极没有科考站,虽然加入了《南极条约》,但由于不是协商国,没有表决权。”

“那我们为什么不建立考察站呢?”有学生问道。

我接着介绍:“中国对南极的探索始于1984年。1985年2月中国第一支南极科考队的591人乘坐中国自行制造的远洋科考船‘向阳红10号’前往南极,在南极洲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长城站建成当年,中国成为了《南极条约》的协商国,在南极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在法律上得到了承认。但是有些国家对长城站的位置提出了质疑。1989年2月我国又建立了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2004年11月25日,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起航,队员们乘坐‘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远赴南极。这次南极科考有一项最为艰难、最为引人注目的任务——冰盖考察,为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做选址准备。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向南极冰盖最高地区‘冰穹A’的最高点发起的冲击,最终登上了‘不可接近之极’。”在讲授的同时,我在课件中向学生展示了中国在南极考察站的位置以及考察路线。这时,我听到有学生拍手的声音。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一个学生举手问道,“刚才书上的材料告诉我们,南极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被污染的大陆,那么现在南极建站的有十几个国家,难道没有污染吗?”

我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期间我补充了一则资料:“南极考察队员刘小汉博士这样描述在南极的生活:在那里,我们所有的垃圾全部都要带出南极,包括人体的排泄物,我们唯一留在南极的东西就是每天一磅的洗脸水,很少一点,连洗脸、带刷牙,洗完以后,我们在当地钻一个小洞,然后把水倒在洞里面,尽量减少污染……”没有多少话语,学生多少有了一些领悟。

很快,这节课在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中落下了帷幕。

基于此教学案例,本人进行了以下几点学科德育方面的思考:

第一,善用地理素材,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独特的德育功能

中学地理学科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和教育学生。其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主要有: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形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因此,与其说在地理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不如说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要与德育相糅合。

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所蕴藏的德育内涵,恰当地补充课外知识,不断充实地理教学素材,进行有利于德育的教学设计,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摸索中学地理课开展德育的方法。例如,在“南极地区”的教学中,本人就通过文字资料、视频、图片等素材,让学生了解南极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研价值、和平利用南极的前景,了解南极洲考察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我国在南极科学考察方面的成就,从而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在南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最终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用事实说话,实事求是,正确引导,糅合德育与学科教学

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艰苦工作。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枯燥乏味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讲究方法,把握时机,适时适量,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因此,除运用图片、电影、录像之外,有时运用数据、图表等手段进行定量分析,或引用事实材料分析,用事实说话,教育效果会更好。

同时,地理德育在与地理知识传授、地理能力培养相糅合的过程中,必须运用辩证的教育方法。如一方面要宣讲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能采取回避或报喜不报忧的态度,而应该把困难讲清、把问题说明,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雄心壮志,鞭策他们从小刻苦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使学生产生忧国、富国、强国的崇高情感和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与抱负。例如,在“南极地区”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因听到“中国在1983年以前在南极问题上没有发言权”而感到气愤和气馁时,本人适时讲述我国在南极科学考察方面的成就,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甚至有些学生拍手叫好。

地理知识的传授可以感染学生的心灵,使教学过程既顺理成章,又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学科教育时要紧扣教材,寓德育于地理知识之中,不能脱离教材,补充与教材无关的内容,勉强说教。

第三,倡导智慧教育,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众所周知,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丰富、最有效、最现实和最活跃的一种形式。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提倡智慧德育,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其一,教学的智慧。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善于捕捉新的地理信息,以不断充实地理教学素材;要时时关心国内外大事,把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中获取的新地理信息和数据,如人口数量变化、矿产资源的发现、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新业绩、工农业及交通建设的新成就、环境治理的新进展等介绍给学生。这样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效果得以提高。

例如,在谈到中国在南极考察历史中所作的贡献时,本人着重介绍了1989年中国科学家秦大河代表中国参加了由六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完成了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中国是世界上在南极建站的十几个国家之一; 2005年1月18日,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中国科考队员完成了对南极的第21次科学考察;中国是《南极条约》和《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的签约国。这些资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其二,应变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随时遇到突发事件,若应对得法,可以“化险为夷”。例如,在“南极地区”一课的教学前,如果对学生的紧张情绪缺乏关注与疏导,任其发展,可能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阶段会出现冷场情况,既而影响知识与技能的落实,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本人用舒缓优美的音乐来减压,用南极洲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观录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探究神秘独特的南极地区的向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时教育才能发挥它无穷的魅力。

其三,关爱的智慧。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引导、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才能达到德育所追求的“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因此,地理教师必须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结合实际整合地理素材,并提倡智慧德育,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使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的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