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企业生产运营系统

构建企业生产运营系统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强调的是,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生产运作系统除上述内容外,一般认为还应包括企业中的研究开发、生产运作的供应与保证、生产运作计划与控制等于系统。生产运作计划与控制系统,又称为生产运作管理系统,是对整个生产运作系统各方面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其作用类似于企业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生产运作系统的软件要素的改变和调整较为容易。

学习任务1 构建企业生产运营系统

案例导入

宝钢集团的生产运营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为主体,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梅山(集团)公司,于1998年11月17日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2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生产运作是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预期目标进行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生产运作管理实质:有增值转化过程的有效管理、资源的高效集成(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和满足产品/服务的特定需求。

宝钢成本管理的实践新经济时代。学习、吸收并创造性地运用世界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是企业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制胜的重要保证。宝钢在长期的企业运营中非常注重组织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正在成为整个公司的自觉行为,学习能力成为宝钢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在长期的学习及创造性的运用中,宝钢的成本管理及财务管理已达到国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从宝钢维修成本分析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来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概念,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精细化设计、精细化制造、精细化物流、精细化销售的规范化的生产模式,“零缺陷”已经成为精细化管理的代名词,已被国内知名企业广泛应用。

成本管理、精细引路。实施维修成本管理对象的使用分析就是要求我们进一步细化成本管理工作;维修成本的精细化分析是为了不断查找设备状态管理的薄弱点。对成本管理对象的使用进行分析,可以更直接、更具体地发现当前设备管理的薄弱点,使我们对日常管理工作实施的改善措施更具针对性。其最终目的是控制设备状态,降低维修成本,使设备管理不断接近目标。

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因此,降低成本就成为成本管理的重要任务。成本费用水平降低的多少,可以作为评价成本管理工作好坏的标准,也是进行成本管理工作考核的依据。

现代设备管理是以研究设备为对象,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设备效能最高为目标。它是一门把技术、经济和管理等综合起来对设备进行全面研究的新兴学科。其中设备维修方式可以衡量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宝钢的设备维修方式从预防维修逐步走向状态维修,这是因为设备状态维修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在实现设备状态维修之后,可以通过适时的维修来避免重要设备故障,同时又避免了不必要的维修作业,依此在有限维修经费中寻求优化分配使用。特别是在做到能对设备的寿命进行正确估计后,就可以更有效地储存和安排设备备件,这可节省大量的备品经费。

②通过设备的状态分析,对于预防类似事故、改进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监督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资料来源http://wenku.baidu.com/view/7395fbacdd3383c4bb4cd2ff.html.

相关知识

7.1.1 生产运作系统的含义

从系统观点来考察生产运作,可以将企业中从事生产运作活动的子系统称之为生产运作系统。应强调的是,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运作系统,有时也称为制造系统,是指直接进行产品的生产加工或实现劳务的过程,其工作直接决定着产品或劳务产出的类型、数量、质量和生产运作费用。

广义的生产运作系统除上述内容外,一般认为还应包括企业中的研究开发、生产运作的供应与保证、生产运作计划与控制等于系统。

研究开发系统是进行生产运作前的各项技术性准备工作以及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预先决定了产品或劳务产出的效果。

生产运作的供应与保证系统的作用在于提供足以保证生产运作不间断进行所需的物料、能源、机器等各种要素,并使它们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将直接影响着基本生产运作的正常运行。

生产运作计划与控制系统,又称为生产运作管理系统,是对整个生产运作系统各方面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其作用类似于企业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本课程所指生产运作系统是广义的生产运作系统。

7.1.2 生产运作系统的职能

从本质上讲,生产运作系统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其职能就是将一系列投入转换为社会和用户所需要的产出。

生产运作系统体现为物质与能量的转换过程,即对投入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进行加工转换以提供社会和用户所需要的产品或劳务的过程。生产运作系统由投入、生产运作(转换)过程、产出和反馈4个基本环节构成。

投入要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加工对象,如原材料、零部件等,它们最终构成产品实体的一部分。另一类是虽不构成产品实体,但对生产运作系统运行起决定作用的人力资源、设备、土地、能源、信息资源等。生产运作过程是直接进行加工、生产或服务,实现物质与能量的转换的过程,处于生产运作系统的核心地位。生产运作系统的产出主要是社会和用户需要的产品或劳务,但同时还存在一些“副产品”,有些副产品是有用的,如知识,而有些副产品则是有害的,如噪音、边角废料等,企业应努力减少有害副产品的产出。一般常从用户在品种款式、质量、数量、价格、服务和交货期等方面要求的满足程度出发,衡量生产运作系统产出的好坏。生产运作系统的反馈环节执行的是控制职能,即收集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的输出信息,并与输入的计划、标准等信息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分析差异及其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消除差异。

7.1.3 生产运作系统的构成要素

生产运作系统包含两类要素: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

1)生产运作系统的硬件要素

生产运作系统的硬件要素——构成生产运作系统主体框架的那些要素。主要包括:①生产技术;②生产设施;③生产能力;④生产系统的集成。

硬件要素是形成生产运作系统框架的物质基础,建立这些要素需要的投资多,一旦建立起来并形成一定的组合关系之后,要改变它或进行调整是相当困难的。

2)生产运作系统的软件要素

生产运作系统的软件要素——在生产运作系统中支持和控制系统运行的要素。主要包括:①人员组织;②生产计划;③生产库存;④质量管理。

生产运作系统的软件要素的改变和调整较为容易。因此,采用何种软件要素,决策风险不像硬件要素那样大。但在实施过程中,软件要素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这类要素的掌握和控制比较复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