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的采访实践和体会

我的采访实践和体会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的采访实践和体会《中国林业》杂志编者按:本文作者林玉树同志,是《光明日报》记者部的记者。人物通讯主要是写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事件通讯是写典型的事件;工作通讯则是介绍贯彻执行党的某项方针政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成就和经验。这是用来报道重要典型、经验和回答社会上提出的重要问题的一种新闻体裁。

我的采访实践和体会

《中国林业》杂志编者按:本文作者林玉树同志,是《光明日报》记者部的记者。他曾应本刊邀请于1980年9月林业部宣传局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林业通讯报道座谈会上向与会代表作了一次报告。报告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怎样写经验性的文章;第二部分是怎样写入物通讯;第三部分是怎样写科普文章。这个报告对大家颇有教益。现征得本人同意,将这个报告发表,供通讯员同志学习参考。

一、怎样写经验性的文章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从事科学报道的。因此,我过去曾经是《中国林业》杂志的热心读者。今年,《中国林业》杂志复刊后,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不仅自己每期必读,而且也推荐别人去读它。当我仔细研究今年六、七、八三期《中国林业》杂志以后,发现经验性的文章在其中占有不少比例。那么,怎样写经验性的文章呢?我先从通讯和调查报告谈起。

通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和工作通讯等。人物通讯主要是写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事件通讯是写典型的事件;工作通讯则是介绍贯彻执行党的某项方针政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成就和经验。

还有一种新闻体裁,叫做调查报告。这是用来报道重要典型、经验和回答社会上提出的重要问题的一种新闻体裁。

尽管工作通讯和调查报告二者之间有差异,各有个性,但是它们都具有反映工作经验的共性。在经验性的文章中,工作通讯和调查报告是比较常见的两种。

我在这里所说的经验性文章,主要是指工作通讯和调查报告。

要写经验性的文章,我认为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我编了一首顺口溜,叫做:

怎样写“经验”?说来也简单。

精神要学透,融汇且贯通。

经常跑基层,情况要摸清。

“两头”结合紧,提纲又挈领。

动笔写文章,剪裁功夫深。

最怕题目大,无际又无边。

还怕空话多,繁文一大篇。

我把这首顺口溜归纳为“四要、二忌”。一要领会精神,二要摸清情况,三要上下结合,四要剪裁用功;一忌题目大,二忌空话多。

要写好一篇经验性文章,“四要”缺一不可。你对上头的精神一无所知,既不认真学习,又不仔细领会,你怎么能做到高屋建瓴、胸有全局、把握全局呢?你对下头的情况两耳塞听,两眼漆黑,又怎么能发现典型,并反映好典型呢?上头精神和下面的情况不相结合,对于掌握的材料又不肯下工夫剪裁,指望写出的文章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是很难的。即使有人硬是碰上了好材料,写出了好文章,那也是瞎猫碰着了死耗子。

我曾经看过不少通讯员的来稿,觉得他们对工作是充满热情的,也是肯费力气的。但是,不少同志的文章有一个通病:写得全而又全,生怕漏掉一点内容。这种文章的题目是很大的。说一句笑话,叫做包罗万象。这样,同志们就吃大亏了。因为你的题目大、内容全,往往一口气写个万余言,这就难怪编辑看不上你的稿子了。我认为,写经验性的文章一定要题目小一点,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还有一些同志,写文章好发表长长的议论,空话连篇,别人看了半天还不知所云。写这种文章不仅浪费自己的精力,而且还使读你文章的人多花费时间。明朝有个大臣叫茹太素,因为他写的文章太长,被朱元璋打了一顿。朱元璋提倡写文章“许陈事实,不许繁文”,这一条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我们的同志要是都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写文章,尽量避免空话和废话,我们的文章就能愈益发挥它的战斗作用,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我们写消息,要讲究写好导语,也就是要把你想告诉读者的最重要的东西写在前头。写经验性文章,也应该在前言上下工夫。使人们刚读到你的文章,就知道你想说什么,一目了然。对于文章中不甚必要的议论,要尽量删去,要忍痛割爱。只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能写得精悍些,再精悍些!

《中国林业》杂志今年就刊登过一些好的经验性文章。比如第7期的工作通讯《封山十几年,夹江绿满山》,我就爱读。这篇文章,题目好,内容也好,写得扎实、活泼,无铺张议论。读过之后,我感到如果大家都像夹江县那样,办法对头,决心又大,那么我们一定能把祖国的河山装扮得更加美丽。又比如,第6期上的调查《搞好“三兼顾”,发展林区经济》也写得不错。事实叙述扎实,经验归纳得体,言简意赅。当我合上这期杂志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一代新林布满群山、郁郁葱葱的喜人景象。我从心里说:“三兼顾”好!

我认为,上面所举的两篇文章做到了“四要二忌”。

我在这里着重谈一谈我是如何采访的。

(一)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文章写得好不好,与采访是否深入关系极大。而采访能不能深入,首先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不管写什么文章,采访之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写经验性的文章,更要做好充分准备。我认为,通讯员在采访之前,起码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把与采访有关的文件借来细心学习,对于当前的方针政策务必要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要做一些笔记;如果时间紧迫,也要把有关条文牢记在脑海里。

2.借阅与采访有关的资料(包括一些剪报资料),了解某地、某单位、某人的过去和现状。如果是采访科研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科学知识。当你和科学家或技术革新能手交谈之前,一定要了解他们过去和今天的工作。

3.研究当前宣传的动向。通讯员一定要经常注意宣传动向,并且预测发展的情况,只有这样,写出的报道才能适应形势需要,才不会成为“马后炮”。

(二)要学会提问

通讯员能不能把采访对象的材料全部或较多地挖掘出来,这同善不善于提问很有关系。有时,你的采访对象不善言谈,或者不愿意多说,面对这种情况,你要与他和蔼地交谈,并注意抓住适当时机提问;有时,你的采访对象很健谈,一谈就是一长篇,而有用的材料却淹没在长篇谈话中,你要适时地插话,并有的放矢地提问。会不会提问,反映你采访的水平。提问,的确是大有学问的。

我把采访的提问,归纳为“采访六问”:

一问一般情况(梗概);

二问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三问细节;

四问现场气氛(包括环境气氛);

五问事件的参与者(核对和补充采访到的事实);

六问与事件有关的线索(可以随想随问)。

这“六问”并不能包括采访过程中的一切提问,但是做到这几条,对于写经验性的文章大有好处。

(三)要眼尖、手勤、脑子快

通讯员下去采访,经常听到人们说,你的脑子好使。这话的意思是说你的脑子反应快。我认为,这是做好采访工作的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只有脑子反应快,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过程中发现有意义的材料,也才能最有效而迅速地捕捉到那些发光的一刹那。

要做到脑子快,必须眼尖、手勤。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你听的东西多了,看的东西多了,不仅能加深你对某事某人的了解,而且在下笔时这些东西会自然而然地跑到你的笔下,使你的文章富有现场感。现在有一种论调,说在采访时不必做笔记,或少做笔记。我想,这是每个人的习惯,不必强求一致。从我的体会来说,我是提倡通讯员多作笔记的。

我刚开始当记者时,有一个老同志专门带我采访。我发现他记得很勤,而且还随时翻阅。他说,这叫“过电影”。我后来也学着这么办,果然收益颇多。因为当我过完几次“电影”之后,我对自己所采访的事或人的情况,就了如指掌了。而且,我还常常在“过电影”中,发现写作的角度,下笔前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时自然得心应手。

这样“过电影”不能光过一次,要反复多次。每过一次电影,就会有一次收获。我想,这大概也是采访逐渐深入,认识逐渐加深的过程。有的人是抓到一点材料就忙着写稿,这种习惯是要不得的。我们搞新闻的同志,一定要反对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作风。俗话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山者获蛟龙。”只要工夫下得深,一定能把经验性的文章写好,写得具有强烈的新闻性,生动活泼,而又文采飞扬。那种关于写经验性的文章一定要写长、要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写不精彩的说法,我是不敢苟同的。

二、怎样写人物通讯

长期以来,人物通讯一直是报刊宣传中一种引人注目的新闻体裁。许多先进人物的事迹,至今还铭刻在人们心中,鼓舞人们前进。《中国林业》杂志也用一定的篇幅刊登人物通讯,其中也有一些好文章。今年第7期上刊载的《为护林献出宝贵生命的齐光彩同志》一文,文章简短凝练,事迹十分感人。这是写得好的一篇文章。第8期上的《山青人未老》、《“林”书记》两篇也写得不错。特别是标题吸引人,我读到《“林”书记》标题时,就产生一种一定要读完它的念头。第6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文,主干部分写得还可以,不足之处是第一段的议论,似嫌勉强。这几年来,我也学着写一点人物通讯。我是在实践中探索,又在探索中不断努力地向前走。这里,我想把自己探索中的一些体会谈出来,和同志们一道交流。

我着重谈三个问题:

(1)立意(也就是选择角度);

(2)谋篇和布局;

(3)选材与剪裁。

人物通讯,既为通讯,就必须具有新闻性,要讲究一个“新”字。立意——要新;谋篇、布局——要新;选材和剪裁——要新。

现在,有些通讯员同志在采写人物通讯时,往往忽视了这个“新”字。所以,他写的文章是长而又长,想要把他写的人物的各方面都表达出来。这样的文章,洋洋万余言,把精彩、生动的材料淹没在大量的无关紧要的描述之中,怎么会引起读者的兴趣呢?

那么,怎样才能突出“新”字呢?下面先从立意谈起。

(一)立意

立意,讲的是一篇文章的主题。立意要新,也就是作者选择的角度要新。不管是写消息、通讯,或别的什么文章,都要求作者选择的角度要新。新的角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作者脑子里想出来的。新角度的选择,我概括为四个方面。

1.新角度从生活中来

1978年4月底,《光明日报》刊登了我写的一篇通讯《贴心人——记数学所五学科室党支部书记李尚杰》。这篇通讯曾引起强烈的反响。但是,这篇通讯的角度恰恰不是从文件中来,也不是从领导机关指示中来,而是从生活中选择的。

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我经常到中关村去采访。因为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等同志当时已是著名数学家,我经常要去数学研究所。我每次到那里采访,他们总是建议我写一写他们的支部书记李尚杰同志。

开始我还不以为然,但时间久了,我的脑子里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科研人员爱戴李书记呢?

我去访问李尚杰同志,他很谦虚,不愿意谈自己。我当时想,你不谈也行,我找科研人员谈。于是我每次到数学所,总要找几个同志聊一聊。我的采访本记了整整一本。我发现,人们之所以爱戴李书记,是因为他是大家的贴心人。这篇通讯的角度,就这样在反复采访中酝酿出来。后来,我在一个星期天早早地去李尚杰同志家里把他堵住了。我拿着笔记本对他说:我已经记录了一整本,这回你该同我谈谈了吧。因为我们已经交上了朋友,所以他这次倒挺合作,从上午9点一直同我谈到下午3点。角度已经选定,采访业已成功,我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写了这篇《贴心人》。

2.新角度从群众中来

1980年1月5日,《光明日报》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室主任谈镐生》。对于这篇通讯,社会上的反响是比较好的。一位地质学界的老前辈读这篇通讯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不少读者还写信给我和谈镐生同志,谈他们读后的体会。

为什么人们喜欢这篇通讯呢?我认为是角度选得好。在这篇通讯里,我着重写谈镐生同志爱护、帮助青年科研人员,尊重青年科研人员劳动的事迹。这是一个科学界相当注意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选择这个角度的过程是这样的:

力学所基础研究室的关德相、王永光同志来报社反映情况,说他们的室主任、二级研究员谈镐生教授办了一个研究室,成果累累。他们希望宣传一下。领导叫我来接待,并且办理这个事情。我立即抽出时间到力学所采访。

这个室共有三十余位科研人员,我接触了其中的25人。事实告诉我:这是个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研究室。谈镐生的威望很高,人们介绍了有关他的许多故事。新闻的依据有了,写这个研究室——可以,写谈镐生教授——也可以。究竟写谁呢?我在采访之余,专门向室里的同志请教了一次。他们说:“这两方面都可以写,但是,我们希望你写写谈镐生同志。他的行为太感人了。”大家都这么说,我就拿定主意了,写谈镐生同志,写他关心青年科研人员的事迹。这个角度就在采访过程中、在与群众商谈中定了下来。

3.选择新角度要抓住能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

《光明日报》从1980年3月26日起,分三次登载了一篇通讯《权威》。这是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张泽权同志和我一道采写的,是写声学研究所所长汪德昭同志的事迹的。

声学所是1979年受到国务院嘉奖的先进单位。老张和我去采访的时候,听到许多好人好事。我们感到这个所的所长好,科研人员也好,为有这样的研究所而欢欣鼓舞。

采访过程中,我们为选择宣传角度讨论了好几次。第一次,我们想写这个所的年轻人,但是碰到困难。因为许多年轻同志都不愿写自己,一再吁请我们写老所长汪德昭同志。我们放弃了这个想法。第二次,我们想写所长和两位副所长的协作。但是当我们翻阅报纸时,发现这个主题也有人写过,而且不容易写好。最后,我们才决定写老所长汪德昭,写他的权威,写他为何受到科研人员的爱戴。

确定“权威”作为文章的角度,是因为当时我们听到不少科研人员反映,有的研究所所长有职无权,没有权威。而汪德昭恰恰是有职有权,又有威信的所长。这个角度新,材料又丰富,我们就选定了。这是一个能够普遍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果然发表以后反响不错。有的同志给我们来信,希望多宣传这样的人物。

4.选择角度要注意抓住宣传时机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宣传要抓住时机。这是千真万确的。

1978年夏天,科学部朱军同志和我去参加物理年会。在会上,我们见到了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同志。我们还接触了他的一些学生。

许多人对我们说,王老是个永葆青春的老科学家,要求我们写写王老。会议结束后,一回到北京我们就开始采访。我先后发了几封信给王老的同学、学生和儿女,还利用一个星期天去看望王老。渐渐地手头的材料多了,写王老的欲望也就愈益强烈了。

但是,正当我们准备写作时,我们发现一个难处:王老是研究物理学的,他的不少工作不宜见报。看样子稿子写不成了。但是,我们并不因此而气馁。我们把已经采到的材料妥善地保存起来,等待宣传时机的到来。

1979年底,朱军同志听说王老入党了!王老年逾古稀,还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对于那些有信仰、信任、信心危机的人该是多好的教育。我们立即抓住这个时机来写王淦昌同志。我们专程到原子能研究所补充采访了一天,又翻出原先积累的材料,仅用半天时间,就写了一篇通讯——《信仰,信任,信心》,介绍王淦昌入党的经过。这篇文章发表在1980年1月26日的《光明日报》上,是很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

选择角度的办法相当多,各人有各人的体会。我概括了以上四条,不想以偏概全,仅供同志们参考。

(二)谋篇和布局

你买到了一块花布,是把它裁成秋装,还是裁成夏服呢?这个过程,在写文章时,叫做谋篇。如果你要把布裁成夏装,如何才能裁得合身得体,又省布料呢?这个过程,在写文章上,叫做布局。

当你收集到很多材料,又捕捉到好角度的时候,你一定要学会谋篇和布局。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谋篇和布局,要注意新巧,要有点儿文学素养和逻辑知识。我特别要强调的是要有点儿创新的精神。不要图方便,总按别人的框框去办。学习别人的经验自然也重要,但在学习中要动脑子,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招数。同时,不要怕失败。有的同志,想创新,但怕失败。我想,不管是谁,只要写文章,总有失败的时候。不然,大作家怎么也会有败笔呢!我们谈论创新,但新的路子、新的办法很可能不被人们所理解,这是暂时的现象,用不着为此而担心。

我在写《室主任谈镐生》一文时,曾经遇到怎样在谋篇、布局上创新的问题。我想,新闻不是讲究事实吗?通讯亦然,我就来讲故事吧。想到这儿,我又感到单写故事,通篇太散了。于是,又想到结尾再写上一段,叫“大家的话”,介绍谈镐生治理研究室的经验。这篇通讯的布局是:

前言;

第一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

第三个故事;

大家的话。

这最后一段并非画蛇添足,恰恰是个黏合剂,能起通篇不散之用。

我的写作实践告诉我:用心谋篇和布局,对于写好一篇文章,作用实在太大了。

(三)选材和剪裁

有些通讯员能采到不少事例,但是不会选材料,不会裁剪,结果还是写不好文章。

写人物通讯,据我所知,采访时面可以宽一点,材料可以多拥有一些,但在下笔时要反复琢磨选用好的材料。有时为了选用一个材料,要花费相当长的对比时间。这个时间要舍得花。工夫下得深,功到自然成。我最反对那种图捷径、图省事的工作作风。

选材和剪裁,要善于勾画细节。这是写人物通讯时,万万要注意的。有时,你的采访对象能给你说10个故事,但是当你确定角度以后,发现其中只有一个故事最能说明问题。这时,一定要下决心把其余9个故事舍去;同时要认真地勾画这一个故事的细节,把这仅有的一个故事写活、写深、写透。

半导体专家王守武同志是半导体研究所的副所长。他的事迹相当多。我把听到、看到的材料略微整理了一下,就有半本多的记录。在写他的时候,我只选择他就任109厂厂长以后的事迹,把几件事写清楚。对于他的过去,仅在必要时穿插交代一下。《新厂长上任以后》发表在去年6月19日的《光明日报》上,只有3000字左右。数学家华罗庚的学生王元同志,他的事迹也是很多的。但是,在下笔时,我仅选取与他治学有关的材料。而对于其他方面的东西,则暂时不提。我写的通讯《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一文,也只有3000多字。

这里还想简单讲几句有关人物通讯的语言问题。

我认为,我们应该追求朴素的美。你看,赵树理的小说,很朴素吧,但至今还脍炙人口。有的人一提笔来写文章,就搜肠刮肚地找形容词。好像水必须是“碧绿”的,天必须是“湛蓝”的,非如此则不过瘾。我并不一味反对使用形容词,我只是想说,过多地堆砌华丽的辞藻是于写文章无益的。我希望,作者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语言风格,编者也要允许别人发扬自己的风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林业》杂志会涌现一批有特色的、有语言风格的人物通讯来。

三、怎样写科普文章

20世纪30年代,我国出现科普小品。近几年,科普文章在科学春天的百花园里竞相怒放,成为文艺园地中绚烂的一丛。我曾经看过不少科普稿子,也编过一些。其中,有不少稿子是我所喜爱的,也有不少稿子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病。

比如,有的科普文章题目太大;有的科普文章专业性太强,写得太深,难懂;有的不够活泼,读来如同嚼蜡;还有的比喻极不妥帖,科学性差。

我认为,科学小品之类的文章,应包含下面三方面的内容:

古往今来(讲历史);

当前应用(讲现实);

未来前景(展望)。

我讲的这三方面仅是指内容,绝不是什么模式,不可生搬硬套。

写作科普文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作者往往要看一大堆书籍,才能写出千把字的短文来。要写好这类短小精悍、为群众所喜爱,又能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结合好的文章,作者起码要做到:(1)读书时要认真,要钻得进去,同时跳得出来。只有你自己钻进去,又跳出来以后,你才能写出别人都看得懂的科普文章来。(2)要用一些悬念的笔法,吸引读者的注意。(3)要用文艺的色泽来修饰自己的文章。

我很喜欢林业工作,也关心林业战线通讯员队伍的成长。关于新闻采访和写作,要谈的问题还相当多。今天,我啰里啰唆地讲了这三条,不见得都对,权当抛砖引玉之用。我希望大家把我当做林业战线的一名志愿兵,一起携起手来,为搞好林业战线的宣传报道工作,为办好《中国林业》杂志贡献力量。

(写于1981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