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的技术与内涵

的技术与内涵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于Web 2.0应用案例考察可以发现,在这股Web 2.0应用起决定作用的是技术、内容和用户三方面的相互作用,用户创造或附加内容,技术提供内容组织和与用户交互的手段,内容或基于内容的互动满足用户需求。总的来说,当前网络交互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是基于网络环境的交互式信息服务的顺利开展与实施的技术基础。

6.4.1 Web 2.0的技术与内涵

当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在2004年9月提出Web 2.0一词以后,有关Web 2.0议题的讨论在各行各业中展开。Web 2.0是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De1.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割、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维基”、“博客”、“用户参与”、“高性能搜索”显示了Web 2.0的特征,而相对于“简单浏览”的Web1.0,“用户互动”可以说是Web 2.0的典型功能。其实形成Web 2.0的许多技术和概念在Web1.0时代就已经存在,由于网络更加普及(上网人数增加)、网络建设更加扩大及便利(带宽增加),使得这些技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网络效应,形成全球化商机。因为Web 2.0的概念是进化的、累积的、逐渐形成的,所以导致有关它的讨论可能产生一些误解,有些甚至打着Web 2.0的旗帜,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蒂姆·奥莱利为了厘清大家的观念,写了一篇专文,文中特别绘制了一幅示意图[10](见图6-10),成为日后探讨Web 2.0的重要依据。这张图把Web 2.0的概念、核心以及各种应用,系统地予以展示。

img65

图6-10 Web 2.0的模拟图

根据这张示意图,Web 2.0的核心有:以网络为平台、用户控制数据、六项核心竞争力(提供服务而非软件包、使用参与式的架构、具有成本效益的规模、可供再混合及转化的数据、不受限于单一设备的软件、利用集体智慧)。至于它的游戏规则有:信任你的使用者、组合微小组件成为网站及降低加入的门槛、丰富使用者的体验、微粒化的内容地址、让使用者参与其中、使用者的行为并非事先决定、越多人使用带来越好的结果、使用者有再组合的权利、欢迎取用、永远的测试版、具有内键标记的数据、形成长尾效应、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技术。与此同时,蒂姆·奥莱利列举了以下几种Web 2.0的应用:绝对信任使用者的维基百科(Wikipedia)、参与而非出版的博客(Blogs)、完全分布式的比特洪流(Bit Torrent)、提供自助服务而产生长尾效应的Google广告(Google AdSense)、让使用者成为内容贡献者的PageRank/eBay reputation/Amazon reviews、丰富使用者体验的Gmail、Google Maps及AJAX、让使用者自订主题标签的Flicker及del.icio.us。

通过对于Web 2.0应用案例考察可以发现,在这股Web 2.0应用起决定作用的是技术、内容和用户三方面的相互作用,用户创造或附加内容,技术提供内容组织和与用户交互的手段,内容或基于内容的互动满足用户需求。[11]

2005年10月奥莱利在O'Reilly博客(O'Reilly Radar)上给出Web 2.0的简洁定义:Web 2.0是以网络作为平台,跨越所有连接的设备,那些能创造出这个平台最显著效益Web 2.0应用有:将软件当做一种持续更新的服务,越多人使用就得到更好的结果;利用及重新组合包含个人使用者在内的各种信息来源的数据时,也允许其他人再组合利用本身所提供的数据及服务;透过参与式的架构创造网络效应,远远地超越Web1.0的网页,提供丰富的使用者体验。[12]对于Web 2.0的本质如果缺乏明确的认识,将导致错误的决策。针对Web 2.0趋势的发展,图书信息界人士也提出相对应的Library2.0论述。和Web 2.0相关的不仅仅只有技术,任何一个网站也不是只靠着这些技术中的一项而已。在观察许多提供Web 2.0服务的网站之后,Dharmech Shah等人发现,其实是一系列重要的技术概念形成Web 2.0:永远的测式版(立即响应使用者的意见)、使用者网络效应(靠大量的使用者才能产生价值)、将使用者视为开发人员(开放API的应用)、丰富使用者的体验(提供好用、简洁的使用者界面)、内容的微粒化地址(让使用者应用定制化的RSS feeds)。[13]

在Web 2.0中,每个用户作为平等的主体而存在,他们的行为是一种准双向的行为。可以说,Web 2.0就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把“人”的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前简单的网站对个人的单向传播,逐渐演变为一对一、一对多、可协同的交互式传播。总的来说,当前网络交互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是基于网络环境的交互式信息服务的顺利开展与实施的技术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