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造的生命在于创造_创造教育新论

制造的生命在于创造_创造教育新论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制造的生命在于创造_创造教育新论制造的生命在于创造2003年元月,武汉市召开了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按照传统定式的做法,在前一天还召开了武汉市政协第十次代表大会。据报道,在讨论中,“武汉制造”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竞争是无情的,教训是应当吸取的,必须把发展武汉现代制造业和打造名牌产品的战略重点放在发明创造上来。除了武汉以外,在全国也普遍存在重制造而轻视创造的情况。

制造的生命在于创造_创造教育新论

制造的生命在于创造

2003年元月,武汉市召开了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按照传统定式的做法,在前一天还召开了武汉市政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这两个大会上,市政府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打造武汉制造业。”据报道,在讨论中,“武汉制造”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他们说,政府提出这一口号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喷薄涌动的激情,甚至喊出了“叫响武汉制造”的心声。[1]

我在武汉生活了半个世纪,特别是我曾经担任过两届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任,自然十分关心武汉的经济发展。基于这种情结,对于市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或口号,我都是很关心的。应该说,提出“打造武汉制造业”的口号,比起过去提出的“两通起飞”、“建设天下第一街”等发展经济的思路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武汉的制造业的现状的确是令父母官们寝食难安的,即便是一般市民也对武汉地位每况愈下而感到懊丧。可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武汉曾是中国制造业的发源地,也打造过许多中国制造业第一的品牌。然而,最近二十多年以来,武汉制造业在全国的排位不断下滑。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武汉制造业占全国制造业2%,排名第四;90年代占1.2%,排名第八;到了2000年只占1%,排名下滑到第十三位。[2]这种境遇实在让人焦急,于是提出“打造武汉制造业”的口号,也就成了振兴武汉经济的重点。

发展武汉的“拳头”产品,打造武汉名牌,这已是几届武汉市政府喊过了无数次的口号。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武汉到底形成了多少个名牌呢?没有,一个也没有。据统计,2001年、2002年累计评出的189个中国名牌产品,武汉市居然没有一个。看看其他城市,青岛有16个,北京、上海、深圳均在10个以上。对比是如此的鲜明,这怎么不让我们感到汗颜呢!所以,有人戏说:“武汉的拳头产品是棉花糖敲锣——打不响。”另据报道,2002年底,全国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72家,全国涉农上市公司65家,而武汉市在这两项上都是空白。湖北乃“鱼米之乡”,武汉是“九省通衢”,省市领导没有利用这些优越的地理和资源条件,创造出相应的业绩,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推卸其责的。(www.guayunfan.com)

我们分析这种状况,并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要总结经验教训,端正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政府在“打造武汉制造业”和创名牌产品方面,应当起什么作用呢?武汉市的领导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振兴武汉现代制造业,政府的注意力应转到引导、规范、监督和服务上来。”当然,这些话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细细推敲起来,并没有言中要害。其实,过去的各届政府又何尝不是抓这些工作呢。

怎样才能发展武汉的现代制造业和打造武汉的名牌呢?依我看,靠引进不行,靠模仿不行,靠宣传造势更不行。就拿武汉的几个龙头产品来说,如富康和毕加索汽车、红外光纤等,都是引进的产品,既然外国把技术转移给了我们,那就说明人家已经又有了新产品或新技术,他们始终还是走在我们的前面。所以,引进或模仿的名牌是属于人家的,永远不可能成为我们自己的名牌。又比如,武汉的服饰产业,“汉派”服饰也叫喊了许多年了。到底形成了“汉派”没有呢?[3]我看,没有。如果仅仅只是从香港或其他什么地方引进新式样,不培养出大师级的设计师,设计出属于自己独特、新颖风格的服饰产品,那是永远不可能形成“派”的。

打造武汉名牌产品的出路在哪里呢?经过我许久的观察与思考,对于武汉市制造业的衰败和名牌产品累评不第,我逐步地形成了一些观点。我认为,无论是发展现代制造业或是创造名牌产品,必须从源头创新抓起。也就是说,最根本的是要抓科学研究,抓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抓技术和工艺革新,这才是发展武汉现代制造业和创造名牌产品的关键,是现代制造业的生命。我认为,武汉与其他城市的差距就差在这一点上,这也是武汉不能产生名牌产品的根本原因。就从两代会代表的发言来看,大家异口同声地谈制造,而没有听到一个代表提到创造。制造与创造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却反映了两种思维方法和由此而得到的两种结果。一般来说,制造是根据已有的设计图纸,按照固定的生产流程,生产出规格相同的产品(当然不排除首次生产出创造的新产品)。创造是由科学研究人员,依靠创造性的思维方法,首先或第一次发明的新理论、新产品、新技术。很明显,只有建立在创造基础上的制造,才会有生命力,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曾几何时,武汉作为近现代工业发源地已风光不再,昔日的机械、纺织、印染、皮革、搪瓷等工业也频频破产。原因何在呢?最根本的就是那些企业没有跟上技术的进步,产品没有更新换代,没有技术创新。因此,一旦外地企业特别是沿海的企业,利用研究开发或引进新产品,一下就打垮了武汉固有的传统产品。竞争是无情的,教训是应当吸取的,必须把发展武汉现代制造业和打造名牌产品的战略重点放在发明创造上来。

除了武汉以外,在全国也普遍存在重制造而轻视创造的情况。据报道,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到2002年为止,“中国制造”的产品拥有80项世界第一。[4]其实,何止80个第一,如果以13亿人口为基数来计算消费的生产产品,我们还可以列出更多的世界第一。试问:在那些众多的世界第一中,如彩电、电冰箱、空调、电话、洗衣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照相机、收录机、录像机、收音机、电脑键盘等,其中有哪一项是由中国人发明创造的呢?这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即求量不求质、求多不求新,这正是我国在许多重大的国际发明奖项中不能获得突破的根本原因。如果我国不抓源头创新,不是按照自己的发明成果来生产出最新的产品,那么我们永远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这正如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的:“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低档产品制造中心。跟当前的担忧恰恰相反,世界上其他国家逐渐成为中国的高档资本密集产品制造中心。”[5]

创造是高级的思维活动和高级的实践活动,它相对于制造来说要复杂和困难得多。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前总裁雅科卡(L.Iacoaca)曾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他的意思是说,不劳而获是没有的事,不付出代价也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我之所以谈到这一点,是因为我看到武汉大多数人在创业上存在一种不正确的思想,这就是不刻苦,喜欢摆弄小聪明,不肯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上花大力气,追求精益求精。对此,我曾颇费思考,希望找到产生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从地理位置来看,武汉是“九省通衢”,是一个大商埠,商人习气十分浓厚。因此,大多数武汉人具有小商和“小康”思想特征是很明显的。我丝毫没有贬低商人之意,但是我们毕竟应当看到商人与发明创造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素质。作为商人,他们要有灵活的经营头脑,善于随机应变,精于投机取巧,总是希望以最小的力气(或资本)谋取最大的利润。而发明创造家,他们要具有创造性的灵感,既要敢于冒险又要甘于寂寞,要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求索精神。因此,具有精明头脑的小商意识的人,是难以从事发明创造的。由此看来,精明并不等于聪明,那些以“九头鸟”自居并自鸣得意的“湖北佬”,只不过是一种小聪明而已。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我看这种聪明就是指的小聪明。

本来,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近期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所以小康思想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一个人如果小富即安,安就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如果以达到小康为满足,不愿意继续超越小康,那就会成为前进的障碍。有调查报告认为,有不少武汉人容易滋生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在武汉站住脚就沾沾自喜,缺乏敢为天下先的远大目标和励精图治的精神。把武汉人与山东人的性格作一比较,我们就不难找到答案:为什么青岛居然有16个名牌,而武汉连一个也没有的原因。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始终认为发展武汉的现代制造业,决不能就制造来抓制造,而应当以创造来带动制造。要大力弘扬创造精神,大手笔地资助富有创造性的研究课题,重奖创造性的成果和有功人员,积极开发和尽快实现创造性成果的产业化。只有建立在创造性成果基础上的制造业,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从它们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名牌产品。此外,还应当大力进行思想教育宣传工作,克服小商习气和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树立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竭智尽职、务实求是的新风尚。有了这种新的思路和工作作风,我想武汉的现代制造业一定会得到迅速发展,武汉的名牌产品也不会离我们太远了。

创造是制造的生命力。

创造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注释】

[1]胡俊.叫响武汉制造[N].武汉晚报,2003-01-07.

[2]王川.重塑汉阳造[N].武汉晨报,2003-02-24.

[3]姜平.汉派服饰最缺什么[N].湖北日报,2003-03-30.

[4]人民日报,2002-11-05.

[5]参考消息,2003-03-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