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谈话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成

谈话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成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谈话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成电视主持人节目起步至少晚于广播20年。谈话类新闻节目强调主持人必须具有把各种新闻及现场报道组成一个完整的新闻节目的能力,他在整个节目中起着主导作用。[5]电视新闻主持人节目的成熟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实话实说》栏目虽然不是新闻性的谈话节目,但开播以后,一度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电视节目,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谈话类新闻节目的发展。

一、谈话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成

电视主持人节目起步至少晚于广播20年。1948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聘请喜剧演员弥尔顿·伯尔勒担任《明星剧场》栏目的主持人。同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了综艺类栏目《城中大受欢迎的人》,聘请当过《纽约时报》“百老汇专栏”作家的埃德·沙利文为节目主持人。

学者徐志祥介绍,“主持人”这一名称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片人唐·休伊特在给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负责人的报告中提出来的。唐·休伊特建议:在1952年两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道中,用主持人代替播音员,以改变当时电视新闻节目形式单调、死板的局面。唐·休伊特认为,把零散呆板的新闻报道组成一个既系统又全面的报道整体,中间必须有一个起组织串联作用的人,而这个人必须具备anchor(体育术语,意指接力赛中最具冲刺力的最后一棒运动员)素养。唐·休伊特借用这一专用名词来称呼新闻节目主持人。谈话类新闻节目强调主持人必须具有把各种新闻及现场报道组成一个完整的新闻节目的能力,他在整个节目中起着主导作用。[4]

有学者认为,最早的电视谈话节目是美国广播公司于1954年9月推出的《今夜》。[5]电视新闻主持人节目的成熟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1963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分别将晚间新闻节目由15分钟改为半小时,克朗凯特主持CBS的《晚间新闻》和由切特·亨特利与戴维·布林克利主持NBC的“晚间新闻”,跃居美国电视新闻收视率首位,成为美国电视业发展的一面旗帜。经过20多年的探索,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电视界对电视谈话节目的性质、作用与表现方式的认识逐渐明晰起来,把谈话节目称为“看谈话”的节目。我国港澳电视界则根据译音和意思,把它称为“脱口秀”。

我国谈话性电视节目起步于1993年。1993年1月18日,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了谈话类新闻节目《东方直播室》。这是我国最早开办的谈话类电视新闻节目。[6]该节目以直播方式,邀请嘉宾和观众做客演播室,就当前观众普遍关心的某一话题展开讨论。

1996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经过近半年的准备,推出了每周一期,每期长度为40分钟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该节目通过主持人、嘉宾与观众共同参与的形式,以社会生活或人生某一体验为话题,采用贴近民生、气氛轻松的方式,经过叙、论、辩等环节,各抒己见,达到增进沟通、促进理解的目的。《实话实说》栏目虽然不是新闻性的谈话节目,但开播以后,一度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电视节目,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谈话类新闻节目的发展。[7]

与此同时,1997年5月5日,中央电视台改版后的《中国报道》栏目成为访谈性新闻节目,节目时长30分钟,内容主要由两个板块构成,前一个板块5分钟,是点题新闻,介绍新闻背景资料,后一个板块10分钟是演播室访谈,由主持人邀请嘉宾以相关新闻事件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对事件的影响及发展趋势作出预测。[8]《中国报道》的开办弥补了电视新闻节目分析平面化、评论不充分的不足,由于节目嘉宾多为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或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官员,使得节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观众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9]

根据谈话内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分为新闻性谈话节目、社会性谈话节目和情感娱乐性谈话节目三种类型。需要说明的是,从严格意义上说,《实话实说》不是新闻性谈话节目,而是一档社会性谈话节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