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造生命的希望

创造生命的希望

时间:2022-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创造生命的希望——钮善福教授访谈录本人在为病人治疗钮善福,男,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通过气管切开、鼻气管插管和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抢救,使呼衰病死亡率从65%分别降至25%、19%和9畅1%,并获得卫生部和上海市的多项成果奖。

创造生命的希望——钮善福教授访谈录

img22

本人在为病人治疗

钮善福,男,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从1961年至今在中山医院肺科工作,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上海医科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肺病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和中山医院肺科主任。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均承担有关呼吸系统的国家和卫生部重点项目研究。研制成多功能塑料硅胶面膜口鼻面罩,使呼吸衰竭病死率进一步下降到9畅1%。发表论文40多篇,参加《实用内科学》和《全国高等院校内科(第四、五版)》等18本书的有关呼吸部分的章节编写,担任呼吸药理学和治疗学副主编。

曾荣获1991、1999年卫生部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和上海市1998年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听父亲讲,我大哥幼年时原本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因发高热,给一个江湖郎中治,吃了药后变成了哑巴;我体质也较弱,因为这些,自己萌生了学医的念头,将来要做个好医生。由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是全国同类大学中首屈一指的、师资力量强,当接到录取上医通知书时,我和家人都非常高兴、奔走相告。

在大学里的成绩算不上优秀,毕业前学了半年的放射医学,由于1961年国内外形势变化,分配到中山医院肺科工作。回忆44年的从医生涯,往事历历在目,深感医生的职业崇高和神圣,做一名肺科医生的光荣。

上医师资力量雄厚,一级教授有10名之多。比如我科一级教授吴绍青,他是中国防痨事业的先驱,在结核病流行的年代,他对我国结核病防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末,据他渊博的知识和临床经验,了解到在抗结核药有效应用于临床的美国等发达国家,肺结核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而因吸烟、大气污染和社会的老龄化,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患病率的上升。他就及时地提出了向非肺结核呼吸疾病转化。他指导崔祥瑸、李华德教授将新陈代谢仪改制成肺量计,随后与工厂、研究所协作,研制了肺量计、气体分析仪、弥散功能测定、闭合气量、流量容积仪、动脉血气分析仪和体积扫描仪等,并引进运动肺功能测定等设备。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肺功能研究室和肺病学教研组,为呼吸疾病和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的系列研究创造了条件,还和有关医疗设备厂研制系列呼吸机,率先在60年代开展了慢阻肺呼吸衰竭的抢救。先后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肺心病的抢救及其缓解期治疗”、“发展无创性机械通气防治呼吸衰竭”,以及卫生部重点项目“呼吸衰竭治疗新技术的研究”。通过气管切开、鼻气管插管和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抢救,使呼衰病死亡率从65%分别降至25%、19%和9畅1%,并获得卫生部和上海市的多项成果奖。

老一辈诊治和抢救病人认真、刻苦的作风,使我受益颇多。吴绍青、孙忠亮等教授重视对青年人基本功的培养,临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望触扣听等体检,取得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必要时把肺部病变画出来,再与胸片作比较,考考自己来提高诊断水平。至今我还要带病人作抽泣样呼吸,观察胸透有无横膈矛盾运动,摄床旁片,亲自去放射科看胸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确切诊断,及时调整合理治疗方案。有一次在抢救一名危重休克病人,看到身为主任的心脏专家陶寿淇教授,守候在病人床旁,时而看表,数补液的滴速,这种对病人极端负责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至今难以忘却。李华德教授有句名言“简易呼吸器是最好的呼吸机”,因为只有通过手捏皮球辅助人工呼吸,才能感受到和掌握病人呼衰的病理生理。每当病人上呼吸机或因病情加重,发生与呼吸机不配而烦躁不安时,我总要用简易呼吸器捏皮球来使病人安静,乃至入睡,抢救了好些病人生命,几十年来感到这一招就是灵。今年上半年看到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北京一家医院因断电,呼吸机停止工作发生患者意外死亡,这说明掌握捏皮球基本功是何等重要。肺病学基础理论方面造诣深、待人宽厚的崔祥瑸教授,留美归来,看到解放前夕广大同胞和结核病友的生活窘境,毅然放弃开业,将带回的X光机和气胸箱等治疗器械捐献给医院。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李锡莹教授诊治病人处处为病人着想,她的心胸比男同志还宽广。杨献基医生数十年深入工厂、街道和家庭第一线,直到退休,为徐汇区防痨事业作出贡献。上医的老教授们都是些淡泊名利的人,简而言之,老一辈教我如何去做人和去做事的道理。我们应继承他们的敬业、求实、严谨、奉献精神。

在老一辈的言传身教下,我问病史已养成了要问出共性中的个性来。不管门诊还是住院病人体检,我总要叫病人咳嗽,听咳嗽大流量气体通过呼吸道时,在颈和胸部发出声的音质,能发现不同气道的病变。听上感或咳嗽病人颈部有无高调或干鸣音,告诉病人他是喉有一点痒,还是痒得很时,病人会暗暗地想你怎么知道我痒不痒;上气道阻塞可闻及颈部吸气时的干鸣音;听到胸骨旁咳嗽时局限性干鸣音,要考虑支气管局部阻塞性病变;有时支气管痉挛,虽两肺哮鸣音不多,可咳嗽能听到颈部明显的哮鸣音。

记得在1963年抢救呼衰,捏接钠石灰(吸二氧化碳)罐充氧气的橡皮囊,通过橡胶口鼻面罩做人工通气,后改用带单向活瓣的简易呼吸器进行面罩人工通气。为抢救病人连续捏皮球捏的手指拿筷子吃饭时都发痛,有的医生想出把呼吸囊放在膝盖间做挤压式人工通气,就这样也救活了病人。为及时、有效抢救,去麻醉科学经口腔气管插管,后又向外科、五官科医生学气管切开,我是在气管插管或人工通气下进行气切,切开皮肤后作钝性分离,至气管软骨环,可做到出血很少甚至不出血。为使需较长期机械通气的病人免气切,去看或请麻醉科吴珏、蒋豪教授做经鼻气管插管,为减少鼻腔黏膜损伤处出血,开展橡胶管引导下的鼻气管插管,曾有一位COPD呼衰病人气管插管长达222天拔管出院的病例。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呼吸机通气模式和触发同步性能的提高,为避免或减少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及其并发症,有利于早期或及时抢救,避免或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我开展了无创机械通气的通气面罩的研制。经8年的努力,终于发明了带胃管的多功能硅胶面膜通气面罩,吸气压可达30 cmH2O柱不漏气,解决了胃排气减压、返流和鼻饲管营养等问题。为解决外科病人的胃管排气减压引流和小肠鼻饲管营养,与麻醉科罗哲医生商讨,他提出了面罩与呼吸机管道的接口管上开一个带细槽的插小肠管孔的建议。面罩机械通气被列为卫生部适宜技术十年百项推广项目,经多年的实践,在抢救慢阻性肺心病、危重哮喘、心源性肺水肿、急性呼吸困难窘迫综合征呼衰病人,以及呼吸功能障碍胸腹部手术后呼吸支持均取得显著疗效。

2003年1月我去北京参加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筹备全国呼吸衰竭会议期间,听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呼吸监护肖主任谈到,广东出现一种不明原因急性严重缺氧性肺炎呼吸衰竭的流行病,也就是SARS。我说无论什么病的急性呼衰,要及早上面罩机械通气氧疗,防止多脏器功能障碍。3月上海发现第一例李姓SARS病人,我到传染病医院会诊室,见她呼吸35次以上,低氧、低二氧化碳和pH值偏碱。随即给她上面罩机械通气氧疗,经调节呼吸机参数,1小时后,呼吸降至25次以下,脉氧饱和度(SpO2)也上去了。到晚间,她觉得好多了,自己把面罩拿下,换上鼻导管吸氧。第二天病情恶化,气急得更厉害,胸片示右侧变成白肺,呼吸40次以上。他父亲跪在我面前,求我救救她。我说:“救你女儿的命,就得持续面罩机械通气。”随后插上胃管24小时面罩机械通气,吸氧流量达20 L/min,病情逐趋好转。当时我注意站在病人呼出气的上风向,以免传染,但不知道SARS的传染性异常厉害。

几天后,医院领导通知我去北京参加卫生部组织的高校SARS督察组。北京一些大学出现了SARS病人,情况紧张,家长开车到学校接学生回家,十分恐慌。不过北京师范大学领导组织得很好,把有机会接触SARS病人的师生员工隔离开来、分区活动。所以传染病出现,需要分析问题、加强管理、掌握它的本质,然后解决问题,不必太恐慌。

从北京回来,看到李女士病情稳定,可间断面罩机械通气。可她的68岁的父亲在我离沪的第二天发热,得了SARS。经面罩机械通气等治疗病情好转,但因先后发生两侧气胸并发症,病情十分危重。为争取上海SARS病人的零死亡,医务人员都尽心尽力的日夜抢救。此期间,总是放心不下,坐在病人房间门前,观察监测指标,不断去调节呼吸及参数和吸氧流量,每次要1~2小时,自己的心情随着脉氧饱和度的起落而波动。当吸氧流量达30 L/min,脉氧饱和度只有90%左右时,改作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氧浓度95%以上,氧饱和度只能达90%。一天下午,医生们正在病例讨论,突然听到护士发出紧张的叫声,喊李先生不行了。我跑到病人房门口,发现呼吸已停,心还在跳,马上冲进去,捏皮球人工通气,再接上呼吸机,避免了心脏停搏。后因患者感染高热休克,病情实在太严重,未能抢救回来。

现在有些同学认为医生的工作环境不太好,常会扯上医疗纠纷,因而挫伤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我总觉得,只要你真诚地想尽办法为解除病人躯体和精神上的病痛,他内心会感激你的。医生和病人有相同的目标,解除病痛,重获健康。我从医44年,接触过那么多病人,从没遇到过什么医疗纠纷。记得参加工作不到2年,有一位肺结核呼衰病人快不行了,我把她抢救了过来,她非常感激,要把遗产给我,这触动了我,从而懂得了生命是无价的。在崔祥瑸教授90华诞时,李华德教授从美国发了Email向崔老祝寿,最后写道:“崔老在临床时对下级医生、对病人同样是平易近人,想病人所想,痛病人所痛。我与不少病人及他们家属成了朋友,也是从崔老学来的。我感谢病人和家属朋友们对我的情谊,使我的医涯生活更丰富多彩、充满人情味,直到今天,我在异乡他国,回忆过去岁月,还是回味无穷,为自己能当上一个医务工作者,心满意足、不虚此生。”现在我亦有同样的感受,每到春节,各地的病员或家属打来拜年祝福的电话,深感欣慰幸福,这是难以言表的。医生实在是崇高神圣的职业。

不过当医生真的是“如履薄冰”。每种病不是都表现得那么典型,知识的局限,临床经验的不足,还有新病种的出现等,一旦稍有疏忽,会误诊漏诊,甚至会危及生命。如原无呼吸疾病的一位走来看门、急诊的病人,因气急、发热,摄胸片仅见少量肺炎,血白细胞又不高,做一般肺炎处理,可1~2周后,病情危重,出现严重呼吸衰竭需抢救。若是死亡,家属无心理准备,意见很大。如能重视病人气急的主诉,看到病人深大呼吸,次数超过25次以上,病人有些烦躁不安,抽动脉血气分析有低氧、低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偏碱,必要时复测动脉血证实一下,告知病人及家属病重或病危,及时处理,即使病情迅速恶化,亦会取得家属理解。还有一些直至死亡亦没有确诊的疑难病例,所以要做到病人及家属满意是很难的,不容易的。

如何做个好医生,就我自己体会,医德和技术还是最基本的。除了要真心为病人服务,关爱病人,还得准备过硬的业务能力、精湛的医术,那就要在平日的工作中去不断挑战困难。我最喜欢救治危重病人,不怕担风险。当今医学随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很快,要向周围的人学习,虚心讨教,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会学到东西,不断提高。医学知识从何而来?一个是书本,可更重要的是临床实践。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何况书本的知识就是从病人的病痛、血汗、乃至生命换来的。有的病人抢救终究免不了要死亡,我为了要了解掌握疾病发展规律,就一直观察治疗病人直至死亡,以便为下次治疗类似病例积累经验。所以医院有重症病人,打一个电话给我,甚至半夜,我都会尽快赶到,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会尽力抢救!

(采访整理:黄海荔、李予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