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发展动力源自创新

经济发展动力源自创新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2015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这一新思想理念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动力的精辟概括和重大判断。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十八大以来,中央一以贯之地重视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2015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他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这一新思想理念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动力的精辟概括和重大判断。

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出现的科技革命,引发了一系列产业变革,推动着大国兴衰、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和国际竞争格局调整。18世纪以蒸汽机和动力机械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带来了世界上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英国崛起为世界头号强国;19世纪中期以电机和内燃机为代表的电气化技术创新,带来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得德国跃升为世界工业强国,美国到19世纪末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20世纪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次产业变革,使美、德、法、英等国进入工业化成熟期,日本抓住了此次机会,实现了经济腾飞。由此可见,科技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经济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进而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我党历来重视创新。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号召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1963年又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好,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名言,大家都耳熟能详。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到了“创新问题”,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多次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十八大以来,中央一以贯之地重视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这些要素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这些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但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现代化涉及十几亿人,走全靠要素驱动的老路难以为继。因此,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这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对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