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要提纲有异同_比较思维_追求卓越_语文创

提要提纲有异同_比较思维_追求卓越_语文创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要提纲有异同_比较思维_追求卓越_语文创提要提纲有异同——比较思维求异思维是由甲求非甲,常用对比的手法;求同思维是由甲求同甲,常用类比的手法。若有甲乙两事物,而欲求二者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的方法就是比较思维。运用比较思维研究词汇、语法、修辞及文学方面的专著近年来很多。不同的是,对于劝谏者来说,秦伯是敌对国国王,其他是本国国主。触龙抓住老年妇女溺爱幼子的心理特点

提要提纲有异同_比较思维_追求卓越_语文创

提要提纲有异同——比较思维

求异思维是由甲求非甲,常用对比的手法;求同思维是由甲求同甲,常用类比的手法。若有甲乙两事物,而欲求二者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的方法就是比较思维。

有个学校的课外科技小组,在初夏发现有些水面是蚊子的孳生地,蚊子的幼虫孑孓大量繁殖;而有些水面孑孓却很少,甚至没有。他们选择了两个条件相似而一有孑孓,一无孑孓的池塘进行观察。两个池塘的地理环境、水质、土质以及池边的树木、池内的水草都差不多,但无孑孓的塘里有柳条鱼,有孑孓的塘里则无柳条鱼。原因通过比较找到了:柳条鱼能消灭孑孓。他们的成功就是比较思维的结果。

比较是人们在求知和发明中认识、鉴别事物,获得新知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提示事物相互间的关系和异同。运用比较思维研究词汇、语法、修辞及文学方面的专著近年来很多。诸如《同义词辨识手册》、《比较修辞》、《试论东西方戏剧的表达方式》等均是。我们在遣词造句,联句成章时,对字词句所进行的反复推敲,也多为比较选择过程。甚至在确定文章题目时也可学习海明威的方法,文章写好后,把所有能想到的题目都列出来,再行遴选。

阅读时,把某些具有相同点的文章,或一篇成文与初稿放在一起比较,看哪个说得深,哪个说得细,哪个文笔精,哪个形象鲜明,哪个结构严谨。这样,不仅能加深印象,还能开拓思路,有所发现。(www.guayunfan.com)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先秦历史散文,分别选自《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四篇课文都记述了一位能言善辩的人用言辞劝谏、打动一国掌权者的事。它们在内容方面有同有异:《烛之武退秦师》写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军队包围,危在旦夕时,烛之武受命说服秦伯退兵,解除了国难。《勾践灭吴》写越王兵败退守会稽,国势危急,大夫文种向越王勾践提出了强国退敌必先招致人才,寻求谋臣的主张。《邹忌讽齐王纳谏》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切身的体验讽谏齐王要纳谏除弊才能兴国的事情。《触龙说赵太后》叙述了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而齐国一定要让长安君做人质,赵太后坚决不同意,触龙用巧言终于打动太后同意让长安君做人质,换来救兵。

这四篇课文所要劝谏的对象都是一国掌权者,秦伯、勾践、齐威王都是国王,赵太后虽不是国王,但国王年少,不能处理政务,由她执掌朝政。不同的是,对于劝谏者来说,秦伯是敌对国国王,其他是本国国主。不论怎样,要用言辞打动他们都非易事。

从劝谏的背景看,三急一缓:《烛之武退秦师》写一个弱小郑国,同时受到秦晋两个强国的进攻,大兵压境,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敌强我弱,靠军事力量无法抵抗,郑国危在旦夕。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郑文公选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在夜里出城,前去说服秦伯与晋国解散盟约,撤去围兵。此行的成败关系到郑国的安危存亡,任务十分艰巨。《勾践灭吴》说的是,公元前494年,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退守到会稽山上,全国只剩下五千人,处境十分窘迫,形势非常危急。越王无计可施,向三军问策。文种应而献策,他的发言将关乎越国的胜败存亡,意义十分重大。《触龙说赵太后》一开头就说,赵惠文王才去世,赵太后刚执政,孤儿寡母,国势单薄。秦国乘人之危,派兵急速攻打赵国,赵国只好向齐国求救。可是,齐国提出了让赵太后不能接受的要求,非得叫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他们才肯出兵。赵太后说什么也不同意。触龙此行劝谏,难度非常大,能不能说服赵太后,也关系到赵国的命运。只有《邹忌讽齐王纳谏》情势和缓,邹忌是在齐国当时已相当强盛,只是缺少仁政,言路不畅的情况下,主动向齐王进谏,得到齐王的赞同和接受。不过,在封建社会,“伴君如伴虎”,作为大臣,在国君面前说话处处要小心,稍有不慎或国君稍不如意,劝谏者就会有掉脑袋的危险,因而,邹忌说话时的心情也并不轻松。

从劝谏的目的看,都是为了国家能转危为安,或是让国家更加强大。具体情况又有区别:烛之武的劝说是要分化瓦解秦晋联盟,说服秦伯撤退军队来解除郑国危机。文种是在勾践陷入困境,无计可施向众人问计的情况下,向越王献计献策的。他告诉越王,要振兴国家必先寻求人才。邹忌进谏是为了让齐威王能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意见,兴利除弊,从而使齐国更加强大起来。触龙是在国难当头时,要说服赵太后让自己的小儿子去齐国做人质,换来救兵拯救赵国于大兵压境的危急之中。

从劝谏的效果看,基本相同,烛之武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军队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文种劝说越王要重视人才,越王非常赞同,首先把文种作为人才来使用,接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广招人才,休养生息,经过十年的养精蓄锐,完成了复仇灭吴,振兴越国的宏伟计划。邹忌的劝说,齐王欣然接受,立即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并给进谏者以不同的奖励。最后齐国政治清明,国势强盛,威震诸侯。触龙的一番巧妙的言辞最终打动了赵太后,让她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触龙的劝说,以国家利益和孩子前途为重,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换来救兵,解除国难。

从劝谏的方法来看,差别较大:烛之武本来是要请求秦国撤兵的,可是在秦伯面前,似乎处处为秦着想,他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的道理。他的说辞晓之以害,动之以利,委婉曲折,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文种在向越王献策前,先以商人提早准备物资,未雨绸缪来做类比,再以下雨时一定要用到蓑笠为喻,依次说明要想国家强盛,必先及早培养、选拔录用人才,及早储备人才的重要性。邹忌通过自己在与徐公比美问题上,家庭亲友间妻、妾、客蒙骗自己的事情和切身感受,用类比推理的方式指出“王之蔽甚矣”。这种委婉含蓄的现身说法方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因而齐威王能欣然接受。触龙在其他大臣劝说失败的情况下,用迂回包抄方法,先与她谈健康问题,表示对太后的关怀,消除了她的怒气。继而谈爱子问题,用激将法,说她爱燕后超过了爱长安君,逼着她吐露溺爱长安君的心事,然后启发赵太后,父母应为子女做长远打算,而不能只考虑他们眼前的安乐,不能让他们养尊处优、无功受禄。触龙抓住老年妇女溺爱幼子的心理特点,设身处地地替她打算,将长安君的利益和赵国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终于打动了赵太后,巧妙地达到了劝说的目的。

从四个劝谏者的形象来说,都具有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特点。不同的是烛之武平时不被重用,而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时,能不咎既往,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去做说客,是冒着很大的危险的。因而他的言行能体现出他的忠诚和勇敢。文种也在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为国献策,于责备君王之中隐见其忠贞和自负。邹忌在妻、妾、客的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而是进行调查、比较,最后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弗如远甚”,着说明他有实事求是态度,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了他的诚实和自知之明。触龙的主要特点就体现在他的巧舌如簧,纵横捭阖的纵横家的风度和以柔克刚,以情动人的冷静上。

总之,四个说客言辞不同,方法各别,却都能在不同的时刻抓住对方的心理,采用一些使对方容易接受的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值得我们细细地玩味和恰当地借鉴。

“幻想与迷信”、新老“读书无用论”、“对外开放”与“全盘西化”等都是貌合神离,容易被人混为一谈的概念,请用比较思维去加以考虑,应该怎样分辨?各写一篇写作提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