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猜想的“度”_广阔深处_新课程

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猜想的“度”_广阔深处_新课程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猜想的“度”_广阔深处_新课程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方式,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起始于学生的猜想与假设。

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猜想的“度”_广阔深处_新课程

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方式,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起始于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猜想与假设是指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做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性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合情推理、综合程度较高的、带有一定直觉的高级认识过程。而对于科学探究性学习来说,猜想和假设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思维方法,它类似于科学假说,但又不同于科学家提出的科学假说,它是中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后形成的一种假设性结论,其研究对象是人类已经掌握和熟悉的知识,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知识。

当前新课程正处于起步阶段,教学究竟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许多老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揣摩。究竟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猜想呢?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两点:

第一,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敢想、善于想、而且还要会想。

在猜想过程中,有的学生受教材的影响,顺着过去的思维习惯,提出的仅仅是教材上的猜想;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而提出其他一些没有根据的猜想,按有些教师的说法就是“胡思乱想”,如在“探究影响声音的因素”时,有同学就提出“声音可能与打雷有关”的猜想。

作为老师,对于前者,要鼓励他们尽可能提出其他猜想;对于后者,不管学生提出的猜想多么幼稚、多么荒诞,也应该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励。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地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一定要问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因为建立猜想与假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的过程,为自己的假设说明理由,为自己的猜想提出依据,那么猜想的依据有哪些呢?(www.guayunfan.com)

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事物的猜想和假设会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生活经验是学生思考的最基本出发点,没有生活经验,学生的思维就无从着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同学们都照过相,看见的相片要比本人小,所以有不少同学提出“凸透镜可能成的是缩小的像”的猜想;又如,根据晾衣服的情况:夏天比冬天衣服干得快,晴天比雨天衣服干得快,有学生就提出“影响蒸发的因素可能与天气有关”的想法。

有时候,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往往不够,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鼓励他们大胆去设想。如在“探究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与总电压有什么关系”时,根据学生以前学习过的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各处相等”,而“电压又是产生电流的原因”,所以不少同学提出“在串联电路中各灯泡两端的电压可能相等”的猜想。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课堂引入时,教师再精彩的语言,都难以挡住实验对学生的诱惑,因此让学生动手实验,是物理学教学的一个最重要法宝,当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时,会主动地思考,提出问题,并提出自己对实验现象的猜想。比如:在学习“影响蒸发的因素时,学生们想到在没有阳光的时候,人们总是把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从而猜想:“空气的流动情况可能会影响蒸发的快慢”;又如,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时,许多学生在上节课连接串联电路时,由于两个灯泡的亮度不等,有学生提出“在串联电路中流过不同电器的电流可能不同”的猜想。

课堂学习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课外丰富多彩的生活会给学生更多的收获,当在课堂中,随着教师和同学们问题的提出,不少同学可能在课外就接触过类似知识,可能是道听途说,也可能是阅读所得,他们可能据此提出与教师心中不同的猜想答案。例如: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时,因为许多学生已经在课外阅读和学习了旧版物理教材的第二册,就提出了“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大小有关”的猜想,而电阻是学生课内还没有学习的内容。

第二,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猜想与假设进行修正、舍弃和选择。

当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想与假设时,必定有与教师或者教材不同的猜想与假设,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修正,并做出比较合理的修正、舍弃和选择。因为学生的猜想与假设是建立在自己有限的知识水平和不很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不少是稚嫩的、不成熟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循序善诱,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反驳、筛选、修改,尽量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合乎逻辑的思路上来。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猜想与假设的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还可以培养他们大胆的探索和批评精神,必定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它会激励学生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