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阴阳二分与其在叙事中的含义

阴阳二分与其在叙事中的含义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阴阳二分与其在叙事中的含义关于《易经》叙事结构的讨论就从对“阴”和“阳”这一对概念的探究开始。“阴阳”通常指生命中一对相反相成的力量。运用阴阳去建造完整的符号象征系统的做法对于其叙事意义深远,它也界定了《易经》叙事结构中的基本结构。对他们来说,不幸和灾祸源于阴阳的失调。

阴阳二分与其在叙事中的含义

关于《易经》叙事结构的讨论就从对“阴”和“阳”这一对概念的探究开始。“阴阳”通常指生命中一对相反相成的力量。在《易经》中,阴和阳分别用分开和未分开的线条表示:“——”(也叫“阴爻”)表示阴,“—”(也叫“阳爻”)表示阳。《易经》用这两种线形构造了一个包括六十四种线条组合(也就是“卦”)的复杂象征系统。具体说来,这个系统中任何三根爻(阴爻或阳爻)组成有名的“八卦”,将八卦中任意两卦两两相叠就组成了六十四卦。运用阴阳去建造完整的符号象征系统的做法对于其叙事意义深远,它也界定了《易经》叙事结构中的基本结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基本结构,我们可以把它与格雷马斯关于含义基本结构的想法作一个比较。立陶宛裔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格雷马斯(Algirdas Julien Greimas,1977)对于叙事有一个很特别的构想。他认为,叙事的目的是安排受众去观看一系列变化。因此,叙事由对变化的感知或幻象组成。为了创造这些对于变化的感知或者幻象,叙述者必须时时改变正在进行当中的事件的状态,但这种改变既不能永久持续,也不会任凭叙述者的意愿进行。变化只有在叙事结构的边界内才会发生,而变化又总是向着对立或相反的方向进行。设想我们正在构造一个关于平衡与失衡这对二元概念的交换的故事(用S1和S2表示,举例来说,待在家里和出外访友)。故事的主人公第一次的行动是从S1到S2——他(她)正去拜访某人。那么他(她)的第二步行动会是什么呢?主角可以返回S1,但是又多了两种选择:他(她)可以继续去-S1,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比如,去找一个新家);可以去-S2,达到一种新的失衡状态(比如,去拜访另一个人)。类似的,在第二步行动以后,又会出现三种未来变化发展的可能。

下面的图表是格雷马斯的“符号方阵”(或“符号矩阵”)。它展示了S1和S2这对二元结构能达到的所有可能的变化:

img16

这个“符号矩阵”原本是指意指过程的基本结构,用它可以描述叙事的深层结构。“符号矩阵”显示了符号的和逻辑的对立如何提供出有限的几种选择来限制叙述者。同时,它也表明了一个简单对立蕴含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当前的符号矩阵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从一个状态(如S1)到它的对立面(如S2)或反面(如-S1)的步骤都是很复杂的,因为这一步骤里包含各种变化,由这一步骤引起的一系列可能的后续步骤也包含了各种变化。

两千年以来,《易经》以阴阳交替和互动为形式构造了一个叙事的动态模型,且用这一模型去检验事物的变化。从阴阳交替和互动的观点来看,“阴”又有两种阶段。在初期阶段,阴由阳转化而来,《易经》将这种阶段的阴叫做“少阴”;在后期阶段,阴正要让位于阳,《易经》将这种阶段的阴叫做“老阴”。“阳”也以相似的方式被分割成“少阳”和“老阳”。古代圣人在设计将表示阴或阳的六条线排列起来构成一卦的占卜方法时,也一定考虑过了这两种阶段。在用来决定六爻本质的占卜方法中,最流行的一种叫做“蓍法”,这种方法将6,7,8,9四个数字分别赋予一个价值:用7和9这两个奇数表示少阳和老阳,用六和八两个偶数表示老阴和少阴。中国的圣人们无法用逻辑概念表示积极和消极的状况,然而他们却可以借由识别这两种状况所处的发展阶段将它们区分开来。因此,我们可以再画一个“阴阳交替的叙事矩阵”:

img17

相对而言,这个方阵与其说是一个平行展开的符号学的或逻辑的结构,还不如说是一个揭示了时间之流中永不停息的变化的动态模型。与格雷马斯的符号学模型相类似,这个叙事模式同样为每一次转变提供了三种可能性,其中包括一种比较自然和合理的可能和两种相对不那么顺理成章的可能。图表清晰地显示出老阴可以退回成少阴,但它同样可以跨过少阳而直接到达老阳。在《易经》的编撰者们看来,这种“跨越”或“后退”蕴藏着不幸的预兆。比如在《夬img18》(,决断之意,是第43卦)卦中一根阴爻凌驾于中阳爻之上,卦中第五爻到第六爻的转变可以被看成从老阳到老阴的跨越。阳一直延伸到第五个爻位,就表明它已经成为了老阳,剩下的那一个处在上位的阴将会被阳取代,所以它属于老阴。因为此处中缺少了少阴,从九五到上六的移动就显示出反常和凶兆。按《易经》的说法,第六爻就像处于高位的小人一样,“终有凶”(Trans,Lynn,409)。

《易经》的编撰者们并不需要借助幻象、虚构、伪善和邪恶之类的概念(例如,说一只狼伪装成外婆的样子)去说明人类的处境或行动过程中发生的悲剧。对他们来说,不幸和灾祸源于阴阳的失调。让我们深入地分析一下小红帽的例子:在格雷马斯的符号方阵中,狼外婆扮演着“反外婆”或“非外婆”的角色。但是从阴阳交替互动的观点来看,“狼”的出现作为一个恶兆,预示着小女孩在脱离阴阳平衡后所要面对的危险处境。小女孩走在离家很远的树丛中间就是失衡的标志。这个叙事模式只产生了少许幻想、混乱和不确定,但却增加了大量阴阳两种力量交互作用产生的张力。

前面的讨论勾画出了一个可被称为“阴阳模型”的基本叙事模式。这个模式能容纳大量的变化,因为它本就是为叙述不断变化成不同事物的事物的那些变化而设立的。它容纳了阴阳交互作用的所有方面和所有形式,比如刚柔交互,动静交互,直曲交互,急缓交互,内外交互,热冷交互,大小交互,增减交互,盈亏交互,快慢交互等等。

同时,阴阳模型也被用来说明:是什么组成了一个既有意味深长又可靠的关于变化的叙事,并且塑造了我们对变化的理解和观念。当一个变化被当做从阴到阳(反之亦然)的转化时,其中就蕴含了一种循环感。正是在这个阴阳交替互动框架中,《易经》才能够声称掌握了事物的真理和命运。一切都处于变化中,但变化不是随机的、任意的,它遵从着一个预先注定的模式或周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