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解说词写作

电视新闻解说词写作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电视新闻解说词写作一、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电视是以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形象得宠于世的。电视新闻的传播尤其如此。在这两条新闻中,尽管解说词单独看来是不完整的、跳跃式的,但却因其与画面配合得相得益彰,赢得了整条电视新闻的完整与和谐美。

第一节 电视新闻解说词写作

一、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

电视是以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形象得宠于世的。因此,图像与解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电视新闻的传播尤其如此。如何将画面和解说协调统一,发挥最佳传播效果,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简单来说,实践中处理画面与解说的关系,至少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尽量让画面说话

第二,解说“言画面之所难言”。解说不应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图解式的“看图识字”。观众能从画面上看到、感受到、明白到的东西,再解说则成了累赘。

第三,解说应使观众更好地沉潜入画面,不宜转移观众对画面的注意力,即不宜“喧宾夺主”。

第四,评价解说词的优劣,并不是看它单独存在时的文学欣赏价值,而首先要看它是否很巧妙地与画面配合,充分表达了画面所没有表达而又确实需要表达的内容。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有的电视新闻解说,简单地沿袭报纸、广播的路子,把图像去掉就是一篇标准的广播稿,即所谓“形声两张皮”。解说词把时间占得满满的,播音员加快速度念,在图像内念完了事。但就电视传播媒介的优势来讲,凡是新闻事实发生现场的状况(图像)及声音、音响,都能加以传播、表现出来,所以,凡是观众能直接耳闻目睹的新闻事实因素,就不必再要记者或播音员解说了。这样,电视新闻稿(解说词)在文字上可能是不完整的、跳跃式的。

比如,电视新闻《邓小平同志会见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开头一句交代了邓小平同志在何时何地会见了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然后就出邓小平同志的图像。他绕场一周同委员们一一握手,坐下以后寒暄。他问一位代表:“今年70了吧?”答:“今年75了。”邓小平说:“我比你大,我今年83岁,明年84是个关。中国有个说法,73、84是个关嘛!”然后他转入正题,谈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取得的成就及其重要性等,上面内容花了三分钟左右,播音员一句话未说,观众已对新闻了解得清清楚楚。最后,播音员才加了一句话:会见在亲切的气氛中进行,参加会见的有谁。解说词就是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

又如,电视新闻《美国挑战者号爆炸》,导语是一句话,然后是火箭升空镜头、爆炸镜头,一系列爆炸物散落在大西洋,一分多钟,没有任何解说。接着讲家属在现场看到爆炸后惊呆了,又是一系列的镜头。紧接着讲在看电视的学生由高兴到惊呆,又是一系列惊呆的镜头。然后是里根就此事举行记者招待会和宇航员的背景介绍,也用了许多镜头。在这两条新闻中,尽管解说词单独看来是不完整的、跳跃式的,但却因其与画面配合得相得益彰,赢得了整条电视新闻的完整与和谐美。

二、解说词的作用

1.补足新闻要素,说明有关情况

比如,上面《邓小平同志会见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的电视新闻,如果只有画面,没有解说词,观众就看不明白邓小平同志在何时何地会见了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甚至会见的是谁也不清楚。

2.揭示画面内涵,阐明主题思想

例如,在本书前面第二章第一节中所举到的《天安门广场竖起“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的电视新闻中,解说词讲道:“10年前的今天,中英两国政府的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0年后的今天,倒计时牌告诉我们,距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还有925天”,“从今天开始,我身后这个倒计时牌开始进入读秒计时的状态,900多天,7 000多万秒,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1997年7月1日,中国人民翘首以待。”就不仅补充说明了有关情况,还有力揭示了本条新闻重大的思想内涵。

解说词揭示画面内涵,阐明主题思想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借物寄情的电视专题作品中表现突出。例如,电视片《松》:

img44

在这个电视片中,编导由松所开掘出的独特的主题立意——“而我们在这里向大家介绍的则是松与石、松与云所结下的不解之缘”,完全就是通过解说加以“规定性”地揭示的。如果没有这种由解说所赋予的“规定性”的主题思想揭示,那么,完全就可能使观众在观赏一幅幅“松”的画面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联想,“悟”出多种多样的主题思想来。

3.抒情写意,增强艺术魅力

白居易有一句论诗写作的名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氏长庆集·与元九书》),真可谓一语道破把握传播效果产生规律的妙谛。所以,无论写诗作文,还是电视创作,都力求以情感人。刘勰在论及文学抒情的时候,曾写道:“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文心雕龙·铨赋》)说明人的主观感情如果的确是因客观事物所激发、兴起,那么,这感情的内在及含义必然明朗而雅致。如果本身带着感情去观察客观事物,所激发出的文辞也必然精巧优美。也可以反过来讲,精巧优美的文辞,也必然能较好地表达人在观察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感情。在电视创作中,我们不难看到,不少成功的电视片,都是很善于运用解说词抒情写意,很好渲染、烘托画面,从而有力地增强了电视片的艺术魅力。

下面,我们无妨欣赏一下电视专题片《今日草地》(四川电视台)中的一些解说词。

img45

(续 表)

img46

在这个电视专题片中,正因为解说一开始饱蘸深沉的激情,富有浓郁的韵味诗意,强烈抒发了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大草地的深沉的挚爱,对红军和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所以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那值得回顾的特定的历史环境氛围中去,使我们的感情也变得深沉起来。而那些虽然是拍摄于今天,当然也是经过了精心选择和对色光、影调等艺术处理过的画面,也因解说的渲染和烘托,与解说交相辉映,迸发出更为丰富的形象含义。关于老红军班长的手杖和红柳的传说,则与画面上茁壮的红柳以及紧接的反映草地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的画面互为呼应,有力地发挥出“托物传情”、“借物言情”的修辞效果,更强烈地引起了我们同电视片思想感情的共鸣。

又比如,电视片《话说长江》中《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开头一段:“红日从洞庭湖中水淋淋地升起,夕阳在洞庭湖里火辣辣地落下”。虽然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的镜头画面观众一目了然,但是,却由于“水淋淋地升起”、“火辣辣地落下”等凝练生动的语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画面的艺术美感。

4.串联贯通全片,发挥结构作用

在电视片创作中,镜头与镜头之间、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场景、时空转换跨度很大,甚至看似彼此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解说词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段落、场面之间的承接过渡流畅自然,使全片的结构显得严谨完整。

比如,前面举到的电视专题片《今日草地》中,如果仅有画面,那么,不管记者怎样精心设计构思,也无法实现他要从对红军时代草地的回顾谈到今日草地这样一个历史时间概念的转换。然而,通过“但是,我在这洒满红军鲜血的土地上,找到了丰美的水草,找到了肥壮的牛羊,找到了撒满草地的格桑花,找到了无数草地的建设者。5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昔日荒凉的土地早已换了人间”这样一段解说词,却很好地实现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间概念的转换。

又如,电视片《泸沽湖风情》第一集《寻访世外桃源》(四川电视台)中,有下面这样一段:

img47

从这个段落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半坡村博物馆到考古工作者们的研究工作场所的时空转换,及上下两个段落内容的衔接,主要都是通过最后一句解说发挥了结构作用,使之流畅自然的。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揭示了解说的用武之地,归根到底,仅有画面难以尽意、难以独立之处,就恰是解说的用武之地。真正要产生出好的、值得称道的解说词,务须透彻理解和把握每一个具体电视作品的声画关系不可。

三、解说词的写作规律

解说词由于是与具体的电视节目的画面相依托而存在,不同于一般的独立存在的文学作品,所以,在其创作的规律上,也有自己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加以认识和把握。

1.明确创作意图,把握作品主题

电视节目的创作意图及作品主题思想,是解说词写作的“纲”,不仅确立解说词在电视节目中存在的“重心”所在,而且确定解说词写作的“走向”。因此,明确创作意图、把握作品主题这种理性的思考,可以自然地厘清解说词写作的思路,明白解说词写作的根本使命,并初步形成完成这一使命的总体构思。

一旦当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了能基本透彻揭示作品主题的解说词的轮廓,那么,对尚未进行的拍摄工作来说,就有利于指导去摄取既能很好表现作品主题,又利于实现理想的解说词写作的画面素材。对正在进行中的拍摄工作来说,解说的“毛坯”又便于针对“既成”的画面素材,适当地“修正”自己,以及对画面进行选择、调整,较快寻找到比较理想的声、画“共存点”——能彼此辉映的相互依存点。

2.熟悉已有画面,发掘画面内涵

在画面素材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对于解说词写作来说,则应熟悉已有的画面,明白对于主题表现来讲,现有画面已能完成哪些使命,尚留下哪些空白、缺陷,从大结构上把握解说与画面的相互弥补,使声画配合能完整表现全片思想内涵。同时,在熟悉已有画面的过程中,通过“触景”生情,激发解说词写作的新灵感,力求在一些“点”上,产生出解说词的精彩段落,加强对画面内涵的深入揭示。

3.寻求与内容统一和谐的语言风格及表达形式

论语·雍也》写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为一个作品,若实质、内容胜于文采,则仍嫌粗野。文采虽好,而内容实质欠佳,则会失于浮华。只有文质兼备,才堪称上乘。通俗一点说,就是内容和形式必须统一。所以,我们在进行解说词写作的时候,除了在“质”上,能说清楚、表达明白作品的主题外,还要力求通过对作品题材、内容特点的分析和认识,寻求和采用相适应的完美表现形式,这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和表达形式上。事实上,很多优秀的解说词之所以脍炙人口,都是以其鲜明的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和适应电视传播的表达形式脱颖而出的。

比如,同是电视片《话说长江》的解说词,在《金沙江畔》一集,编导抓住表现的主要环境对象“动”感强且运动方式极富变幻、落差很大的特点,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及比较诙谐幽默的笔风。电视开始,把金沙江比作运动员:“如果说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和宜宾以下的长江是四位长跑运动员,它们在6 380公里的跑道上,举行着接力赛的话,那么金沙江这位运动员跑的路程真是够长的了。它从青海的玉树一直跑到四川的宜宾,一共跑了2 308公里,占全跑道的1/3以上。”随着金沙江的奔腾咆哮及缓流轻拍,解说又将其比作人人熟知的梁山好汉和三国人物,道:“金沙江已经暴跳了千百年,但是,它也和《水浒传》里的鲁智深一样,具有粗中有细,刚里怀柔性格。你看,它来到石鼓这个地方之后,就像京剧里的诸葛亮一样迈着四方步,心平气和,温文尔雅。”

而在《太湖平原》一集,编导又针对所表现的主要环境对象浩渺淡远的特点,通过巧妙引用一些古代诗文,如,“古人曾这样描写苏州:‘处处楼前飘花吹,家家门前泊舟船’,还有:‘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里是唐朝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的枫桥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今天,苏州城西寒山寺仍在,但是,那种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境却不会找到了。”从而形成了一种抒情、优雅的语言风格,为电视片赋予了另一种魅力。

4.协调适应电视传播的特殊技术要求

写解说词还应考虑每一组画面的长度和时间的约束,以及播音员播读的速度。

在一般情况下,播音员念解说词,每分钟大约是200字左右。

另外,解说词文句的结构安排,要考虑配合画面的需要。在介绍特殊事物的专用名称或需准确特指的人物姓名时,点名要对准画面。为此,宜尽量用短句,避免解说词充满画面长度。

四、电视新闻解说词的结构

1.电视新闻的导语与结构

国内电视界曾就电视新闻(主要针对电视新闻消息)是否应有导语的问题进行过争论。多数的意见认为,由于新闻一般应有导语,电视新闻既是新闻,也应有导语;但不同于报纸和广播,它应根据电视新闻的特点,创造自己的形式,要求简练明快、生动准确、解说与画面应紧密配合等等。为此,有的提出电视新闻导语有五种类型:图像为主的结合式;解说为主的叙述式;图像解说密切配合的描述式;突出形象的特写式;同期声导语。有的则按写法的不同,分出了叙述式导语、概括式导语、简讯式导语、背景式导语、描写式导语、提问式导语、议论式导语、参与式导语、图解式导语、混合式导语等形式。但是,仔细推敲起来我们就会感到,由于丰富多彩的实践所足以证实的,无论报纸、广播的新闻导语也罢,还是电视新闻的导语也罢,均没有固定的模式,正所谓:“兵无常形,水无常势”,所以,上述的分类罗列总难以尽善。

对电视新闻解说词结构形式的把握,我们可以从与报纸、广播(特别是报纸)新闻的写作结构的本质特征进行比较中获得启示。

电视新闻从其篇幅、容量等体裁特征上来看,是相近于报纸中的新闻消息的。但是,由于电视新闻“声画并茂”的特点,其解说词要求与画面有特殊的配合关系,最后以“声画”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统一形式,来完成报纸消息仅仅是以文字来叙述新闻事实的同一使命。正因为这样,电视新闻解说词的结构形式不能照搬报纸消息的写作结构形式。而且,报纸消息的结构形式也不能完全适应电视新闻的要求。比如,报纸新闻消息的写作一般有导语,即“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导语是对整条消息内容的高度浓缩。正因如此,在内容上,它与导语后的正文主体内容也必然是重复的。不过,这种重复对于读者来说,尚可以接受。因为,读者如果认为仅读了导语也满足了,不愿再“重复”去读虽然是更详细些的正文主体的话,也可以自择其便,来个“腰斩”,仅取导语而已。但是,电视新闻由于篇幅更为短小,往往在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时间内就要告诉观众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何事,所以也往往容不得这种导语与正文主体的“重复”。再有,如报道某些突发性事件时,一出画面就正好是引人入胜的镜头,这一镜头强烈吸引着观众想观看事件发展的进程,了解事件发展的结局,这时候,若用导语先一语道破“天机”,那就会大倒观众的胃口。

毫无疑问,我们并不排斥有的电视新闻的解说词也采用倒金字塔的结构形式,既然如此,导语当然也就可以七彩纷呈,各具情态。但是,这种电视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形式,也并非是对报纸新闻消息中的倒金字塔结构形式的简单沿用,更非能对所有电视新闻题材“放之而皆准”,而应根据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从电视传播效果,从电视观众而非报纸读者的心理接受特点来加以重新认识。同时,还有必要看到,即使是报纸导语本身,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群情况的变化,其结构形式和写作技巧也在发生着变化。

美国新闻传播学者特德·怀特就曾写道:“过去有段时间,大多数报纸编辑要求每条导语必须六大要素齐备,而现在的报纸编辑已经很少坚持这个规则了,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则从来没有严格遵循过这个规则。”(1)

总的来说,在电视新闻解说词的结构上,要突破报纸新闻写作的意识,根据电视新闻事件的内容特点,确定解说词的结构方式——最能迅速有力吸引观众的方式。

一般来说,消息类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结构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种:

(1)倒金字塔式。

采用导语开头,先用极简要的文句,概括电视新闻的精华所在,揭示新闻主题,唤起观者注意,使之在脑子里先有一个总概念,并愿意继续看下去。这种解说词结构形式,比较适合于最初的画面图像价值比较一般,画面吸引力不够强烈的电视新闻,以便通过导语的理性揭示,让新闻主题的内在重要度迅速引起观众继续视听的兴趣。

(2)直叙式。

亦可称为“渐进式”结构,这种解说词的写作结构形式不用导语,紧扣新闻事件的客观发展进程直接叙述,让解说也同画面一样,逐渐展示新闻事件的客观发展进程、运动状态,“顺流直下”般地完成新闻主题的揭示。

直叙式的解说词写作结构比较适用于画面的图像价值从一开始就比较强,新闻事件的客观发展进程具有较强的悬念因素,且运动情状能直接见于图像的新闻题材。

直叙式的解说词结构之所以不用导语,旨在着意保护新闻事件发展进程本身所具有的“悬念性”魅力因素,颇利于渐引观众入胜。驾驭得当,尤其能收到曲终奏雅的强烈效果。

2.电视新闻的标题

标题是电视新闻的眼睛。之所以这样讲,是要格外强调电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因为,在我国电视新闻史的早期,对电视新闻(尤其是电视新闻消息)的标题曾经一度是忽视的,即便文稿上有标题,完成播出的新闻上也是没有标题的。当然,这也与当时电视字幕技术的局限有关。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电视新闻消息才开始强调要有标题。不过,最初的电视新闻标题与历史悠久的报纸的标题艺术水平相比,却有相当的差距

自不待言,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不能照搬报纸标题写作的规律。因为,媒介手段的不同,影响标题呈现形式及受众接受规律也有所不同,这是我们把握电视新闻标题写作时首先要注意的。

电视新闻的标题一般是在画面开始后两三秒钟出现,在画面上停留的时间也不长,一般也就几秒钟;而且,观众在看标题的同时,记载着新闻主题信息的运动画面也在迅速变换。这些,都是同报纸读者欣赏标题时的相对专注性、静止性截然不同的。为此,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及制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简明扼要,通俗明了。要让观众一下看得明白。

第二,一“语”传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目传神。透过眼睛,能迅速感悟心灵的声音。电视新闻的标题则讲究一“语”传神,短短一句话的标题应包含最核心的新闻信息。而且,尽可能做到文采动人。

第三,恰当的字体、色彩、叠现时间及方式。

五、电视新闻稿的形式

电视新闻稿的形式在我国尚无统一的样式。从国内国际的情况来看,一般有“图示三栏式”、“简易三栏式”、“简易两栏式”、单纯文字稿式几种样式。最简单、最容易普遍采用、也比较符合电视新闻规范的,电视新闻消息类比较短小的节目最好是采用“简易两栏式”形式。尤其是在“采摄分离”(记者与摄像共同完成采访)、“采编分离”(前期采摄与后期声画编辑分离)的情况下,“简易两栏式”文稿形式有利于记者对重要画面的构图、取舍、重要镜头转换效果的强调等意图,在画面一栏予以表达和说明。(可参看本书第二章中的案例)纪录片等篇幅较大、艺术表现成分较多的节目,最好采用“图示三栏式”、“简易三栏式”文稿形式。

图示三栏式

img48

简易三栏式

img49

简易两栏式

img50

“简易两栏式”文稿形式的“画面”一栏,除写明有关画面的示意外,也写明新闻稿的标题,以及音响、音乐运用的示意,镜头画面使用的长度等。

在美国,“简易两栏式”文稿形式也称为“分栏纸”(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