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受试者要求中途退出实验

受试者要求中途退出实验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实验的实施从总体讲,实验包括操纵与观察。一组受试者受到一次次的电击,而另一组受到7次电击。如果实验预先并未产生效果,研究人员则应在正式实验之前改进操纵技术。

第三节 实验的实施

从总体讲,实验包括操纵与观察。在最简单的实验中,研究者操纵自变量,然后观察受试者对因变量的反应。实验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大多数要经过十个步骤。

1.选择实验环境

实验大部分都是在研究人员的控制下进行的,有的实验也要选择在较为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研究人员对环境的控制较少或不控制。

2.实验设计

要预先设计的主要是:假设或研究的主题;控制或测量变量的方法和形式;受试者的可信度或有效性。这些问题设计得好,实验结果的信度就会很高。

3.运用变量

变量是控制的对象。在实验中,要设计因变量或其他控制规则,以及时对观察到的行为进行分类。

4.确定操纵自变量的方法

为操纵自变量,必须设计一套特定的规则。操纵自变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操纵法,就是将书面材料、口头要求或其他刺激直接传播给受试者,这些材料或刺激被用以操纵自变量。美国学者巴伦(Baran)在进行控制实验时,为测试确定个人地位,采用了操纵自变量。他向一组受试者展示一张一般性的购物清单,包括冰淇淋、冷冻午餐、芥菜与咖啡等;另一组则展示实用性的购物清单,包括鲍登冰淇淋、双圣冷冻午餐、法国芥菜和雀巢咖啡等;第三组则展示了高级购物清单,包括哈根·达兹牌冰淇淋、美食牌冷冻午餐、格雷旁普芥菜、通用公司的咖啡等。然后让每一组人员判断购物单所属人的性格,结果显示,购物单会影响受试者对于购物者道德及责任感的评价。

另一种操纵自变量的方法是建构操纵自变量的问题或情景,常用的方法是安排一名伪装的受试者参加测试,成为受操纵的一部分。例如,美国学者贝尔科瓦兹和珍(Borkowitz & Geen)在1966年就曾以舞台操纵法检验传播媒介的冲击性影响,在研究有效目标时,将每一个受试者介绍给一个伪装的受试者,以加强操纵效果。受试者一半被介绍给基克·安德逊(Kirk Anderson),另一半被介绍给鲍勃·安德逊(Bob Anderson),实验以电击的方式结束。一组受试者受到一次次的电击,而另一组受到7次电击。接着,一半受试者观看了一部由基克·道格拉斯主演的暴力电影,另一半人去看惊险但非暴力的影片,随后让受试者对于由伪装者接受的电击测试进行评估,方法是电击鲍勃或基克。结果,受过7次电击看过暴力电影并介绍给基克的受试者施予基克电击次数的平均数较大,而受过鲍勃7次电击的受试者,进行电击的次数要小[1]。另一位美国学者霍伊特(Hoyt)在1977年进行过一次电视转播审判的效果研究,让受试者在三种条件下观看一部影片。一组在审判室前面对着电影摄影机回答问题,第二组是在隐藏了摄影机的镜子前回答问题,第三组则是在无摄影机的情况下回答。霍伊特发现,受试者的口诉能力没有区别。

5.选择测试对象

受众是测试对象。事实上,实验同实地调查及内容分析一样,被测对象是对受传者总体进行大量观察法的随机抽样,这样的被测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控制实验毕竟受许多限制,大量抽样在客观上是困难的,所以一般的控制实验实际人数只有几十人(但不能少于30人)。

选择测试对象的主要标准是同质性,即相互间具有相同的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智商等),以减少外涉因素。选出被测对象后,如果试验只分两组,按匹配(两组成员在个体特征上相对应)或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随机方式一般用抽签法或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如果实验超过两组,可以用两位数的随机数字分配受试者。

6.制作实验材料

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的假设以信息载体(录像等)作为测试材料。如坦南鲍姆的“标题效应”实验,选择两条新闻标题为材料,一条是关于审讯一名杀人嫌疑犯的报道,为了验证“不同标题会产生不同效应”的假说,他给这则报道列了三个标题:

(1)被告承认是凶器的拥有者。

(2)被告说经常有人玩他的手枪。

(3)凶杀案审讯接近尾声。

这三个标题都可在报道中找到出处,然而强调的重点却各不相同。标题1似乎是指被告有罪,标题2旨在替被告开脱,标题3完全中立,没有任何倾向性。然后,他找一份报纸的头版,从中选择一块与这则剪报相等的位置,把剪报嵌入,一式三份,分别打上三个标题。经过照相制版与印刷,得到了三种除标题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的报纸头版,对另一条新闻也如法炮制。最后将这个三种不同标题的报纸给实验对象阅读,并测出各自的反应。

7.预先实验研究

为使大规模的实验取得预期结果,可进行小规模的预先研究,对少数人进行试验,以暴露各种问题,并使实验者操纵检验,观察操纵自变量是否产生了预期的效果。如果实验预先并未产生效果,研究人员则应在正式实验之前改进操纵技术。

8.观测工具

观测受测对象对信息刺激的反应——实验所要找的因变量,包括“对信息的接触程度”、“对信息的记忆程度”以及“采取行动的方向与程度”等几个层次。

仍以“标题效应”为例。采用问卷方式对受测者提出四个问题,其中两题与凶杀案有关。提出的问题是:

A.你是否阅读过审讯案报道?

  ——从头到尾仔细读过;

  ——粗粗阅览;

  ——只看标题或只看标题及第一小题;

  ——根本没有读过。

B.在你的印象中,亨利·桑兹(被告)有罪还是无罪?

  ——有罪的;

  ——无辜的;

  ——不知道。

第三、四题与另一组新闻有关,形式如上两题。第三题是测量被测对象读报道的详略程序,属“对信息的接触程度”,第四题是测量被测对象对不同标题的反应,即不同标题对读者的影响,属于“对信息的理解程度”。

9.测量程度设计

编排实验程序是控制实验的前提。实验程序一般分两类:

事后观测——先随机分组,分别施以不同刺激程度的材料;最后测试各自的反应。公式是:

      第一组  (实验组1)X1→Ya1

      第二组  (控制组)X2→Ya2

X1和X2是两种不同刺激;Ya1和Ya2是两种反应记录,如果有两个实验组,一个控制组,公式则为:

      第一组  (实验组1)X1→Ya1

      第二组  (实验组2)X2→Ya2

      第三组  (控制组)X3→Ya3

事前事后观测——随机分配后先进行一次测量,然后施加刺激再测试一次反应,对事前事后的刺激反应比较。公式为:

      第一组  (实验组)Yb1X1→Ya1

      第二组  (控制组)Yb2X2→Ya2

式中Yb1和Yb2是事先观察值。C·霍夫兰的实验就采用了这种程序。

10.数据分析

实验的结果表明在一批观测记录和数据上进行统计分析,并据此对实验假说进行检验是控制实验的最后两项主要工作。

在“事后观测”中,统计分析就是比较Ya1和Ya2的差距。如果两者相等,表明X(自变量)对Y(因变量)的变化没有影响。如果两者不相等,则反应X有效应。对“事前事后”观测中,则比较Ya1→Yb1和Ya2→Yb2之间的差异。如果相等则没有效应;不相等,则X对Y有影响。应当看到,在观测记录时,X同Y之间不可能完全相等,不能简单认为X总是有效。

统计方法因数据的不同性质而有异。实验产生的数据不外两类,一是“分类数据”,二是“量质数据”。对前者一般用“卡方分析”,对后者一般用“t检验”(两组数据)或“F检验”(多组数据)。这些方法都是把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差异看成是“无误差”,并把它分解成“组内误差”(随机因素造成)和组间误差(实验条件造成)两个方面。当“组间误差”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程度”时,我们才能得出结论:X对Y的变化有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