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造访问条件

创造访问条件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创造访问条件对一些记者来说,采访最富有挑战性的部分是最初和采访对象的联系。(二)选择恰当的采访场所访问场所的选择对于采访和写作的关系极大。殊不知,这个小小的条件具备程度如何,将会对采访活动产生奇特的效应。

一、创造访问条件

对一些记者来说,采访最富有挑战性的部分是最初和采访对象的联系。有时这需要给人打电话并预约采访。记者尽量提前预约采访,以显示你为采访对象着想。这也有助于保证你不至于在截稿日期前两天发现你要采访的人无法安排时间。

在采访活动进入执行阶段时,除了一些必要的采访方法、技能、技巧(有关这个我们将在下一章具体地介绍)要掌握外,应特别注意创造一系列必不可少的、良好的辅助条件,这是采访活动有效率的重要保证。通常要创造的良好访问条件有下述诸项:

(一)商定适宜的访问时机

人们从事任何一项活动,首先必须对这项活动产生注意,继而靠一定的注意稳定性去支配从事这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采访活动也一样如此。因此,要使采访对象有兴趣和热情接待记者采访,先决条件之一就得看其注意力能否指向、集中并稳定到接受记者采访这一活动上来,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记者对访问时机的选定。

访问时机应由记者与采访对象商定。记者应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工作安排;除非万不得已,不要强人所难。否则,即使勉强会见也会心不在焉,效果不佳。但约好时间后,记者不可随意爽约,也不可迟到。记者姗姗来迟,给人一个懒散、拖沓的印象,很难把采访搞好。对于十分忙碌的采访对象,记者不妨同他一起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帮他做一些杂务,这样既能就近观察对象,也能促使他心甘情愿地挤出时间与你详谈。

还应注意,下列情况下不宜急于访问:采访对象正在专心致志地准备投入“战斗”的时候。如运动员即将进入赛场;演员即将登台表演;学生即将进入考场等;采访对象正在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中。如领导干部主持一个重要会议,会议正在进行中,或者正准备发言的时候;科学家在实验室正进行试验的时候;医生在手术室里正在为病人动手术的时候;作家正埋头写作的时候,等等。采访对象的思想情绪或精神状态出现异常的时候。如对方突然遇到伤心事或心烦意乱,或遭到重大压力,顾虑重重,或病痛难忍,等等。

(二)选择恰当的采访场所

访问场所的选择对于采访和写作的关系极大。在进行采访场所选择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有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一定的访问场所有利于访问对象的回忆。根据采访对象的特点,选择不同场合,有利于谈话的深入、具体。如果不分对象,都在旅馆里约见,面对四壁和床铺,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有些场所,虽然与新闻事实的发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它却能触动对方的思想感情,引起对方的谈话兴趣。著名记者纪希晨曾深有体会地说:“在许多情况下,往往在办公室里,在家里谈不出的情况、细节,一到了劳动场所,他就能触景生情,侃侃而谈了。”

其次,可以弥补谈话的不足。访问场所安排在适当的地方,可以使你用眼睛摄取到那些通过言谈所不能取得的材料。

再次,有利于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在人物消息、人物通讯的采访中,往往要描绘访问时的现场情景,有价值的现场情景的产生,往往与访问场所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当你采访一位理发师,到他家里去访问时,这位理发师与陌生人相见,只好垂手而坐,平淡地回答你的提问,大概不会有什么精彩的动作可供你作为现场描写用。如果转到理发厅里去访问,那么他谈“理发经”时,很可能向你现场表演种种理发技艺,而他周围同事的笑声和赞语,也将会使你这次采访妙趣横生。

(三)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

美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共性需要,也是增进采访双方关系的重要因素。陌生人相互初次见面时,对方外表的魅力是他决定是否再次见面的关键因素,远高于个性、兴趣等相关系数。通常人们称此为“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效应”。对于人来说首先被关注的就是一个人的外表特征主要包括容貌、穿戴、气度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服饰打扮。有些记者认为服饰打扮是小事一桩,不值得大做文章。殊不知,这个小小的条件具备程度如何,将会对采访活动产生奇特的效应。例如,在美国前总统里根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若要引起里根注意而被邀提问题,记者就得是穿红色衣衫的,其根据是《华尔街日报》提出的理论:要想引起里根总统注意,就得穿上总统夫人喜欢的颜色的衣服。此外,服饰又是一种传播符号,在不同的“语境”中能传递不同的信息,影响双方的关系,斯诺在延安时脱去西装穿上了红军服,传递出他与红军认同的信息为他采访的成功作了很好的铺垫。

一般说来,记者的服饰打扮有个原则,即同采访的场合、氛围及采访对象的服饰习惯相吻合,即主要不是指华丽、漂亮,而是指得体、大方。若是到机场、会场、剧场、宾馆等场合采访领导、专家、外宾等,不妨着意修饰、打扮一番,穿得气派一点;若是到车间、农村、连队、矿井等场合采访普通群众,则尽可能不要与众不同。总之,风度是一个人外表与气质的综合。记者应有什么样的风度?中国近代名记者邵飘萍的话在今天仍值得借鉴:“谦恭不流于献媚,庄严不流于傲慢。”

(四)讲究文明的言谈举止

在采访中,记者稍有不慎,或是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便可能导致双方正常交流受阻。这通常是因为这句话或动作刺伤了对方的自尊心理,使采访对象感到受信任程度突然削弱,以致作出改变交往方式和信息编码的反应。实质上,此时双方的相互需要并没有减弱,只是采访对象的情感心理发生了较大变化,以致感到受辱、困惑,因而报之以气,或报之以怨。譬如,有些记者在采访活动刚开始时,习惯边听对方叙述边掏耳朵、剔牙齿,或是掏出指甲钳剪指甲;有些记者则不礼貌地说,“你这位同志的大脑怎么这么不好使?才发生几天的事情就想不起来了?”这些言谈举止必然会影响采访效果。

(五)调节融洽的访问气氛

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会产生一种情感,而且什么样的情感便能导致什么样的活动效率。情感通常表现为两极性,即肯定或否定、积极或消极、热情或冷漠、紧张或轻松等对立性质。同样是对待记者采访,有些采访对象就表现得热情和轻松,有些则表现得冷漠和紧张。

情感的两极性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即消极可以变积极,冷漠可以变热情,紧张可以变轻松。转化的条件便是使用得体的调节技能。老记者习惯称这一做法为“拆墙”,即“拆”掉堵在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情感上的“墙”,从而使采访气氛变为融洽。通常情况下,采访对象对记者来访表现消极、冷漠的只是少数,表现较多的是紧张,特别是一些基层群众,一见记者来访,往往紧张、拘谨得不知所措。据有关实验测定,这类采访对象由于受紧张情感的支配,视觉呆滞,听觉失灵,连正常的呼吸比例也严重失调——吸得短而呼得长,甚至出现呼吸瞬间停止的“屏息”现象。由此而造成的沉闷气氛,对记者顺利打开采访局面十分不利。此时,记者若是不照科学规律行事,还是站在那里向采访对象谈一大通有关采访的来意、要求之类,或是将事先准备的问题一一提出,那么事情只能越弄越糟:一是采访对象被紧张的情绪缠绕,一般已听不进或听不周全记者所说的内容;二是只能加剧采访对象的紧张程度。此时,记者应在情感上进行调节。调节应围绕一个原则进行,即先避开正题,拣对方最熟悉、最感兴趣、最易回答的事物和问题为话题,与对方闲聊片刻,让他忘掉这是采访。除了那些大忙人以外,对于所有的采访对象来说,谈论琐事都可以顺利地打破僵局。待对方紧张情感消除后,气氛融洽后,记者再相机行事,转为正题。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在采访重要场合和重要人物时,记者也常会出现紧张情感,也应予以调节。调节的原则与手段同对采访对象的调节基本相同。

(六)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

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摆正,也是关系到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在这个问题上,记者的态度端正与否则是关键。记者应当保持自尊与尊重采访对象。只有自尊,才能自爱、自信,给对方留下较好的印象;只有尊重对方,才能有深化交往、发展关系的基础。

应当特别强调记者要尊重采访对象,因为这是对对方的自我价值的肯定行为。采访对象如果感觉记者对自己不尊重,那他就会因自己的自我价值未得到对方承认而感到委屈和不快,随即便会对记者产生厌恶情绪,以致使原有的需要心理减弱和转移,使关系受到影响。而相互尊重,则给人的趋同心理以强化作用,使交往双方因对方对自己的肯定行为而提高了与对方交往的需要。例如,上海《青年报》有位记者有一次去某工读学校采访一个失足女学生时,先后跑了4次,采访才得以成功。第一次是由于该记者带着好奇的眼光去的,所以对方什么也不谈;第二次去时,该记者改变了眼神,但提问时未注意语气,对方仅说了两句,又闭上了嘴;第三次去时,记者叫上了管理人员,女学生当即表示出一种反感情绪,更不想说什么了;直到第四次,该记者冒着大雨,给女学生送去《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和《青年修养十二讲》两本书时,女学生在感动之余才打开话匣子,一讲就是三个小时。

综上所述,记者在处理自己态度和摆正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的总的原则应当是:不卑不亢,谦虚庄重,对任何采访对象都应扫除等级观念,应以礼相见,以诚相处。

(七)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

记者与采访对象坐在一起时,并非只是通过言语形式作为唯一交流手段,只要留意观察,同时展开交流的还有一种形态语言手段,通常也叫做“非言语符号”。有思于内,必形于外。这种语言主要由表情手段构成,具体为三个方面:一是面部表情。这是人类最主要的表情动作,在采访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二是体态表情。人的站、坐姿态和举手投足等,均可表达一定的信息;三是手势。这是人们在交谈中用以加强言语效果的表情动作,恰到好处的手势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传播学家发现:人际交往中,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只占30%,其余70%的信息是由非语言符号传递的。记者如果掌握了这方面的奥秘,既能更好地“破译”对方内心的隐秘,也能使自己的语言信息增值,并运用它们适时地调整采访气氛,使你的采访变得更加顺利。例如,在采访交谈初期,有些采访对象愿意提供材料,但不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和记者需要的,故虽谈兴很浓,却有一种不安的心理流露出来。流露的形式便是形态语言:或是眼睛直盯盯地看着记者,或是用手下意识地拉拉衣领,忙乱地绞动手中的手帕等。其中意思不外乎是:“记者,虽然我在谈,但不知道谈得对路不对路,请告诉我。”此时,记者则应及时、适当地通过形态语言给对方以信息:若是觉得对方谈得在路的,那么,或是用眼全神注视着对方,或是递上一个会心的微笑、肯定的点首,也可做一个肯定的手势,或可俯下身去,在笔记本上紧记几笔,都立即会增强对方的谈话信心;若是觉得对方谈得不在路上,那么,一个皱眉,一个顺嘴,一个漫不经心的眼神,或是一个示意停止的手势等,对方的谈兴便顿时会落下去,趁此机会,记者则可用婉转的口吻重新提问和引导,将对方的谈话思路调节到记者需要的轨道上来。

(八)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

心理学把注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有意注意,即指有自觉目的和通过一定努力、自制产生的注意,如采访对象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向记者叙述材料,就属这种注意;另一种叫无意注意,即指那种自然发生,不需要任何努力、自制而产生的注意,如记者与采访对象正在交谈时,一个外来的声音,或一个人推门进来询问什么事等,皆会立即引起交谈双方的自然关注,从而分散、转移了原先的注意力,这种现象就属无意注意。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两种注意对采访活动都会发生积极和消极的效果,两种注意且随时都能转换,记者若能在采访中灵活机动地处理,则能提高采访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强调采访意义。当记者与采访对象刚见面,采访对象的注意力还没有转入有意注意状态时,记者可反复强调这次采访的意义,促使对方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自身需要的满足程度。因为目的和需要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目的和需要越明确,采访对象对采访活动的愿望才会越强烈,注意力才会越集中。

——神情语态专一。当采访对象注意力高度集中、谈兴正浓且谈得对路时,记者的表情不宜过于丰富,动作不宜过多,包括倒茶、点烟、吐痰之类,能忍则最好暂且忍耐一下,因为这些都可能使采访对象产生无意注意,影响活动效果。

——排除外来干扰。交谈时常可能发生外来干扰,使采访对象产生分心而不知所云或停止谈话。遇上这类现象,记者干脆搞些无意注意,如借机倒茶等,过片刻后,可用慢节奏语调启发对方,如:“刚才我们谈到哪里啦?噢,谈到……请接着谈吧。”这样,就可促使对方进入回忆状态。在这里,倒茶等动作属无意注意,而慢节奏语调的启发和引起的回忆心理状态则属有意注意,两种注意经如此一转换使用,原先分散、转移的注意力,即可又转移、集中到原来的话题上来。

——变换活动方式。靠有意注意维持的活动,经实验和实践证明,一般不能维持太久,通常在一二小时之内。因为这种注意是靠紧张、自制的努力维持的,过了一定的时间限度,人们便会产生疲劳,引起一系列功能性紊乱,从而降低活动效率。若要克服、消除疲劳,此时则应适当调用无意注意,并根据需要和客观条件的许可,变换活动方式,就可产生一定的效果。如记者可当机立断地宣布休息,站起来走走,舒展一下身子,或是变原来在室内坐着谈形式为室外走着谈形式。只要这么做了,双方都会顿时感觉轻松,那么,接下去的采访活动效率又可得以保证。

上面涉及的诸条件,一般都是客观物质的东西,但是,均靠主观努力去创造。因此,要使一系列良好的访问辅助条件得以创造、具备,记者除了必须掌握采访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本原理外,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则成了决定因素。

变幻莫测的现象和困难在采访过程中会时有出现,记者面对每次不同的采写任务、采访对象和复杂的局面,要限时限刻、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就不得不创造良好的访问辅助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