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土”分析师眼中的年

“本土”分析师眼中的年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谈到李大霄,一位中等规模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掩盖不住语气中的不屑,表示“对他印象并不深”,他们心目中的分析师第一阵营,是“更具背景和资历”的媒体经济学家或明星分析师。没有“海龟”背景等光环加身的李大霄,惟一的资本就是“对A股市场的判断力”。李大霄认为市场的“融冰之旅”从1664点业已启航。他认为这是市场大幅反弹后的正常回调。

李大霄:“本土”分析师眼中的2009年

看天下 王晨

导语:在市场最悲观的时候,他在2005年晚春报章的角落里写到,“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在人人都是巴菲特的2007年,他在11月公开表示“A股长期估值顶部已经形成”;在“价值投资”声名狼藉的2008年深冬,他号召“长期投资区域开始了”;在巴菲特身家缩水近一半面临“晚节不保”的质疑时,他宣称自己最崇拜的人是巴菲特……前几次,这个市场给足了李大霄面子,“说不定下一次就错了。”这个市场让人分不清哪句是真话,哪句是玩笑。

“顶底皆断,惟此一人,确见功力。”一位在投资界颇有影响力的证券媒体主笔私下赞道。

但这样的称赞在乍暖还寒的2009年早春,仍只是“少数派”报告。

2008年11月底,当李大霄在“千点论”重现的恐慌里,抛出“6124点卖出需要淡泊,1664点买入需要勇气”、“A股市场稳定的基础已经形成”等观点时,等待他的是并不陌生的怀疑、不屑甚至谩骂,到了2009年还有被轧空者不服的反讽。

但较之一年前的因唱空而丢掉工作、三年多前的唱多无人问津,李大霄已默默地夯出自己的话语权

“证券市场中没有人会永远正确,可能有的人正确的时间会稍微久一点儿”。如今,已换新东家、现任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的李大霄,带着一丝避“神”惟恐不及的小心翼翼,截断了别人追捧他的话头。

本土分析师

谈到李大霄,一位中等规模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掩盖不住语气中的不屑,表示“对他印象并不深”,他们心目中的分析师第一阵营,是“更具背景和资历”的媒体经济学家或明星分析师。

一位曾做过几年私募经理的人士跟记者更具体地谈了他的感受。与他的偶像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相比,李大霄观点形成的太过“感性”,而且他的“券商”身份也让人对他研究的独立性表示怀疑。但同时,他追捧同样券商身份的高善文。

“我们更喜欢谢国忠,他发表的文章都是在《财经》这种杂志上,高瞻远瞩。”

“那么对于行情的预测,谢国忠和李大霄谁准?”

“当然是李大霄。”

这是记者与上述基金经理的对话。

没有“海龟”背景等光环加身的李大霄,惟一的资本就是“对A股市场的判断力”。然而,即便这种判断的准确率远高于一些来头不小的主流分析师,但在由精英阶层的基金经理主导的“最佳分析师”评选的榜单上,依然没有他的名字。

李大霄有些落寞和难过,尤其在孤独而坚定唱空的2008年,他也没能赢得属于自己的一份荣誉,但转念中,他也有自己的满足。他因工作原因,从东莞转到深圳的时候,就得到很多热心人数不清的帮助,如住房、学校等等;在他的博客上,许多以前骂过他的股民转而开始支持他;而主流证券媒体也开始为他的言论留出版面。李大霄说很满足,想想前几年,文章总是遭遇闭门羹,最后不过沦为一堆无用的印着字的纸。

这些经历或多或少会影响他的心态和处事。交谈中的李大霄,低调,言语极有分寸,在记者听来甚至有些过于小心翼翼。偶尔对别人的用词有些敏感。例如,他不喜欢记者用“草根分析师”来称呼他。在他的理解中,“草根”一词包含了“知识贫乏”、“不专业”等不良含义。

相比之下,他认为“本土分析师”一词更为贴切。

作为中国第一批“股民”,深圳股东账号为“1”的李大霄认为自己最不缺的是“实战经验”,尤其对中国本土市场,他见证了它每一步的发展过程。

李大霄1980年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在国企工作五年。后来跳槽到外资公司,工作了七年。正是在外企工作期间,他接触到了证券行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作为中国股市的初涉水者,现在的投资者听都没有听过的STAQ、NET市场,南方证交中心都曾是李大霄的关注对象。

虽然身在外企,李大霄的心已飞到了股市上。那时,涉及到证券的七八份报纸,每一期,每篇文章,他都一一读过。甚至,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也会就某个问题咨询他。在同样较早接触证券业的外企同事眼里,李大霄就是“专家”级人物。

1997年,32岁的李大霄做了一个当时家人强烈反对的事情:他从外企转行到了证券公司,拿的薪水只有外企的十分之一。

“那时觉得只要给我一张桌子就够了”。刚去证券公司的李大霄要求不多,初进公司,他的职位是咨询员,负责打字的同事是他的上司。

直到他成为公司里第一个考到全国首批咨询资格证的分析师时,这种状况还未改变。

这期间,他在电视台做股评节目,做了10年,换了26个主持人。

也是在这十年里,“中国的股市从青涩的初级阶段发展到实战阶段;政府的政策影响力从不成熟到趋于成熟;符号意义变成实际价值,从不流通往全流通转变;市场参与者也从早期身份比较敏感的人扩展为广大市民阶级;地点也从深圳上海发展到全国”,谈起中国股市的变化,李大霄语调缓慢下来,每一个音节都咬得很重。

李大霄现在的影响力主要限于股民阶层。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他们追捧分析师的道理更为简单直接:说得准,让自己赚的时候多、赔的时候少。

这个朴素的诉求,也是李大霄价值观的一部分。

从1664点出现后的一个月内,他开始鼓励人们进场。

“做这个判断的所有的理由只是让读者在这个时候不要抛,不要把自己手中珍贵的筹码,换成李嘉诚、巴菲特们的入场券。”

坚持唱空之后的坚持唱多

6100点上的唱空者,在整整一年后的1600多点成了坚定的唱多者。李大霄认为市场的“融冰之旅”从1664点业已启航

李大霄唱多与唱空的逻辑是一样的:在6124点时唱空,是因为那时的一元钱的股票,要花十几元甚至几十元钱买,买的是“棉花”;而1664点时,一元钱的股票花几角钱去买,买的是“压缩饼干”。

之所以做出这个判断,最根本在于政策面上的“V型反转”。

“政策面对A股市场很重要。”在李大霄看来最为敏感的信号是,社保资金11月100亿元悄然入市,以及以中石油集团、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央企“护盘资金”增持。

“观察股市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汇金公司这种级别的资金买股票,你想国家都掏腰包买股票,可见已经很着急了。”

在他的技术性判断之外,还有一个价值观上的逻辑。李大霄认为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是一体的,“这个时候,国家也需要你入场,五毛钱能买一块钱的东西,此时不入,更待何时呢?”

即便上周股市出现剧烈震荡,尤其是2月18日上证综指暴跌109.58点,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惶恐声中,李大霄建议大家,“别慌”。他认为这是市场大幅反弹后的正常回调。

对于这轮上涨的性质,市场主流舆论认为:并非源于实体经济的好转,而是资金流动性推动所致。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甚至认为:现在唱多的人不排除别有用心借机出货的可能。

李大霄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从1664点做出判断开始,我的观点就没有改变过”。面对“冷经济,热股市”的质疑,李大霄咽下了自己的反问:“经济周期和股市周期并不一定保持一致,我想这个说法也许更为贴切。”

现在的股市仍是希望的田野

电话访谈的间隙,偶尔有问询声从电话那端传来,隐约听到李大霄的答案:“买封闭式基金。”

封闭基金、B股和QDII,是李大霄在各种场合都推荐的三个板块。

“对媒体、顾客、家人以及朋友,我的答案都一样。否则,太累了。”

“在A股票市场,说像煤炭、银行、证券,这种都是强周期的品种,这些就适合激进型投资者周期性拥有。如果是稳健型投资人,我推荐他们考虑封闭式基金和B股。”

在6000多点时,主流券商唱多银行股,他曾提出“银行股的风险不容忽视”。

现在,“这只老虎在这个阶段变成美女了。”李大霄开起了玩笑。

同样,“1664点的股市对股民而言,已转变为带有希望的资产,那时入场的勇士,在2000多点已经得到了嘉奖,现在入场的人,则已要付出一定的‘入场费’。”

尽管谨慎,他的判断却从不打擦边球。对于这点,李大霄有些骄傲:“这么多年,我写的每篇文章,都有观点。”

2007年底,他跳槽新东家英大证券时,唯一的要求是:要能说真话。这让人想起,在访谈中他对记者说过的一句话:“生命是有价值的,我不想在模糊中浪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