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谈谈新闻摄影对摄影技巧的消解

谈谈新闻摄影对摄影技巧的消解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谈谈新闻摄影对摄影技巧的消解张建民一、概述对新闻摄影而言,需要记者拥有娴熟的摄影技巧是自然的。如果说“创作”能够体现艺术摄影者对摄影技巧重视,那么“捕捉”就是新闻摄影的真正意义所在。

谈谈新闻摄影对摄影技巧的消解

张建民

一、概述

对新闻摄影而言,需要记者拥有娴熟的摄影技巧是自然的。然而“新闻”二字赋予了新闻摄影不同于艺术摄影的特殊内涵,艺术摄影往往拥有独特的造型,美丽的色调,艺术摄影倾向于创作,而新闻摄影则倾向于捕捉。创作包含了作者构思或者是为实现这种构想所做的人为的努力,而捕捉则凝聚了瞬间的爆发。如果艺术摄影可以“慢工出细活”,那么新闻摄影的瞬间则是浓缩了摄影技巧的精华,这个瞬间所诠释的内涵往往超越了摄影技巧,淡化了其在照片中的体现,从而构成摄影技巧的消解

二、新闻摄影的纪实性讲究技巧+方法

纪实性是新闻摄影的最本质属性。“它是记者亲眼看见的新闻事件的实录”。新闻摄影的目的是拍出新闻的真实,即新闻动态形象的典型瞬间。其中包含新闻事实的本质、要点与意义,新闻现场的真实气氛,新闻人物的真情实感。为此,记者必须深入现场,从现场的实际出发,选取(即抓拍)能体现这一目的的镜头,在对象(新闻人物、事件)不知不觉中拍出人物的自主自然的本相及现场的真情真景,而不参与任何人为的安排或导演、干预。为此,新闻摄影记者在现场的活动,必须尽可能不引人注目,不对新闻现场的自然秩序与新闻人物的活动施加任何干扰,自觉地尊重对象,“服从人家,而不是要人家服从自己”(周总理语),这就叫做“新闻摄影技法”。

当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瞬间的同时照片也具备了传递特定信息的功能,如果说艺术摄影追求的是一造型的美,那么新闻摄影追求的便是记录事件的真实性以及信息的丰富性。在许多艺术摄影作品中的主体永远是主角,陪体永远只是陪衬;而新闻摄影则不然,新闻照片作为公众信息出现在读者面前往往还会对读者的心灵造成共鸣和震撼。

三、新闻摄影的思想性超越了摄影技巧

新闻摄影的直接目的是摄影者(记者)将新闻事件以最快的速度用最形象的方式报道给读者。从本质上说,它同文字新闻是一样的,都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新闻摄影也同其他任何文字新闻一样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其中包括政府的舆论导向以及记者的个人情感,更多的时候这种个人情感往往超过了事件本身。比如《灾民等待救援》这张照片,在许多现代、后现代文艺家的眼中,等待是一种状态。有人认为它是不可表述的神秘之物,有人则对“形而上”的等待加以嘲笑。总之,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精神活动。

如果说技巧仅仅只是支撑新闻照片造型的话,那么照片的主题思想便是作品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造型当然只是行尸走肉,这在新闻摄影的纪实报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纪实报道就是通过一组照片来讲述一个故事,它要求照片科学组合反映鲜明的主题。《沙松林里的人家》这组报道反映的是海南一片沙松林里生活的几家养殖户的生活状态。照片不难看出作者的煞费苦心之处,遗憾的是它缺乏集中的主题。我们来看看在松散的主题下,完美的造型又能赋予作品什么样的内涵呢?这是一张视觉冲击片。这张照片抓住陈老汉“鬼节”敬香的一个镜头,使《沙松林里的人家》的典型人物——陈老汉对于生活的企盼和他所处的地域环境同时跃然纸上。

纪实摄影的主旨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性,如果说《沙松林里的人家》追求真实的记录但忽视了主题的凸显,未能使得作品的古朴在主旨的照耀下增色,那么焦波的《俺爹俺娘》就真正做到思想的光辉盖过了技巧的浮华。照片记载的是焦波的父母几十年来的生活片段,用的是黑白的色调,古朴、自然,与照片中的人物浑然一体,看不出一丝丝的摆设,即使照片中的人物偶尔透露出对镜头的本能回避或是有所准备,那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两位农村老人对新鲜玩意的最本能反应。我们从有关报道中了解到,焦波至今还保持了一回家见到父母第一面就按下快门的习惯,此时拍摄对象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摄影者焦波当然也无法预知他的拍摄对象的准确造型,没有什么前期准备工作,但忠实地纪录某时某刻两位老人的生活状态。对于儿子来说,父母的一举一动是耳熟能详的,而镜头下面的瞬间形象却折射出了无数中国农民的淳朴形象来。在照片里,异常纯净的形象,永恒的爱的价值和世俗生活题材通过朴素的画面,刹那间将个体的生命情感向终极存在的神秘道路推进,在这时间内,一切都纯然入于大化之流,一种自然的肯定,一种质朴的存在,形式、内容、线条、色彩、音色都完全同化。有人说,焦波的《俺爹俺娘》既充分反映了他对父母的炽热情感,也让所有的人看到了天下父母那双守望的眼睛,打动了天下游子心中那根脆弱的弦。作品朴实无华,所有的技巧都变成了作者表达情感的陪衬,并且远远超越了技巧的发挥。

四、新闻摄影的审美性最终消解摄影技巧

摄影是造型艺术之一,它表达的基本手段是生动的可视形象,不用说艺术摄影具备了高度的审美性,而一张优秀的新闻照片忠实记录的同时又凝聚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就同时具备了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完美艺术形式,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艺术照片只流行于一时,而某些新闻照片却流传至今的原因。相对于新闻摄影而言,有些艺术摄影照片充满了雕琢气息,好的新闻照片却能够在瞬间捕捉人间的真情。甚至直露生命的真谛。如果说“创作”能够体现艺术摄影者对摄影技巧重视,那么“捕捉”就是新闻摄影的真正意义所在。

如《厄运中的温情》,其实这不是一张完美的照片,估计也不太可能获得某某新闻摄影大奖。但是在几百张反映印度大地震的照片里,这张照片很有些与众不同,没有倒塌的房屋,没有黑色的尸体袋,没有悲痛欲绝的神情,甚至连哭泣没有,但它却传达出更为悠远的悲凉情绪。观众意识到这一点时,这张优秀的新闻摄影照片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色彩绚烂、对比强烈的视觉冲突,而是照片背后更深层的思索.这是一种跃出了视觉空间的美,它构成了对摄影技巧的超越。

结束语

詹姆斯·卡帕说:“如果你认为你的照片照得不够好,那么不要抱怨,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当然,这位战地记者最终倒在了越南战场上,甚至在他停止呼吸后他的莱卡还在记录人类的愚昧和野蛮。从此,卡帕的名字同摄影记者,尤其是战地记者紧紧相连,正是他们的新闻照片忠实地记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并注入了深厚的个人情感,从而使普普通通的新闻照片大放异彩,充满了审美情趣。W·彼特(waiter peter)在论及Giorgione画派时说:“最高级的诗剧理想境地在示给我们一类深邃的意义而且全然具体的瞬间——无论如何悠久的历史,所有的一切动因,一切关系和结果都凝结于这个瞬间内,而且仿佛吸收了过去和未来于当前的紧张的意识中”。W·彼特用于绘画的理论在新闻摄影的精彩瞬间中得以巧妙地体现。这里的新闻摄影对摄影技巧的消解,使得摄影技巧不论在实际操作的过程还是表达的具体效果上都淡化了影响,从而更加强烈地凸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新闻照片永恒的美。

〔作者单位:山东电视台文艺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