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成

我国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成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7年7月5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第一档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新闻透视》。《新闻透视》开播的意义是率先将杂志编排方式引入到我国电视屏幕,诞生了一个全新形态的电视新闻专栏。[6]2.成熟阶段我国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成熟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随着新闻频道的开播,5月3日和5月4日,中央电视台同时推出《中国周刊》和《世界周刊》两档杂志类新闻节目。

二、我国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成

我国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起步于地方电视台,成熟于中央电视台,经历了由小型到大型三个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1987.7—1993.4)

这一阶段是我国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的起步阶段,栏目时长一般为半小时左右。1987年7月5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第一档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新闻透视》。该栏目时长为30分钟,设有《纵与横》、《长焦距》、《观众来信》、《社会广角》四个节目板块。《纵与横》是对重要新闻事件进行纵横分析的板块性小栏目;《长焦距》是以新闻特写方式报道社会动向,对社会问题作放大报道的板块性小栏目;《观众来信》是反映观众呼声的板块性小栏目;《社会广角》是反映社会问题的板块性小栏目。[5]

在编排方式上,《新闻透视》借鉴了杂志的编辑手法,将长短不一、形式各异的新闻性稿件,按每个小栏目的不同要求进行重新配置组成一个有机的节目整体。在节目选题上,《新闻透视》强调新闻性、社会性、知识性,重视选择社会瞩目的新闻事件和公众普遍感兴趣的社会性题材,注重对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进行纵横两向的评述、深入剖析、传递容量大、内涵丰富的信息。

《新闻透视》开播的意义是率先将杂志编排方式引入到我国电视屏幕,诞生了一个全新形态的电视新闻专栏。1988年1月,福建电视台开播《新闻半小时》栏目。其栏目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多栏目的适时使用。设有《社会看台》、《报警台》、《谁来解忧》、《公民之声》、《看后就评》等20多个配有音乐、但不固定的小栏目,播出时视其内容,适时使用。二是节目形式上更加靠近杂志风味。探索无解说新闻、配乐新闻、动画新闻等电视节目新表现形式。三是记者主持节目。整个节目由记者主持,除参与采、摄、编、播的全过程外,还负责接待来访、撰写评论等,显现出独特的节目个性[6]

2.成熟阶段(1993.5—2003.6)

我国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成熟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东方时空》栏目创办于1993年5月1日,每天7时20分播出,是一档时长为40分钟的日播节目。由人物专访板块栏目《东方之子》、音乐电视板块栏目《金曲榜》、生活服务板块栏目《生活空间》和新闻专题板块栏目《焦点时刻》四个板块组成。在首期节目当中,播出的人物专访是济南钢铁厂厂长马俊才,《金曲榜》栏目播出的内容是歌星杨钰莹的新歌《谁也不知道》,《生活空间》栏目播出的内容是反映影视明星下海经商现象,《焦点时刻》栏目播出的内容是“夫妻关系大家谈”。[7]

《东方时空》栏目的意义,主要有三:一是催熟了我国电视新闻一个新的节目品种——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的诞生;二是进一步探索出杂志式编排结构在电视新闻节目的新方式;三是“改变了中国早上不看电视的习惯”[8]

1996年1月在《东方时空》播出1000期之际,中央电视台对该栏目进行了大的改版。新版《东方时空》采用总主持人制,即在对节目实行统一的串联、统一包装的同时,对下设的4个板块栏目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东方时空》保留了《东方之子》、《生活空间》两个小板块栏目,去掉了《金曲榜》、《焦点时刻》两个小栏目,同时新增了《面对面》和《时空报道》两个小栏目。

《东方之子》是以名人为对象的访谈类节目。采用主持人与名人面对面地访谈的方式,真实展现当代名人的人生追求,揭示名人的内心世界,“浓缩人生精华”,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面》为主持人谈话节目,在2~3分钟的时间内主持人就群众关心的问题发表见解和评论,使整个节目更加趋向新闻性;《时空报道》以“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作为栏目宗旨,追求时效性和现场感。《东方时空》的“逐步调查和完善,实际上也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杂志栏目逐步走向成熟”[9]。此后,中央电视台于2000年11月、2001年11月和2004年9月先后三次对《东方时空》进行了大的改版。

中央电视台还在这一阶段,于1996年、1997年分别开播了体育新闻杂志节目《足球之夜》[10]经济新闻杂志节目《世界经济报道》等系列对象性杂志类新闻节目。1997年5月,中央电视台第2套(经济频道)开播《世界经济报道》,是一档以介绍世界经济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杂志型周播经济新闻节目,下设有《世界经济热点》、《环球市场》、《人物专访》、《世纪梦寻》、《海外传真》等小栏目。该节目选题定位是重在报道世界经济的热点和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分析事件背后的经济原因,同时也对世界市场的重要行情和趋势进行分析评论。[11]

3.超市阶段(2003.7至今)

超市的特点是商品繁多、琳琅满目,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手可取。在这一阶段,我国杂志类新闻节目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一是节目超大。杂志类节目的时长一般在60分钟以上。二是信息海量,内容应有尽有。三是播出涵盖从早上到晚上、从白天到晚间的不同时段。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试播、7月1日起正式播出。随着新闻频道的开播,5月3日和5月4日,中央电视台同时推出《中国周刊》和《世界周刊》两档杂志类新闻节目。这两档节目分别于周六、周日的22:15至23点播出,栏目时长45分钟。2006年《中国周刊》更名为《世界周刊》。

2006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将电视读报栏目《媒体广场》与早间新闻栏目整合成早间大型杂志类新闻栏目《朝闻天下》,每天早上6时首播,栏目时长150分钟。从早上7时开始,《朝闻天下》栏目又与综合频道并机播出,到上午的8:30分钟结束,栏目时长达90分钟。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还于2006年6月5日开播了大型晚间杂志类新闻栏目《360°》。该栏目每周一至周五20时首播,栏目时长60分钟。[12]

除此之外,我国各省市电视新闻媒体也都推出了自己的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上海文广集团与新华社联合制作的《深度105》栏目,每周六21点30分播出,栏目时长为30分钟。2007年1月8日,该栏目调整为每周一20时播出,栏目时长60分钟,下设《天下事》、《非常道》和《说旧闻》三个板块栏目。其中《非常道》是以具有争议的事件为话题,请新闻当事人直接出面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当事人直接面对镜头说话,整个板块没有解说词,全部采用同期声叙说。《说旧闻》紧扣当前的热点话题,或揭秘历史事件,请事件当事人、知情人或是专家学者,对往日陈封的历史故事进行再度叙说或解读,挖掘新闻背后或是鲜为人知的故事。[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