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內部語料與外部語料相結合,共時比較與歷時比較相結合

內部語料與外部語料相結合,共時比較與歷時比較相結合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羊傳》的語言現象是在共時平面上展開的,是靜態的。但無論是詞彙還是語法研究,都需與外部語料結合,以期更全面地反映當時語言的面貌。這些外部語料又可分爲共時和歷時兩類。共時比較可以幫助了解《公羊傳》所處時代具有普遍性的語言事實,歷時比較則能更好地反映一個詞或一種句法現象的產生、發展演變和衰微的過程。

《公羊傳》的語言現象是在共時平面上展開的,是靜態的。但無論是詞彙還是語法研究,都需與外部語料結合,以期更全面地反映當時語言的面貌。這些外部語料又可分爲共時和歷時兩類。共時的語料即戰國至漢初的語料,包括《春秋》另二傳《左傳》和《穀梁傳》,以及傳世文獻《孟子》、《荀子》、《韓非子》、《春秋繁露》等,還有出土文獻如郭店楚簡、包山楚簡、睡虎地秦簡、銀雀山漢簡、馬王堆漢墓帛書等。當然,《公羊傳》與《左傳》、《穀梁傳》的區別遠不限於語言文字方面,由於師承源流的分化,它們對史實和義理的解說多有分歧,前人已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可參見清人吳陳琰《春秋三傳異同考》、李富孫《春秋三傳異文釋》、陳樹華《春秋經傳集解考證》等著作。本書既題名爲“語言研究”,故而主要在語言層面上對比三傳,不涉及它們因史實和義理不同而造成的異說。

歷時的語料可以是年代更早的,即商、西周、春秋時代的語料,如《詩經》、《尚書》、《論語》等。更多的則是西漢末及以後的語料,如《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等正史,《淮南子》、《說苑》、《論衡》等子書,《文選》、《玉臺新詠》、《文館詞林》等文學總集以及隋唐之後的別集。共時比較可以幫助了解《公羊傳》所處時代具有普遍性的語言事實,歷時比較則能更好地反映一個詞或一種句法現象的產生、發展演變和衰微的過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