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文科学报审稿质量与“三审制”

高校文科学报审稿质量与“三审制”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文科学报审稿质量与“三审制”图书和刊物的质量,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用于提高书刊质量的“三审制”,是一种传统的做法。

◎高校文科学报审稿质量与“三审制”

图书和刊物的质量,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用于提高书刊质量的“三审制”,是一种传统的做法。一段时间提倡实行责任编辑制,再加上其他原因,“三审制’的体制或疏于宽松,或流于形式。近年,报刊上不时发表有关“三审制”的文章,重提“三审制”是提高刊物质量、实现出版工作阶段性转移的根本保证。高校文科学报,是我国出版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一部分老牌高校的学报外,一大部分新建立的高校兴办的学报,在经历了近20年的初创、发展阶段之后,逐步走向成熟,但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形势为刊物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书刊质量,无论图书出版,或是刊物出版,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图书或刊物的质量,包括书稿的质量、审稿的质量、校对的质量、印装的质量等,其中书稿质量与编辑质量最为根本。本文仅在“三审制”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文科学报的实际,着重谈一下“三审制”实施的基础和关键——责任编辑与提高刊物质量的问题。

(一)“三审制”与实行责任编辑制

“三审制”的程序和要求,在出版行业尽人皆知,毋庸赘述。但“三审制”实施的程度以及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做法却不尽相同。高校学报的编辑过程与图书编辑过程也不完全一样,这是由刊物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据不完全了解,相当一部分高校学报的编辑部主任由主编成副主编兼任,履行双重职责,一些院校的学报建制虽然齐全,但稿件的“三审”在很大程度上仍流于形式。尤其是主编或副主编兼任编辑部主任这种体制,就已经决定了这家刊物审稿实质上为“二审”,“三审”无从谈起。有一些高校的学报,部分栏目的稿件呈送专家审阅,表面上构成了“三审”,而实际上依旧是“二审”。因为此类由专家审过的文稿,主编一般就放弃了终审。

在审稿制度健全的基础上,高校学报审稿,栏目责任编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图书审稿一样,为了加大责任编辑审稿的力度,充分调动责任编辑把好第一关,几年前,同行们撰文讨论实行责任编辑制问题,并达成了共识。现在,90%以上的高校学报每篇文章后面都署有责任编辑的大名,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期刊的文章后面也都署有责任编辑的名字。现在回过头来看,在肯定这种思路和做法的同时,却忽视了两点:

首先,应该充分肯定这种做法.实行责任编辑制,的确是调动了编辑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审阅、加工和整理稿件,在尽可能的前提下,保证了稿件的质量,提高了刊物的质量,使刊物赢得了声誉。但一部分责任编辑由于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所限,或由于敬业程度、奉献精神不足等诸因素影响,处理的稿件未能尽善尽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三审”,势必会造成粗糙甚至低水平的文章面世。如果是这样,岂能不影响刊物质量?

其次,必须处理好责任编辑与“二审”、“三审”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调动责任编辑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编辑审稿、加工的多种意识和全方位的能力,因为它是“三审制”的基础,但必须实行“三审”。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思维结构毕竟有限,经三个人看过的文章自然要比一个人过目好许多倍,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所以,必须是真正的“三审”,而不是流于形式。要充分认识责任编辑的地位和作用,信任和依赖责任编辑的审阅与加工;同时,要与责任编辑密切配合。这样,才能使其编发的稿件无论从选题、论点、价值、编辑加工等多方面处理得尽可能准确无误。

(二)责任编辑的地位和作用

一份刊物办得好坏,质量高低,刊物主编的学识固然重要。但从处理稿件的角度讲,真正的环节还是在于选取和培养学识渊博、有敬业精神、乐于奉献的编辑。编辑的地位和作用,早已写进编辑学及其相关的著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来认识他的地位,发挥他的作用,这与编辑过程中的“三审制”不无关系。

对编辑地位和作用的论述,早有定论。简而言之,首先,编辑是社会文化信息的传播者,起着不断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其次,编辑是优化和净化社会多源文化信息的第一把关人,他保证对文稿的审定、选择和加工,对文稿的取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刊物的质量。“自书籍产生以来,编辑工作都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加工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活动”。(1)正是编辑承担和肩负着一个民族文化积累的重任,承担着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繁荣和发展的使命。从文化载体的形式看,高校文科学报亦是如此。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尤其要重视和发挥编辑所特有的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独特的作用。因此,编辑素质的高低,是图书质量高低与否的决定因素。

(三)必须强调和抓好的几个环节

提高刊物质量,不能只写在纸上,更不能虚化,而要落到实处.在编辑过程的诸多环节中,编辑审阅鉴定、整理加工这一环节,尤其重要,是提高刊物质量的根本。

首先,责任编辑第一审,是“三审制”的基础,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高校办学报尤其如此。《固原师专学报》在高校虽属小字辈,但自创刊以来近20年间,一直坚持“三审制”,刊物质量逐年上升,在全国的同类学报中,率先公开发行。我们这样做,并未因实行“三审制”而变相地约束了责任编辑的审稿思维和积极性的发挥。责任编辑审阅的文章有无学术水平,是否体现了编辑的见识和学术思想,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和上海《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基本上可为编辑评说,若论质量,这恐怕就是大致衡量的标准。通常意义上,作为“三审制”的第一道关,有着“奠基”的作用,对编辑来讲,文稿的取舍过程,就已经融进入了办刊方针和主编意图。责任编辑仔细认真地阅读,复审,终审也不得马虎从事,责任编辑审阅是“三审制”的保证和根本,复审、终审也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责任编辑总是在认真地通读文稿(不仅是一次)的基础上,在充分掌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来决定取舍的。因此,编辑这一环节是其根本。

其次,要充分体现编辑在编辑工作中的中心环节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在体现编辑中心环节的过程中,与出版社的编辑不尽相同。出版社的编辑既要策划选题,还要审稿,而学报的编辑,除有计划地为刊物栏目设计和预约少量的作者的文稿外,通常主要是编稿。所以,学报编辑主要是审稿加工,最重要的是审稿。这一关把不好,编辑就是失职。近年,出版界不乏低层次的出版物,诸如选题重复、雷同,内容大同小异等.就高校学报看,亦有不少选题相近或相同,内容重复的现象严重。作为编辑,必须把住这一关。审稿在整个编辑过程中处在承上启下的中心地位,加工整理只是在审稿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编辑工作是刊物得以出版的中心环节,而审读和整理加工则又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所担任和完成的审稿与审理加工任务,是刊物出版的最关键一道工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编辑这个中心环节是“三审制”审稿的基础。

第三,对编辑自身的要求。作为高校文科学报的责任编辑,从审稿和加工整理的角度讲,应具备理论思辨能力、审读鉴赏能力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前两种能力是从理论把握的角度说的,学问见识,对编辑尤其重要。不能把握最新的科研动态,不能对文章的学术观点和结论进行宏观上的正确选择和把握,要谈提高刊物质量就等于失去了最基本的优势。所谓的编辑创造,就体现在对成果的确认之中,用“慧眼识珠”来形容,可能最为恰切。既要有慧眼识珠的洞察力,也要有烘云托月的鉴赏力。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谈到文字的驾驭,即对文章的字、词、句、段精雕细刻,去粗取精,调整充实,加工润色,使其思想性、学术性都无懈可击,结构框架、段落层次、语句标点都符合逻辑,准确无误.编辑不能只是一个改错别字的“文字匠”,只是看看知识性错误、定势性错误、逻辑性错误,而应该是一个学者型的人物。这样才能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而有机地统一。

编辑的加工过程,就是全面提高书刊质量的过程。即从内容取舍,篇幅大小,逻辑结构,观点得失,资料校对,文字修饰,直到技术处理等对书刊质量全面负责。因此,编辑对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就高校学报的整体现状看,必须建立和健全“三审制”,切实履行复审与终审制度。多一个人把关,就会少出现错误,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在加强体制健全的同时,必须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在岗的编辑,一是要有较高政治和政策水平,二是要有深厚专业知识,三是恪守职业道德,有一种奉献精神,四是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德才兼备是对当今编辑的基本要求.编辑职业道德与编辑职业密不可分。编辑应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融入整个审稿与鉴赏、加工与整理的过程,包括尚需花大力气进行的校对之中。

所以,充分发挥责任编辑的多方面作用,实行严格意义上的“三审制”,才能保证书刊的质量,也才能提高刊物的质量。

【注释】

(1)阙遗隆:《书籍编辑学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