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献的内涵与等级

文献的内涵与等级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从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而言,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文献检索同等重要。零次文献是指未以公开形式进入社会流通使用的实验记录、会议记录、内部档案、论文草稿和设计草稿等。属于这类文献的有综述、评论、评述、进展、动态等,这些对现有成果加以评论、综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文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具体地说,文献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 在查新中,文献往往成为科技文献的简称,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文字、图形、公式、代码、声频、视频、电子等)记录下科学技术信息或知识的载体。 但从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而言,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文献检索同等重要。 尤其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更应该注重和重视文献的检索、查新等,以此推进人文社科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 由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献具有3个基本属性,即文献的知识性、记录性和物质性。 它具有存储知识、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功能。

依据文献传递知识、信息的质和量的不同以及加工层次的不同,人们将文献分为4个等级,分别称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是指未以公开形式进入社会流通使用的实验记录、会议记录、内部档案、论文草稿和设计草稿等。 具有信息内容新颖、不公开交流、难以获得、不成熟及不定型等特点。 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报信息源,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之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非文献型的情报信息;二是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的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和一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信息、资料。

一次文献是指作者以本人生产与科研工作成果为依据,创作、撰写而形成的文献。 一次文献的特点在于内容新颖、翔实、具体,一般说它是文献信息检索的终极目标。 这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或叫一级文献),其所记载的知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 一次文献在整个文献中是数量最大、种类最多、所包括的新鲜内容最多、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文献,如期刊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会议录、学位论文等,这些文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性等明显特征。

二次文献是指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浓缩、提炼、浓缩,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而形成的工具性文献,以便于检索利用。 它主要包括各种目录、索引、书目、题录和文摘(数据库),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如《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二次文献具有明显的汇集性、系统性和可检索性等特征,它汇集的不是一次文献本身,而是某个特定范围的一次文献线索。 它的重要性在于使查找一次文献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

三次文献是根据特定的要求对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系统整理、高度浓缩后形成的文献。 三次文献也称三级文献,它通常是围绕某个专题,利用二次文献检索搜集大量相关文献,对其内容进行深度加工而成。 属于这类文献的有综述、评论、评述、进展、动态等,这些对现有成果加以评论、综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文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