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类分层真实语料网络视听说平台设计的基础

分类分层真实语料网络视听说平台设计的基础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理论基础本研究构建的大学英语网络视听说平台以中介语特征理论、关于中介语发展的三个阶段和英语学习者自组织原理的核心思想为理论依据。因此,分类真实语料网络视听说平台在教学材料的安排方面,基本按照一般难度、较难和更难三个难度层次设计教学模块。

一、理论基础

本研究构建的大学英语网络视听说平台以中介语特征理论、关于中介语发展的三个阶段和英语学习者自组织原理的核心思想为理论依据。从英语学习者自组织的结构上看,该组织具有非线性、多层次性等特征;从英语学习者自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看,该组织具有主观能动性。根据英语学习者自组织原理,英语学习者自组织的发展也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开放、平衡的环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个体。因此,作为专门提供英语学习者自组织发展所需养分的分类真实语料网络视听说平台,其设计必须体现英语学习者自组织的特征。

(一)中介语特征理论关于中介语发展的三个阶段

如前所述,中介语的发展 (中介语特征设置)经历初始、中间和娴熟三个不同的状态,即三个阶段,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更丰富和完善,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更高。与此相适应,英语教学材料的难度也应体现出一般难度、较难和更难等层次。即使同一班级的学生,其中介语水平也由于学习者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不平衡。因此,分类真实语料网络视听说平台在教学材料的安排方面,基本按照一般难度、较难和更难三个难度层次设计教学模块。

(二)英语教学材料的呈现体现英语学习者自组织的非线性特征

1.学生个体作为班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本身的智力、学能、动机、兴趣、已有的认知结构以及家庭教师期望等因素的不同使得他表现出与其他子系统(学生)有显著差异。这些因素促使学生个体子系统内部进行不同程度的运动和变化,使学生在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方面变得千差万别。因而不同的学生个体对教学材料的需求也呈现多样性。如果给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学生提供同一学习难度和内容的英语听说教学材料,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鉴于此,以提供英语听说训练为主的网络视听说平台的设计必须符合学习者子系统的这一特征,也就是说,在设计中要突出系统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主要体现在提供不同难度层次的主题教学材料;实现主题内各部分之间的自由切换、主题之间的自由切换、各种难易度的材料间的自由切换,以及本研究设计的英语听说平台和互联网中各英语学习网站间的自由切换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围绕学习主题方便快捷地选择学习材料。

这种非线性还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旦自己选择了相关的主题学习材料,就必须完成相应的听说 (读写)练习,然后再选择其他学习材料。但不限制学生一定要全部正确作答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允许他们循环反复地进行训练。

2.体现学习者需求。在英语听说材料的选择方面,我们重视选择不同题材和体裁、不同难度的真实语言听说材料,主要是为了使这些材料既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题材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环保、健康等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体裁有人物对话、新闻报道、访谈、演讲等。这些不同题材的英语听说材料主要分音频和视频两大部分,分别设计为独立音频模块和视频模块;在难度方面 (依据难度分类标准),最初设计了一般难度、较高难度和更高难度三个子模块,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西部学生听说水平普遍偏低,因此,以一般难度和较高难度的材料模块为主。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主题要求,在各个模块和模块内各材料间自由选择具体学习内容,实现了学生对材料选择的非线性和灵活性。

当然,在英语听说材料的安排上,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把所有的东西堆砌上去,而是在着重体现非线性特征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各听说材料间的顺序,如模块内各听说材料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列,各模块间也是如此,将容易的模块放在菜单的前面,较难的模块置后。这样,学生就一目了然,可以方便地进入想要学习的模块。

3.保持了平台的开放性,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学习模块和增删学习内容,使平台内容保持新鲜和活力。这也是 “生命化教材观”的体现。生命化教材即通过创造一种知识的存在与表达的方式,使之在非生命的载体中以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状态与学习者进行对话,同时也以生态化的设计搭建与教师沟通的平台。这种教材的目标之一是为了实现教材知识存在方式的动态化,构建与学生 “对话”的平台;目标之二是要实现教材表现方式的灵活化,以便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再开发与利用,形成与教师个体的对话,使教师感受自我创造的力量与成功的喜悦。[1]生命化教材观其实质在于摒弃线性的、封闭的教材表现方式,倡导非线性的、开放的教材表现形式。网络为这种教材观的实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根据英语学习者自组织原理,外部学习环境是英语学习自组织发展的条件之一。对于英语视听说教学,其外部学习环境,即情景创设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画面等创造一个个意境,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很好的了解。在视听之前,通过图片和文字呈现背景信息,列出英语听说材料中的生词及中英文释义、有关本材料的听说练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说材料的内容和预先了解他们将要完成的听说任务。学习视听材料之后,在完成听力和口语练习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对照听说文本和参考答案,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视频听说材料的大量使用,又直接提供了多种多样准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情境。

信息资源主要指学习材料。对于特定的学生群体来说,什么样的材料属于i+1输入,学生对哪些题材最感兴趣,这都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特征和水平进行分析后才能做出合理选择。这就需要对学生英语听说现状和对英语听说材料的需求做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对最初的材料设计进行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

二、实践基础

根据英语学习者自组织原理初步设计了以上真实听说材料之后,为了使教学材料在难度、题材等方面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和需求,我们专门针对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现状和教学材料需求,做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表5.1 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英语听说教学材料需求统计表

注:调查样本有效人数=361

关于学生英语听说现状的调查结果,我们已在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分层听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中进行了介绍,在此不再重复。这一调查结果是我们设计分类真实语料网络视听说平台的现实依据之一。本部分将要介绍的是该平台设计的另一依据——学生对听说教学材料的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英语听说材料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从表5.1可以看出,学生希望英语听说材料既能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又能使口语水平得到改善。他们已经不太喜欢听那种纯音频的材料,希望英语听说材料是情景丰富的视听语言素材 (多数相符和完全符合的人数比例达85.1%);希望用英语广播电视、电影片段练习听说的人数达到82.3%;希望英语听说材料涉及日常人际交往、人物访谈、新闻、娱乐、演讲等真实语言使用事例的人数达到83.1%;但也有41.8%的学生希望听两种类型的材料或单独听书面阅读材料的录音。

在关于英语听说材料的类型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关系调查中,研究者列出了目前都有使用的四种材料。

从图5.2可以看出,对于四种不同类型的听说材料,有52.6%的学生认为英语电视电影片段对培养听说能力最有帮助,其次是为教学目的而编写的对话音频(19.1%)、英语广播音频 (14.9%),而认同书面阅读材料音频的学生只占13.3%。从访谈中研究者了解到,学生都认为听书面语言材料 (包括故事)录音对应付考试有帮助,但听这种类型的材料无益于口语表达,使他们在和英语人士交流时无言以对,茫然不知所措。电视电影虽然难度比较大,但他们认为,只要坚持练习,收获是很大的。下面是研究者就英语听说材料对部分学生所做的访谈,选取其中两位同学的访谈内容呈现如下。在研究者问到书面语听说材料对提高他们听说水平的作用如何时学生作了如下回答。

图5.2 学生对培养听说能力最有帮助的听说材料的认同比较

学生1:“书面语听说材料对提高听说水平的作用一般,帮助不是很大。”

学生2:“我也觉得是这样。”

当问到什么样的听说材料对提高听说能力帮助最大时学生回答如下。

学生1和学生2:“英语电影对提高听说能力很有用。”

学生1:“如美国的动画片,语音很地道……反正我觉得电影对听说能力提高的作用蛮大的。”“如果要我自己选择听说材料,我还会选网上发的国外的一些科技节目,和国内蛮地道的主持人说的英语,像中央10套的旅游、科教节目,国外的节目 《探索》,《国家地理杂志》等发在网上的英语原版,看时可以把字幕消掉,这样提高比较快,又地道。”

学生2:“我认为广播比较好,因为听广播时,如有句子没听懂,可以再说一遍,这样比较好。”(她指的是英语广播教学节目)

由此可知,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意识到能用语言交流才是最终目标。他们除了为应付考试而听一些四级听力材料外,对真实语言听说材料的需求很大。这从实践的层面为我们选择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片段等真实语言听说材料作为本研究的英语听说教学内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 林依定.“生命化教材”的理论与编制策略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