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发展的几个阶段

电视新闻发展的几个阶段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电视新闻发展的几个阶段(一)口播(图片)新闻阶段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正式播送电视节目,被公认为是电视诞生的日子。现场采访等具有电视特色的新闻传播报道手法得到重视,并逐步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被推广、运用。ENG电视新闻采摄技术的进步,更新了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从而推动了电视新闻的发展。它极大地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报道时效,使重大新闻可以做到世界范围的同步报道。

一、电视新闻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口播(图片)新闻阶段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正式播送电视节目,被公认为是电视诞生的日子。伴随电视的诞生,电视新闻也当即出现。开播之初的电视新闻,由记者、编辑写稿,播音员播念,观众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荧屏上出现的是与报道内容有关的图片;有时,为避免荧屏上出现空白,也插入一些无关的图片。严格地说,那时的电视新闻还没有跳出广播的摇篮,在形式上是单调、冗长、呆板的。从内容上看,它涉猎的方面窄、信息容量少、社会影响自然也就小。

193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展示电子产品,并当场实况播放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出席博览会的讲话。虽然,有人称它是最早的有线图像的电视新闻,但是,它还是没有跳出口播新闻的衣钵。翌年(1940年),美国的电视新闻采用分割式播放,当每次播报新闻时,用的是出播音员图像的口播新闻形式。可称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播电视新闻,人们把这种方式叫“Lip Read”,即“撕下来念”。沿用的依然是广播新闻形式,那时的新闻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但是,它已有了改进——播音员出现在电视荧屏上,这是电视新闻的一个进步。

后来,电视记者用照相机先拍一些新闻照片,再对照照片写一段说明文字,在播出照片的同时,由播音员播念说明文字,业界把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称为“图片新闻”。世界各国的电视台在开办电视新闻之初,大都采用过这种形式。中国最早的电视新闻,包括20世纪70年代初期各省新办的电视台,也都有“口播新闻”+“图片新闻”的经历。

尽管口播电视新闻是原始的节目形态,可是由于它具有简洁、灵活、快捷的特点,世界各国在开办电视新闻之初,大都是从创办口播电视新闻开始的。

电视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跨越了70多个年头,但是,直到今天,口播新闻依然在电视新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说明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二)影片新闻拍摄阶段

1947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相继与电影广告商合作,生产专供拍摄电视新闻用的16毫米电影摄影机和胶片,从此开始了电视新闻以活动影像画面为特点的传播信息的历史。由于当时从广播电台聘来的记者编辑只会采写新闻稿件,不会拍摄小电影,所以,又从新闻纪录电影的摄影队伍中聘用了一批摄影记者,手法上也沿用新闻电影的模式和技巧,由此开创了电视新闻“摄影新闻”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从美国开始为世界各国电视台的新闻部所沿用。摄影新闻有了形象化的特色,形象化是电视最直观、最主要的特色,它在信息传播上优于报纸、广播,较之口播新闻而备受观众的欢迎,所以前苏联新闻学者在《报纸体裁》一书中,比较新闻传播媒介的异同时曾说:“电视记者拥有摄影机的日子,也就是电视报道体裁诞生的日子。”因为摄影机拍摄的是活动的形象,其他新闻传播媒介是没有活动形象的。

我国电视新闻于1958年随电视诞生而起步。第一批电视记者也来自于广播电台和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起步之初同时用口播新闻和影片新闻。在我国,用影片报道新闻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被电子采访设备(电视摄像机)逐渐取代。

(三)电子新闻摄录阶段

电视新闻发展的根本性突破是电子新闻采摄设备(ENG)的运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电子新闻采摄设备(ENG)在美国电视界率先运用,不久,很快普及到欧洲、日本等电视发达国家,进而迅速蔓延到几乎所有开办电视的国家。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已经完全将16毫米电影摄影机取而代之,居于一统天下的地位。

ENG的最大特点是摄录同步,它可把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采访、报道,直接声形并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它把电视记者采访、报道活动直接推上屏幕,让观众看到的是事件发展的过程和采访的情况,而不仅仅是结果或结论。它把电视新闻工作推向了声画同步的荧幕形象阶段,克服了电影化的无声画面不能表现感情、不易表现心理活动、不能传达抽象概念等种种缺陷,而为电视新闻传播信息注入了新的活力。ENG使电视新闻达到了“面对面”交流思想的境地,新闻开始有了人格化、个性化、情绪化的特点。人格化、个性化、情绪化,既是特点,又是电视新闻的优势。

1971年,CBS首次使用ENG,采访美国国会会议

1977年后,美国三大广播公司逐渐用ENG代替摄影机和胶片。

1978年12月,我国中央电视台首次使用ENG。80年代初期,全国各省级电视台逐步用ENG采访新闻,以至80年代开始组建的电视台,没有经历影片新闻阶段而直接跨入电子新闻的摄录阶段。虽然在我国80年代初期ENG已被运用在电视新闻拍摄上,但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电视记者习惯于影片新闻的拍摄手法,没有充分认识、利用电视摄像机的声音部分,还把它当做摄影机来用,电视新闻还是画面加解说的影片模式。直到90年代,由于在全国电视系统进行了较系统、深入、较普遍的学术研讨活动,并且在节目评选中,把是否运用声音当成是否突出了电视特点,并当做节目评奖的条件之一,强调广播带响、电视带声的传播理念,这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导向,对电视新闻走向成熟无疑是一个促进。现场采访等具有电视特色的新闻传播报道手法得到重视,并逐步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被推广、运用。

ENG电视新闻采摄技术的进步,更新了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从而推动了电视新闻的发展。

(四)卫星传送(现场直播)阶段

卫星传送是科学技术对电视新闻的巨大推动力。它从传播上为电视新闻提供了较之印刷媒介的报纸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极大地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报道时效,使重大新闻可以做到世界范围的同步报道。以致对沿用了半个世纪的新闻定义提出新的认识和更新: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20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卫星传播的发展更是这样。1958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开始了通信卫星传送节目的实验。这是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由此突破了电视发送靠微波中继站接力传送和由电缆传送的局面。1962年7月10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门用于传送电视节目的卫星“电星一号”,开创了卫星传播电视的新时代。它把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传送到欧洲,极大地加快了电视新闻的报道时效。在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证是:1963年11月22日13时30分,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20分钟以后,远在伦敦的英国广播公司即在电视中播送了这一令人震惊的新闻。1964年4月,“国际卫星通信联合组织”成立。1965年4月,该组织将第一颗国际商用通信卫星“晨鸟”号送入大西洋上空的轨道,从此,世界各国开始租用卫星传送节目。1969年7月19日,通信卫星转播了人类第一次即“阿波罗”号宇航员登月的活动。全世界47个国家,约6亿观众观看克朗凯特主持的宇航员登月现场实况报道。它是一次电视技术大出风头、电视观众大饱眼福、电视报道大展风采、电视新闻大显作为大立地位的开创性壮举。1980年,狄唐纳开办世界上第一座24小时传送新闻的有线电缆电视网——美国有线电视网(CNN)。ABC、CBS、NBC、CNN成为美国四大电视广播公司,通过卫星向全世界传播节目,特别是新闻。它使世界变成了“环宇一村”。电视新闻的卫星传播缩短了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的距离,使全球成为一个“地球村”。“地球村”居民洞察外部世界的信息通道,虽然有广播、报纸和电视,但电视新闻是首屈一指的。

在我国,最早运用通信卫星传送电视新闻节目,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曾对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中美双方商定,在上海建立一座袖珍地面接收站,通过卫星传送,使美国观众也能及时看到中、美两国元首会谈等重要新闻。根据资料统计,在1972年2月21日—2月28日尼克松访华的一周内,通过太平洋上空的卫星,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共播出52个小时的电视新闻报道。1984年,我国成功地发射通信卫星,开始了用卫星向边远地区传送节目的历史第一页。1990年9月,我国通过卫星,成功地向世界各国传播了在北京举办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的实况,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承办国际性运动会和报道、传送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能力。当今,用卫星传送大型国际性体育比赛已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内容。1994年,在我国除原有的边远省份、自治区节目用卫星传送外,山东、浙江、四川等内地和沿海部分省电视台的节目,也开始用卫星传送。到20世纪末的前两年,在国家广播电视等部门的统筹安排下,中央台的八套节目和各省、区、市的卫视节目,全部上了卫星,名曰是主要为了覆盖各省,实际上都把电视落地的目光盯在了北京和全国。卫星传送节目、卫星节目落地,使中国电视新闻展开了新一轮的全面竞争,在客观上促进了电视事业的发展和节目质量的提高。

电子采访设备(ENG)普及和电视转播车普遍使用后,电视新闻借助微波中继的配合,将“零时间”的传送成为现实,传播范围波及到同城或异地,有力地扩展了覆盖地域。通信卫星上天后,又为现场直播创造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物质、技术条件,电视新闻不仅可以实现重大新闻的现场直播,而且可以跨洋过海,把信号(传播内容)传播到地球各地。世界各国电视媒介正是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将重大政治事件、高端政要活动、国际性的体育赛事、自然界的突发灾难等为人们关注的新闻,通过通信卫星,覆盖到传播目的地。电视新闻异军突起,已成为时效最快、权威性最强、观众最多、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