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薪族临退休如何养老理财

工薪族临退休如何养老理财

时间:2022-1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梁阿姨今年52岁,是一名教师,月收入2000元。梁阿姨夫妇都上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梁阿姨夫妇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在现有的条件下,要想保证退休以后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由此,梁阿姨夫妇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应当增加家庭投资比重,以提高收益率。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退休后每月收入能够达到退休前月收入的80%左右,即养老金替代率为八成,就基本可以保证老年生活水平不会有太多下降。

但根据测算,我国现行的目标养老金替代率仅为58.5%,35岁左右的工薪阶层,在未来20耀30年退休之后,这一指标可能下降到40%。而且,随着通货膨胀压力,要维持目前的生活品质需要更多的养老金。所以在若干年之后,光靠退休养老金也许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如何才能保证一个富足的晚年生活,是工薪族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对于普通工薪族来说,最可靠的养老金积累来源就是工资收入了。除了不间断地进行工资积累之外,最好能再进行一些适当的投资,比如投资货币市场基金或者债券,都是不错的选择。拿货币市场基金来举个例子,假如每年的收益率可以达到2%的话,每月定期定额投资1500元,在30年之后,这笔积累就可以超过73万元。所以,就算身为工薪一族也不要为以后的养老金而犯愁,只要从现在开始,每个月留足必需的生活费之外,将剩余资金进行投资,等到退休时照样可以拿到一笔数目可观的资金。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工薪族都能为自己攒下一笔足够的养老金,他们或者是为了房子、为了子女的教育费用而奔波一生,或者还要侍奉年迈的双亲……总之,到了退休的年纪,自己的日子反而过得更加紧巴。梁阿姨夫妇就是如此。

梁阿姨今年52岁,是一名教师,月收入2000元。丈夫是一家企业的普通员工,比她大3岁,月收入2200元。唯一的儿子已经成家立业,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梁阿姨夫妇都上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目前的全部资产就是3万元存款外加一套70平米左右的房子。

梁阿姨夫妇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在现有的条件下,要想保证退休以后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为此,梁阿姨夫妇开始琢磨如何才能在退休前存得更多的可用资金。

可以看出,虽然两人都有退休养老金,但这笔钱对于上班时收入的替代率是比较低的,如果两人退休后还能生活25年,而且要保持生活水平不下降的话,除了养老金收入之外,梁阿姨夫妇至少还有10万元左右的养老金缺口。同时,两人都没有购买商业保险,仅仅依靠社会医疗保险,显然保障程度远远不够。由此,梁阿姨夫妇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应当增加家庭投资比重,以提高收益率。

具体可这样操作:将存款中的1万元作为保本基金,以备不时之需;再留出5000元的生活费,用剩下的15000元来进行投资。同时,在退休前家庭每年的净收入约为2万元,也可以用来进行投资。

除了要增强养老规划的意识之外,还要清楚养老规划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从自身需求出发,合理采纳专业建议

养老规划首先要结合自身需求,做到心中有数;其次,由于养老规划周期较长、可选择的品种较多,最好能够多征求专业建议。随着理财市场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在提供理财建议和理财服务时,已经由原先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过渡。合理采纳专业建议,可以使养老规划更科学

2 兼顾长期收益和流动性需要

养老规划是一项长期的理财规划,因此在理财工具的选择上要重视长期收益。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承受能力的减弱,可以逐步增加对债券或债券型基金等品种的投资比例;同时需要兼顾资金的流动性,保证手头至少预留3耀6个月的应急资金支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加预留应急资金也非常有必要。

3 不可或缺的商业保险

在保险保障方面,商业保险是其他养老理财品种所无法替代的,同时也可作为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由于商业养老保险的操作相对规范安全,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此外,建议增加重大疾病险、医疗险和意外险等保险品种组合,以提高应对大病或意外事故的风险承受能力,为晚年生活加强保障。

专家支招

问: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已接近退休年龄,想买一份养老保险。那么,该如何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养老保险产品

答:就目前市场上的养老保险产品来看,主要有传统型、两全型、投连型和万能型等几种。其中,传统型养老保险的预定利率固定,且以年金产品居多;两全型保险具有保障和储蓄功能,同时还有分红功能,可以很好地抵御通货膨胀;投连型保险,不设保底收益,但保险公司要收取账户管理费等相关费用,盈亏由投保人自己负责;万能型保险一般有保底收益,保险公司要收取保单管理费、初始费等费用,适合长期投资,一般要在5年以上才能看到投资收益。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型和两全型保险回报额度明确,且投入较少,比较适合工薪阶层的养老需求;而投连型和万能型保险由于投入较高、风险较大,比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收入人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