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新闻学的重大缺陷

中国传统新闻学的重大缺陷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传统新闻学的重大缺陷在新闻事业空前发展的现时代,传统新闻学暴露出了许多不利于自身发展的重大缺陷。在中国传统新闻学形成的当时,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并不很高,报刊在诸种媒介中占绝对优势。但是传统新闻学一直将研究重点放在传播者方面。例如,在中国许多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表中,有的是编辑、评论、写作、采访课,却唯独没有一门关于读者、观众、听众的课程。

二、中国传统新闻学的重大缺陷

在新闻事业空前发展的现时代,传统新闻学暴露出了许多不利于自身发展的重大缺陷。这些缺陷,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十条。

第一,满足于定性研究,忽视了定量分析。自20世纪初期以来,社会科学开始不满足于对研究对象的定性研究,而广泛地利用数学方法、统计方法,进行精密的定量分析,使之日益向着精确化的方向发展。可是直到80年代末期,传统新闻学仍然满足于定性研究,远远没有赶上这一精确化浪头。在我们能看到的传统新闻学著作中,除了少数精选的例证外,是很难找到足以证明其论点成立的精确数据的。这不能不叫人怀疑由定性研究所得出的“原则”的可靠性列宁早就指出:“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办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起完全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13]此处所谓“事实的总和”,“事实的联系”,显然是定量分析的别称。因此要提高新闻学的研究水平,就必须彻底地改变其满足于定性研究,忽视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将定性研究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可靠基础之上。

第二,满足于对现有新闻体制的论证,放弃了对现有传播体制的剖析和未来新闻传播的科学设计。批判旧的过时了的资产阶级新闻传播制度,论证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进步性和优越性,对于一个完整的新闻学体系来说,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批判地研究历史、现实,不仅仅是为了现在,同时还是为了将来。因此科学的新闻学应将对过去的批判,对现实的分析与对将来的展望和谐地结合起来。历史是理解现实的钥匙,现实是展望未来的根据。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割裂视之。传统新闻学却明确地将研究范围限定在对过去的批判和对现实的论证上,而对未来新闻事业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则明显地忽略掉了。我们的生活是面向将来的,即使是安于现状的人们,也要将安于现状寄托在将来上。与此相反,现在则是瞬息间的存在。它正处在由过去向未来流动的过程之中,不可能有孤立的静止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满足于对过去的批判和论证现实的传统新闻学,可以说是一种保守的理论。

第三,满足于对新闻工作的经验总结,缺乏理论思辨性。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概念系统,这对于我们所研究的传统新闻学来说,并不完全具备。纵观传统新闻学的研究成果,其数量不可谓少,但在学术水平上却不敢恭维,因为它们大多数属于新闻工作的经验总结,而缺乏严密的科学论证。人们之所以说“新闻无学”或“新闻有术无学”,其原因即在于此。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总结新闻工作经验的必要性,经验的总结升华为理论,乃是建立科学新闻学的重要材料。问题不在于是否总结经验,而在于是否升华。要改变人们对传统新闻学的看法,根本的途径就是将经验型的新闻学改造成为理性思辨型的新闻学。

第四,满足于孤立地分析新闻现象与新闻规律,忽视了新闻现象同现实背景及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新闻现象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在严格的意义上,它乃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物。其内容、特征及其作用,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其置身的社会背景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决定的,并且只有在与它们的相互关系上才能表现出来。因此,科学新闻学不能仅限于就事论事,不能限于为新闻而新闻。传统新闻学的缺陷正好表现在这里,它不是或者很少把新闻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其结果,不是没有深刻地阐明新闻的本质、功能、作用,就是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尤其严重的是,由于它没有对社会的决定作用予以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仍是抱守残缺,原地踏步,最后导致落后于今天改革的现实。

第五,满足于新闻学本身的研究,忽视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建设。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所谓高度分化,是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其研究水平日益趋向新的高度和深度;而高度综合,则是指学科越来越综合,大量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蓬勃发展。尤其是出现了一些综合性的大跨度的交叉学科,一些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成了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就传统新闻学而言,高度分化已经出现,在原有的新闻史、新闻业务、新闻理论三板块上,已经生长出了众多的分支学科。但是在高度综合,即在与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互相融合,建立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方面,还没有多大的进展。满足于自身深度的发掘,忽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建设,正是传统新闻学的重大缺陷之一。

第六,习惯于单独研究个别新闻媒介,忽视了对不同媒介的综合研究。在中国传统新闻学形成的当时,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并不很高,报刊在诸种媒介中占绝对优势。广播刚刚出现,电视则尚未问世,因而传统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不能不集中于报刊媒介。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对它的研究也单独个别地进行起来。这种忽视综合研究的倾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了。现在是多种媒介交叉复合传播信息的时代,而作为新闻媒介,在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之间,实际上又存在一种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关系。因此,应该把报刊、广播、电视及通讯社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来看待,进行综合的考察与分析,并努力消除其间的摩擦和抵消,使这个系统的运行活性化。

第七,满足于传者研究,忽视了受众分析。我们知道,作为传播者,决不会只以所传信息到达接受者为满足,只有在所传信息引起受众发生传者所期待的反应时,才能说到达了传播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传播者和接受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新闻学一直将研究重点放在传播者方面。例如,在中国许多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表中,有的是编辑、评论、写作、采访课,却唯独没有一门关于读者、观众、听众的课程。满足于传播者研究,无视接受者,无视接受者的思想态度、兴趣爱好、接受能力、性格特征等,势必造成宣传的盲目性,从而减弱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从学术的意义上看,忽视受众分析,必然还会使人们难以认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使得新闻学体系建设留下了一个难以填补的缺口。

第八,重视传播内容的研究,忽视了传播过程与效果分析。在传统新闻学体系中,传播内容的构成方法及基本要求,占着重要的地位。就报纸而言,报道言论的政治立场,文章的写作标准,不同文章的排列组合,标题的制作,图片的运用等等,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方面的成果也最多。但是上述传播内容是怎样到达受众处,其客观效果又是如何,则是一个薄弱环节。如果我们将新闻传播过程简化为:新闻事件、传者、内容、媒介、受众五个环节,那么,从内容至受众的过程,对传统新闻学来说,就是一笔糊涂账了。至于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传统新闻学则更少涉及。这种忽视,大大地削弱了传统新闻学对于新闻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九,过分强调新闻的政治性,忽视了新闻传播的其他属性与功能。长期以来,传统新闻学一直在论证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者、鼓动者,而且还是集体的组织者”[14]。事实上,新闻媒介不仅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不仅具有政治性的功能,而且还有其他的属性和功能。新闻还是一种报道工具、教育工具、娱乐工具,与此相应的,它还具有守望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新闻还是一种商品,新闻媒介是一种以经营新闻为主要业务的企业。不过这种企业,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企业,它必须作为公益事业来经营。只有充分地认识这些属性,发挥这些功能,新闻事业才能恪尽对于社会的责任

第十,片面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忽视了新闻机构与党的确切关系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论述,是传统新闻学的主要渊源,但是后者又明显地偏离了前者规定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党性原则,指的是党的报纸属于全党,而不是属于某些领袖人物;党对报纸的领导,是通过原则性的指导和道义的影响;党要努力使新闻工具在坚持无产阶级立场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等。而中国传统新闻学,或者说在某一个时期内,总是有意无意地将党的报纸看成是属于某个领袖人物的,它不是对全党负责,而是对个别领袖负责,将党对报纸的领导看成是对具体的编辑过程,甚至连文章体裁、标题大小、版面安排都要进行干涉,完全无视新闻工作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至于党的机关与党报的关系,则一味地强调绝对服从,忽视了新闻工作者在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应该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使新闻工作者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新闻学的又一缺陷。

以上十大缺陷,是传统新闻学落后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实际的重要原因。当然,这并不是说传统新闻学一无是处。实际上,正是传统新闻学的框架结构,奠定了现代科学新闻学的基础。然而,这个基础在今天看来并不是那么厚实,只有消除或克服上述缺陷,才能在强化传统新闻学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新闻学的大厦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