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

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杂志类电视新闻概述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又称为新闻杂志节目,杂志型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出现正好满足人们的这一信息需求。

一、杂志类电视新闻概述

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又称为新闻杂志节目,杂志型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它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和报道、评述手法、按栏目的宗旨,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在固定栏目和时间播出。它既有信息量庞大的简讯,还有一定数量的深度报道,是电视节目栏目化的具体表现。杂志类电视新闻最早出现在美国,其英文全名为Magazine-Format Documentary Series,意思是“杂志型系列新闻纪录片”。杂志型节目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前任副总裁西尔维斯特·韦沃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而且,韦沃本人还身体力行地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杂志型新闻栏目《今天》。1991年,北京电视台开播了集新闻、社会话题、人物报道、服务信息于一体的新栏目《北京您早》,这是国内最早的一档早间电视新闻节目,也被许多人称为最早一档改变我国观众收视习惯的新闻杂志型栏目。中央电视台于1993年创办了一档杂志新闻栏目《东方时空》,栏目打破了以往电视新闻以主持人播报新闻的节目形态,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宗旨,通过百姓身边事件展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二、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

作为众多节目形态之一的新闻杂志型节目,在崭新的节目形态层出不穷之日,仍能长盛不衰,不能不归功于它独具特色的选题。

1.新鲜性和接近性

在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中,选题的新鲜性不仅包括新闻报道的及时性,还讲究报道事件的适宜性。因为杂志类节目追求对信息内容的整合集纳,信息的适宜性显得尤为重要。《南京零距离》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该栏目于2002年1月1日开播。节目面向省会南京,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主要内容由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孟非读报、观众热线、现场调查等构成。《南京零距离》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真正实现了与电视观众“零距离”,被誉为“南京人的电视晚报”。在节目的选题和定位中,《南京零距离》选择了与南京市民在地域上具有接近性的新闻——南京市的民生新闻,受到了南京市民的欢迎,同时也开创了我国民生新闻的先河。

信息内容经过栏目的整合,使“旧闻”拥有“新意”才是杂志类电视新闻的追求目标。接近性是指新闻事件与受众在地理上或者是心理上的接近。地理上的接近是指新闻事件的发生地与受众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接近。心理上的接近性则是指新闻事件在心理上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例如,新闻的主体与观众有着同一职业、同种经历或者同样身份的人。

2.综合性和实用性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在逐渐加快,因而对信息量大、信息实用性强的综合性新闻节目显得青睐有加。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出现正好满足人们的这一信息需求。

《朝闻天下》是CCTV 1、CCTV 新闻2个频道并机直播的新闻节目。2006年由央视原《早间新闻》改版而成,原时长150分钟。2009年7月27日,《朝闻天下》进行改版,这次在主持人和包装上都有改动,时长增至180分钟。《朝闻天下》的节目特点有:

· 热点最先关注,引领全天生活

·6点开始播出抢了时间上的先机,节目全程交替出现的滚动字幕,第一时间关注当天焦点事件,提示当天生活服务,占据内容上的高度。

· 服务贯穿始终,吸引流动观众

·180分钟的节目中,每小时以天气预报的方式,提供一次天气出行服务,同时还将在节目中以滚屏字幕方式全程发布天气信息,并全程加挂标准时钟,以吸引观众锁定频道,并形成收视习惯。

· 拓展选题范围,突出电视特点

在保持原有国内国际时事新闻权威性的同时,《朝闻天下》强化了对社会民生新闻、天气出行资讯、文化体育资讯、时尚生活资讯等可视性强的题材,同时在表现方式上强化电视特性,突出视听感受。

3.故事性

杂志类新闻节目的时长一般在30分钟以上,如果在一个综合性的主题下,节目内容缺乏一些跌宕起伏的情节,时间一长,观众就会产生厌烦心理,注意力就会转移。因此,杂志类新闻节目讲究新闻故事化、情节化,也就是把新闻用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1968年9月24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创办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60分钟》,创办人唐·修林伊特认为:“最好的留住观众的方法是——与其抓住观众的眼球,不如抓住观众的耳朵。这就是《60分钟》与后来的追随者不同的原因,是60分钟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一直名列十大电视节目之一的原因。我们坚信,在每个星期天,观众收看我们的节目是因为我们的故事而不是我们的画面。”《60分钟》最基本的选题思想是:寻找一个小故事。不过,这个故事要在一个大的主题之下,譬如一个帮助患者安乐死的医生,因为这涉及一个医生的职业伦理、人对自己生命的权利等等。把新闻故事讲得尽善尽美,正是《60分钟》久盛不衰的原因。在节目中,新闻不再是简单、呆板的形式,而是一种表演。

三、杂志类新闻节目的策划

电视节目策划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节目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扩大节目的核心受众群,进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1.应根据播出时段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策划安排

众所周知,在电视节目的安排中,不同的时段会有不同的收视需求,同样也会造成不同的收视率。电视节目收视率最高的晚间时段被称为黄金时段,当然,这一时段的电视传播蕴藏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晚间黄金时段相比,早间收视时段和午间收视时段的观众规模要明显“窄小”。然而,《东方时空》的首播改变了中国人早上不开电视的习惯,进而让媒体有了全天24小时,分时段播出不同类型的节目模式的先例。

1993年5月1日早晨6点多,当许多中国人还在梦中或半梦半醒的时候,一些年轻的电视制作者正从不同方位向中央电视台二楼集结,6点50分,一位几天前还是报社记者的年轻编辑将已经看过无数遍的播出带送进了新闻播出机房Betacam放机里,随后导播发出了“切一号机”的指令。6点58分,一组以万物复苏为主题的画面在由MIDI演奏的、旋律舒缓的音乐伴随下开始传向中国大地。7点整,舒缓的音乐突然变得强劲激昂起来,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屏幕上第一次出现了“东方时空”四个字。在接下来的节目中,《东方时空新闻》《东方之子》《东方时空金曲榜》和《焦点时刻》依次出现,7点59分,屏幕上出现了由制片人和编导、记者等构成的制作人员名单。这时办公室和播出机房里已集结了二十多位年轻人,这几乎是这个新的集体的所有成员了。早8点首播节目结束时,大家那种兴奋的情绪至今让人难以忘怀,但兴奋中的每一个人谁都没有料到《东方时空》能连续两年获得中央主要新闻工作单位名牌栏目的称号,更没有想到《东方时空》能有今天这样的社会影响。

这就是《东方时空》开播第一天的情景,从今天开始,世界上拥有观众最多的一家电视台正式拥有了自己的早间节目。尽管节目还未播完就有热心观众打来电话表示祝贺,并给予非常真实的评价,但1993年5月1日看到《东方时空》首播节目的人估计并不多,原因是那时的中国人还没有早晨看电视的习惯,而这正是《东方时空》所要力图改变的[1]

2.确定目标受众

确定目标受众即是电视栏目的受众定位。目标受众的信息需求、兴趣爱好、反馈意见,都会对节目的制作、播出产生重大影响。

《60分钟》的成功就在于它有明确的受众群体,进而以严肃性报道为主,满足该群体的信息需求。

而ABC的杂志类电视新闻的观众定位则锁定了年轻人,进而确定了以轻松时尚的软新闻的内容定位,成为三大电视新闻杂志中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品牌栏目。

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的受众则定位为普通大众、早间新闻,以它的大容量信息为特征。因此它的节目口号就是“《朝闻天下》,开启全新一天;朝阳每天都在升起,不同的是今后会有《朝闻天下》相伴;生活每天都在继续,不同的是未来会有《朝闻天下》服务;心情每天都在变幻,不同的是来日会有《朝闻天下》温馨;开启全新一天,新闻服务生活,这就是《朝闻天下》的承诺;全面而丰富的资讯,带您认知昨天、掌控今天;清新而明快的播报,带您愉悦接受、轻松理解,带给您阳光灿烂的早晨,这就是我们的追求。”一个清晰的受众目标,一个明确的内容定位,是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成功的关键。

3.合理安排栏目结构

杂志类新闻节目按照其内容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事件组合式和板块组合式两种结构模式。杂志类新闻节目策划要明确节目的构成内容,合理安排栏目的结构。

1)事件组合式

事件组合式是指杂志类新闻节目每期播出的几则具有相似或相同形态的深度报道或调查性报道,并通过主持人的解说和评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报道两会的专题报道中,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泉灵看两会”和“杨禹大会堂评论”两个板块,共同构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晚间《东方时空》的两会特别板块。

泉灵看两会

文静:接下来的泉灵看两会带您去人民大会堂的网络工作处去看看。

张泉灵:每年的两会其实也都是媒体的一个竞争的战场,今年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来自网络这样的新兴媒体的强大的竞争力,而且这样的竞争力也表现在了人大和政协对于现在网络媒体是特别的青睐,这种青睐甚至让我们觉得有一些嫉妒了,比如说去年中央电视台有多少可以采访两会的记者证,今年也只有多少,多一个都不行,但是基本上所有的网络媒体都增加了不少的名额,像人民网去年是30多个工作人员,今年就可以开出40多个人,这样的情况真是让我们羡慕不已,由于人数充分,今年他们的工作显然做得也就更加的完备了。

这儿是人民网今年特别开辟的一个展示台,他们为了跟代表以及记者有更好的互动作用,他们提供了一项特殊的服务,你看,这儿有很多的代表委员以及采访记者在工作时候的照片,然后他们会派出自己的摄影师去捕捉这些精彩的瞬间。第二天你就可以在这里看到自己的风采了,人民网的网络舆情是最受代表和委员欢迎的,不时有人过来问出新一期的了吗? 因为他们可以看到网上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的一些意见,包括对目前社会的焦点问题,网民是怎么评价的甚至专门的网络工作人员也会提醒代表和委员说,怎样跟网民互动才是最好的办法,有一个细节展示了今年人民网的准备充分。

他们在两会开始之前做了一本小册子,这是人民网网友关注的10大热点问题,除了罗利前面的哪些问题受到网友的特别关注之外,这有包括反腐倡廉的问题,医疗改革的问题,食品药品安全的问题,收入分配、就业、环保等等,先把这些所有关注的问题都列了出来,后面有一些空白页,代表可以把自己的反馈意见写出来,还有用不干贴写上代表、委员电话和邮箱,留到人民网以后,这些代表们的反馈意见也会出现在网络上,跟网友有一个真正的互动,这里只是一个展示台,接下来我带大家到人民网的直播间去看一看。

张泉灵:我们也了解,之所以两会特别青睐像网络这样的新兴媒体,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可以有一个非常强的互动性,你觉得今年网民参与两会这个话题的热情和去年相比怎么样?

人民网:非常高,从我们的两会议提案可以看出来,很多网民对于议提案准备非常充分,把自己当做一个真正的编外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来做的提案,目前收到的提案也很多,还有我们另外一个互动节目叫做“网民议事厅”,也是受到很大的反响,网民特别跟我们的互动特别的多。

2)板块组合式

板块组合式是指杂志类新闻节目中在同一栏目名称下,把内容形式各不相同的多个节目板块精心组合、编排而成的一种节目形式。在这种组合结构中,各个板块有固定的播出时间和内容。例如,《朝闻天下》的板块时间是这样规定的:

板块一:6:00—6:20 综合新闻

板块二:6:20—6:45 媒体广场

板块三:6:45—7:00 民生社会新闻

板块四:7:00—7:20 最新国际、体育新闻

板块五:7:20—7:45 媒体广场

板块六:7:45—8:30 综合新闻

《世界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周播的国际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栏目,时长45分钟。栏目的选题定位是一周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新闻人物,分为《扫描》《视线》《人物》《点睛》《故事》五个板块。

扫描 简洁回顾一周重大国际新闻事件。

视线 作为周刊的封面文章,体现《世界周刊》对于国际热点事件的独特视角,以散点透视的方式揭示新闻事件之间的互动脉络,取材广泛、观点突出、手法犀利。以短片、采访、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构成。例如,《直播战争》《SARS》《大西洋上的平衡木》《伊朗:夹在老虎钳中》《只有对话》。

点睛 《世界周刊》中的言论板块节目,通过精心选取国外媒体有关本周国际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综合点睛评论,体现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和平衡。

人物 以写实素描方式,介绍有特色的国际人物。人物的选择,贴近本周新闻时效,但有别于日播节目中的新闻人物。强调人物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深层的人格魅力。例如,《拉响非典警报的人》《股神巴菲特》《珠峰双子星》《现实的历史—希拉里》《“大象”背后的人》。

故事 作为节目的压轴板块,着重体现趣味性。以国外媒体近期报道的新闻事件为线索,挖掘寻找其背后的细节,以讲故事的方式传达出来,突出情节的跌宕起伏和悬念丛生。例如,《中情局别动队》《异国人体炸弹》《血腥的赌徒之刀》《案中案》《谁开了第一枪?》。

4.主持人是杂志类节目的灵魂

“每一个电视媒体在自身历史积累中,都有可能成长起有相当影响力、相当水准的知名人物,要想在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育这些知名人物……努力使其成长为具有持久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品牌,是电视媒体战略中重要的一环。”[2]杂志类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灵魂,更是一档节目的“招牌标识”。

1)主持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应与节目相契合

对于杂志类节目来说,主持人是节目的主线,其外在形象直接影响该节目的节目定位。我国第一个民生类杂志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是孟非。孟非以其非刻意的“光头”,朴实的衣着,诙谐的言语,像拉家常一样地播报节目,得到无数观众的喜爱。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而主持人的内在气质在一定程度上会转换成自己独有的主持风格。

在CCTV 2每天中午12:00的《全球资讯榜》中,在飞速滚动的大屏幕前,主持人史小诺脸上那一丝淡定的笑容很是引人注目,有人称她为“气质型美女”,还有人说她是“正午阳光下的咨询者”。

作为中央电视台经济资讯频道新闻主框架的组成部分之一,《全球资讯榜》的节目定位是:在正午时段为观众提供以国际为主、国内外融通的全球经济资讯,汇聚国内外权威新闻网站的排行和全球媒体的焦点聚集,以此为参考,以分类新闻排行榜的发布方式,在浩如烟海的资讯新闻海洋中精选观众最需要知道的新闻。

这样的定位,再加上“要闻排行榜、财经新闻榜、新闻人物榜、公司新闻榜、科技新闻榜以及今日之最”等六大板块的组合,使得栏目的特点较为鲜明;创造了排行榜这一全新的电视新闻品牌,嫁接了网络传播的全新模式,开创了资讯梳理的全新手段,使得排行榜发布有了一种轻松、悬念、动感的感觉。应该说,这是新闻编排的全新尝试,对于主持人也要求新颖、亲切,富于时代感、现代感。

史小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多年地方台的锻炼,多种节目类型的主持经验,使得史小诺能够在几大板块之间,穿梭自如;在各种信息交汇处,从容应对。大屏幕的放像伴随,更使得科班出身的史小诺语言轻快直白、流畅活跃。更为重要的是,性格中淡定、大气、沉稳的因素,加上已过“而立之年”的年龄优势,共同构成了她的“知性、优雅”的成熟韵味。而这些与栏目的行为是基本吻合的。

于是,我们看到,每天中午,史小诺用她那略显低沉、富有弹性的声音,将一个个纷繁复杂的经济问题、全球问题、科技问题、尖峰人物等,以四两拨千斤的气度将它们逐一化成小桥流水般明白晓畅的信息,冷静清晰而又不失敏捷流畅,令人耳目一新[3]

2)主持人的选择应注意运用“名人效应”

名人效应又可称为“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是指“名人的出现多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4]因此,杂志类新闻节目在选择主持人时,也不要规避那些已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主持人和社会人,通过合理利用“名人效应”,使节目的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03年,凤凰卫视开播的《有报天天读》节目主持人杨锦麟诙谐、幽默、睿智的个性,带来了一定的收视人群。《有报天天读》由“天天浮世绘”“天天头条”“天天焦点”“天天两岸行”和“天天有话儿”五大板块组成,结合书法、音乐、电脑动画、主持人点评等多种表现形式,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

杨锦麟先后担任多家媒体记者、编辑主任、主笔、杂志主编,也是香港多份报章的专栏作家、亚洲周刊特约作者,其擅长两岸三地时政评论,所著文字已达数百万字,是香港知名的两岸关系问题专家。

四、杂志类新闻节目的编辑与制作

1.节目内容的编辑

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常用的编辑方式有:归类编辑法和统一编辑法。

1)归类编辑法

所谓归类编辑法,即在一档新闻节目中,将内容相关、主题相同或相近的数条新闻,或数个新闻短片编辑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的单元,借助综合优势形成一种传播上的强势,从而收到“1+1+1>3”的最佳传播效果。凤凰卫视的杂谈性节目《倾倾百老汇》的一个下设板块“汇声汇色”的部分内容如下:

主持人开场:

欢迎回到倾倾百老汇汇声汇色,这才过了感恩节,但是美国政坛,感觉已经进入春天了,你看前美国中情局前局长,彼得雷乌斯就暴露了小三和小四,啊,(爆笑)下梁不正肯定是因为上梁歪啊,您看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开始了他的亚洲“调情之旅”,先是在访问泰国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和泰国美女总统英拉抛媚眼,送秋波,几番眼神交锋下来,再等英拉,跟咱温总理见面的时候,整个人,都无精打采了,(爆笑)接着,第一次到缅甸,就不由分说,亲了人家昂山大姐,哈,听说,你,拿过和平奖,我也拿过耶,缘分呐,啵一个!

……

这里就有一个心里憋的人,他叫郭大军,郭大军。这大军呀在北京某高校读研究生呢。最近,他的刚从兰州老家背着家乡的油饼,核桃来京看完儿子的母亲,母亲大概五十多岁了吧,就因为曾经因土地问题,跟村里面产生过纠纷,上过访,就被认定,诶,你这次去北京,是不是又**去了,结果就被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带回了兰州,劳教一年还拒绝亲属探望。……十八大代表,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同志说过,没有天生的刁民,只有刁官。逼得人家成了刁民!

简单的一段串联词,就把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趣闻,我国的上访民众和人大代表的有价值言论串联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信息量大、趣味性大的节目。

2)统一编辑法

所谓统一编辑法,就是在一档节目中,尽量保持内容和风格上的统一,从而使节目在整体上显得协调、一致,使观众对节目的总体思路、思想与观点,能够清晰明了,免得因内容或风格上的矛盾而使人费解[5]

《60分钟》节目每期60分钟(含10分钟广告),由片头(节目介绍2~3分钟)、具体报道和安迪·鲁尼的评论3个固定板块组成。其中具体报道一般包含3则新闻报道。第1则报道是当晚的重头戏(约15分钟),有较强的政治性和实效性;第2则报道约13分钟,仍较为严肃;第3则报道13分钟,充满人情味,风格较为轻松。3则报道结束后,是安迪·鲁尼主持的评论(4~5分钟),评论语言简洁而有趣。

《东方时空》每期45分钟,由《时空连线》《百姓故事》《东方之子》等3个栏目组成。《时空连线》是一档全新栏目(约17分钟),由新闻短片和主持人反弹构成。它包含一个不定期子栏目《沟通》(每期不超过1分钟),用平实的手法展示人物的背景和情感。《百姓故事》(10分钟),向观众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东方之子》(10分钟)是中央电视台开办时间最长、品牌影响力最持久的一档人物访谈节目。

2.画面编辑

电视画面编辑是根据节目的选题内容和节目定位的要求对电视镜头进行有效选择,然后寻找最佳的剪辑点,进行画面组接、排列的过程。其目的是更好地表现节目内容,使观众能够有真切的节目体会,最终达到节目的预定目标。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是对信息的整合、观点的集纳,因此,节目的画面编辑应更具有表现力和形象性。

1)镜头组接

镜头是构成电视画面的最基本元素,电视画面是由不同的镜头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变化而来的,因此,对镜头的组接必须要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也要符合电视的表现规律。镜头组接既要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同时也要注意动静结合,远景中景、近景特写交错使用。例如,在《60分钟》栏目中,有一期名为“没有兑现的承诺”的节目,在该节目中有一组反映美国政府在印第安人居住区内进行剥削和欺诈的画面:

高高堆起的刚刚开采出来的煤炭(近景、固定机位)

工作着的油井在开采石油(中景,固定机位)

伐木工人正在运用电力采伐木头(锯条的特写,树木倒下后采用运动拍摄)

这组镜头动静结合,景别不一,画面自然流畅,不仅完整地表现出美国政府在此的所作所为,更在深层次中蕴含了对其行为的反思。

2)场景转换

场景转换是电视片后期制作中常见的技术手段。场景与场景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转换就叫做转场。转场的方法通常有两大类:一是有技巧转场,二是无技巧转场。“有技巧转场是指利用电视特技制作设备,对两个电视画面的组接进行特技处理,以完成场景转换的方法。”[6]它包括淡入、淡出、叠化等等方式手段。“无技巧转场是指画面间用直接手段实现转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因为电视节目自身的跳跃的时空环境决定的。对于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来说,场景转换还可以使用现场音效或者是同期声。《60分钟》有一期节目是这样转场:

《艾利克·克莱普顿》中克莱普顿是英国著名歌星,他自十三岁起便投身歌坛,弹得一手好吉他,把他一生中几个事业高峰期创作的几首经典歌曲作为关键点,按时间顺序在访谈现场和以往演唱会现场之间进行转场,纵观整个节目,既达到叙述的目的,又使节目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拉尼娅王后》中王后信奉伊斯兰教,片中利用阿拉伯地区的民族音乐和舞蹈画面来转场,既巧妙过渡满足叙事的需要,又使画面充满异域风情,是节目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东方时空》的一期节目“姐姐”中,同时运用了多种转场方式,使得整个节目画面自然连贯,丰富多彩:

画面:一新生婴儿出世时的啼哭,从画面上叠化出两个孩子的照片,照片记录着他们的成长过程。

解说:蕊蕊和峰峰是一对双胞胎,他们出生的时候是剖腹产。爸爸妈妈经过商量,认为女孩可以照顾男孩,所以女孩蕊蕊就成了姐姐,男孩峰峰就做了弟弟。今年,蕊蕊和峰峰6岁了。

画面:“哗啦”一声,两个孩子将一副国际象棋倒在桌子上,正儿八经地开始对弈。没走几步,姐姐的白兵吃了弟弟的黑象,弟弟有了异议。

画面:蕊蕊看了看弟弟,又瞧了瞧棋盘只好咽下这口气。棋盘上碰到了一个棋子。

画面:峰峰趁姐姐扶起棋子的工夫,偷吃了白棋的一个象。

画面:峰峰笑嘻嘻地摊开手里的棋子,姐姐终于抓住了把柄。

画面:姐姐自顾自地用橡皮修改着一大张铅笔画,弟弟百无聊赖地收拾棋盘,决定找妈妈告状。

几组生动活泼的画面刻画出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弟弟”和一个懂事乖巧的“姐姐”,当然片中的“姐姐”也不负父母的期望,变成了一个照顾弟弟的“小大人”。生动的镜头语言,在没有解说词的前提下,也可以达到非常良好的传播效果。

3.片头的制作

片头代表着该节目的整体形象,凝聚着整个节目的主要思想和灵魂。观众可以通过节目片头,了解杂志类节目的定位、主题设置、节目风格等思想内涵。在杂志类新闻节目中,片头又可分为栏目总片头和子栏目片头两种类型。

1)栏目总片头

杂志类节目的栏目总片头是节目的重要标识,一般都会选择能代表节目主要价值的“LOGO”来呈现,时长大致会在10秒至45秒之间。《60分钟》用跑表来标示这60分钟的流逝。每周日7:00整,屏幕黑下,跑表滴滴答答的走动声逐渐扬起,黑幕上出现白色方框,仿佛一本杂志的封面,然后在这个方框中出片题和片头。之后杂志的标示一再出现在主持人身后的背景中,跑表的画面则用来联接各个版块,分针的位置不断变化。直至最后杂志封面再次出现,跑表分针指向59分,封面中出现工作人员字幕,一期《60分钟》也至此结束。跑表的标示给观众以时间的概念,即节目已经播出了多长时间,还剩下多少时间,这种用时间来分段的设计又回归到了节目的名称上来——各个板块一起结构了60分钟的节目,非常简约,也非常巧妙。

栏目总片头一般由画面、音乐、文字构成。画面的选取一般会从原节目素材中精选出来,或者是独立设置或拍摄。目前,最常见的画面制作方法是使用看似与节目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节目的特色的图形、线条、字母、汉字等组成的几何图案进行3D或者多维的高技巧性制作。音乐则是根据节目内容和定位的需要选择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的音乐体系。音乐凭借自身的旋律之美,与片头画面相辅相成,融合为统一整体,在整个片头的制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文字则一般是节目的名称或字母的简写,通常以艺术字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在片头中起到一个说明性的作用。

2)子栏目片头

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是由不同板块共同构成的,节目总片头是对整个节目的统领,而子栏目片头则是作为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衔接,或者转场而设置的图形、音乐,或者是主持人的一句解说词构成的。子栏目片头有益于提醒观众板块的变换,或者提示下一板块的重要内容和看点等等。作为一个整体的子栏目片头,在整个节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东方时空》的片花是一个三维旋转的地球图标,预示着《东方时空》是包罗了世界各地重大新闻的栏目,它的内容可以囊括整个地球。

4.解说词的制作

在杂志类电视新闻中,节目主体是主持人,主持人担负着为受众穿针引线的职责,是一个节目的灵魂,因此,主持人串联词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杂志类电视新闻中的解说词要善于使用高频词,来增加节目的亲民性。有关人士曾做过相关研究表明高频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1975年至1976年,在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新华社领导下,由北京新华印刷厂,人民日报印刷厂的排字工人,以及北京1500名中学生协同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查频统计”。从政治理论、新闻通讯、科技和文艺四类书籍86本,期刊104本,文章7000余篇共2100余万字中进行“查频”,结果是印刷现代书刊一共有6265个字,这6000多个字分五类,最常用的560个,常用字807个,次常用字1033个,共计2400个,这些字占了书籍刊物汉字出现次数的99%。就是说,一个中国人只要认识2400个字,一般的白话文都可以看得懂。此外,不常用的汉字有1700个,偶出字2165个。在560个最常用字中,最多的反复出现几十万次,如“的”字,在2000多万字中就出现了83万次。最常用字出现频率最多的有42个字,占了报刊用字的四分之一。”[7]

其次,解说词生动有趣,评论要鞭辟入里。生动有趣的开场白,可以吸引观众的兴趣。板块与板块之间通过解说词过渡自然,整个节目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凤凰卫视周末新闻杂谈节目《倾倾百老汇》主持人尉迟琳嘉具有丰富的电视脱口秀主持经验,其收放自如、机智幽默的表达能力贴近观众,清新真诚的语言风格收到凤凰观众和精英阶层的喜爱。而他为《倾倾百老汇》节目准备的串联词和评论语同样受到观众的热捧,并在网上形成了“倾倾百老汇语录”。

今天是学雷锋日。如今,学雷锋少了,雷人的不少,抽风的多了。我们曾经站在十字路口,等待着过马路的老人。现在回想,你猜猜是有多少爷爷奶奶是被我们不由分说就扶过马路的,我们曾经在上下学都是低着头走路,希望能够捡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如今,有多少的人会把捡来的钱交还给失主手里,我总觉得,这个残酷的世界,还是需要雷锋的。助人为乐,才会更快乐。

今天是植树节。多给家园一抹绿色,不是什么难事,但坚持去灌溉这抹绿,才是对大家的挑战。植树只是起步,造林才是目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能坚持。

心安国王到花园散步,看到花园里的花都枯萎了不少,只有细小的心安草茂盛地生长着,国王就问它,为什么都枯萎了,你却越长越好呢? 心安草说,橡树由于没有松树的高大挺拔而轻生,松树因为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果实,终因嫉妒而死。葡萄则哀叹我天天趴在葡萄架上,我这被子都站不起来。牵牛花由于没有紫丁香那样的芳香而郁郁寡欢,而我没有什么非分之想,我只想好好地做颗安心草。这个世界让我们如此不安,如此的不快乐,不是因为我们过得不好。我们号称在追求幸福,但其实是在追求比别人幸福。

思考题

1.怎样进行专题报道的选题工作?

2.专题报道采访前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3.主持人在谈话类新闻节目中的作用有哪些?

4.对于杂志类新闻节目应该怎样去策划?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前电视专题报道的认识。

[1] 李东生,孙玉胜:《东方时空精粹》,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2] 胡智锋:《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中国广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3] 曾志华:《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中国传媒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4] 刘京林:《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 张静民:《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6] 黄慕雄,林秀瑜:《电视节目制作》,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98页。

[7] 江凯波:《书报刊上最常用的汉字》,《出版史料》2002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