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皮影戏印象

皮影戏印象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皮影戏印象敲起锣鼓,吹着唢呐。皮影戏对表演者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皮影戏印象

敲起锣鼓,吹着唢呐。2008年2月25日,在甘肃天水一寺庙内,几名来自陕西的民间艺人正在表演传统的皮影戏。在他们精彩的表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人物”被搬上台,台下不时传来掌声和孩童的笑声……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也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皮影戏对表演者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大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

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是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辗转十分便捷,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它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奏和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常。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可谓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了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

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使得目前皮影戏的现状不容乐观。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周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可喜的是,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水日报》2008年刊发)

img239

img240

img241

img242

掀牛:一种逐渐消失的传统游戏

2008年1月6日,甘肃天水的几位老年人在玩“掀牛”。这几年,随着麻将、挖坑以及网络游戏等流行,“掀牛”这种传统的游戏已经渐渐地淡出。除了少数老年人在一起切磋、娱乐外,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玩这种传统的游戏了。也许再过几年,这种游戏将会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