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修辞手段与语体手段

修辞手段与语体手段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修辞手段与语体手段语体是适应不同的交际领域、目的、对象和方式的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言语特点的综合体系。修辞手段可以按照语体的特定要求选择为一定的语体要素,成为适宜的语体手段。

修辞手段与语体手段

语体是适应不同的交际领域、目的、对象和方式的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言语特点的综合体系。它具有抽象性,但又客观地存在于语言表达实践中。人们只要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其言语成品必然从属于某一语体。脱离语体的语言表达是不存在的,人们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是以不同的语体为其运用体系和存在形式的。

语体实际上是社会的语用认知成果。它既是社会活动领域的分化而导致的语言功能分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对其分化规律不断认识、不断检验、对其特点序列长期规范的结果。因而,语体是一种社会的语用模式,它制约人们的语言运用。从构成的角度来说,语体是非语言语境系列(制约因素)与语言序列(受约因素)的相互作用体、理论适应体,是语境类型化的产物。在语体构成的两大要素中,语言因素不是一点两点而是成序列地受约与语境因素相对应,形成某一语体的整体性特征。从功用的角度来说,语体是以整体的语言序列配置及所生成的言语格调来发挥修辞作用的,即言语格调的适宜和语言序列的适用。语体修辞的过程,就是依据非语言语境因素,合理配置语言要素(语音、语词、语句、语格、语篇),使之形成特定的语言特点序列和风格体系,以实现特定的交际功能目标的过程。可以说,语体修辞是语言运用的系统工程

根据非语言语境系列即交际领域、方式、目的、对象的不同,以及受这些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语言特点序列的不同,语体首先可以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口语语体又可分为日常谈话体、公众演说体、视听解说体、事务交谈体四大分体。书面语体分为应用语体(也叫公文事务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文学语体四大分体,其中应用语体适用领域最广,还可再划分出公务文书体、司法文书体、外交文书体、商务文书体、新闻体、广告体、信函体、文摘体八个下位分体。其他各分体也都可以再做进一步划分。各类语体在构成上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语体的非语言语境因素系列和语言特点序列,在运用上都有自己特定的修辞要求和配置规律。

语体修辞的研究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从表达手段的角度来论述语体的修辞配置规律。

语体与语言表达密切相关,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功能表达体系。汉语的表达方式门类繁多,表达手段各具优长,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表达系统。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表达手段我们统称为“修辞手段”;从语体修辞学的角度来说,这些修辞手段又是语体特征的构成手段,是语体的特点序列得以体现的物质材料基础。修辞手段可以按照语体的特定要求选择为一定的语体要素,成为适宜的语体手段。各种修辞手段,如语音修辞手段、语词修辞手段、语句修辞手段、语格修辞手段、语篇修辞手段,都可以通过特定的配置而成为语体手段。

修辞手段是提高表达效果的语言手段,是“单兵作战”的有力武器,具有战术性、个体性、分散性;语体手段是实现功能目标的语言手段,是“协同作战”的有效武器,具有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当需要整体调配语言使之形成一定的特点序列来实现特定的交际功能时,修辞手段也就转化为语体手段了。不同的语体需要不同的语言材料、语言手段来构成,不同的语言材料、语言手段有不同的语体适应性和语体修辞作用。

语体的特点序列体现在语言本体系列语音、语词、语句、语格、语篇五个方面,任何语体都有它们各自的语体要素体系,都有它们各自的语音要素、语词要素、语句要素、语格要素和语篇要素。下面从这五个方面论述它们在语体建构中的配置情况。

一、语音修辞手段中的语体手段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存在形式,是有声语言(口语)最重要的信息载体。语音作为语言要素除了信息传递功能外,通过特定的调配和变换(利用民族语言语音特点的,符合民族语音审美取向的),还可以产生独特的修辞功能,或使语言音律和谐,富于音乐美;或使语言“弦外有音”,富于变化性,进而促使语义的表达更加集中和鲜明,更加多变和耐人寻味。经过长期的语用实践积淀,汉语有着多姿多彩的语音修辞手段,例如平仄、押韵、叠音、双声、叠韵、谐音、拟声、语调、重音、停顿等。这些语音修辞手段各具特色,根据表达需要都可以作为语体手段来使用,进而构成语体的特征,发挥它们的语体功能效应。语音修辞手段广泛运用于口语语体和文学语体中,以增强语言的音乐性、表现性(如语调、重音、停顿)和生动性,适应交际的需要。可以说,语音修辞手段是口语语体和文学语体的优势语体手段,最适宜于促成它们交际功能的实现,特别是在同一时空环境中进行的口头交际(口语语体,以语音为媒介,听觉接受信息),语音修辞在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发挥空间,演绎出气象万千、变化多端的修辞故事。例如,“你看着办吧”这句话由于语调的不同变化,可以传递出信任、放心、冷淡、威胁等语义信息;“真讨厌”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和语义内涵,这些都是书面语体无法表现的。因而,才有“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这样的俗语。在文学语体中,汉语语音修辞的美学功能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无一不与语音修辞密切相关,无一不是得益于语音修辞。

语音修辞手段有时也用于说明科学语体、政论语体和文学政论体、文学科学体(后二者属交融语体)中,以增强语言的文学性与感染力。

二、语词修辞手段中的语体手段

语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无论是口头交际还是书面交际,修辞文本的构建都离不开语词,在任何语言中,语词修辞都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修辞手段。语词修辞最主要的方式是同义词语的选择和运用。汉语在长期的语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修辞同义词语,例如,口语词语和书面词语(“老公”、“老婆”;“丈夫”、“妻子”)、专业词语和普通词语、古语词和白话词、方言词语和普通话词语、抽象词语和形象词语、褒义词语和贬义词语等。它们有些在语体认知实践中已经被社会赋予了明显的语体色彩,成为“语体词”,例如“科技术语”、“外交辞令”;有些则可以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语用特点作为所需的语体要素,用于不同的语体,构成不同的语体特点。例如抽象性词语用于科学语体,形象性词语用于文学语体,都是适切的语体手段。此外,语词的常规搭配用于公文语体、科学语体;语词的超常搭配用于文学语体以及广告体、新闻体,如“心敲击着暮色的鼓”(朦胧诗)、“宜居塞上湖城,创业魅力银川”(银川城市广告)。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俗语带有鲜明的口语色彩,用于口语语体,也大量用于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语体;术语、专业语、行业语、成语用于书面语体,特别是科技术语,它根本就是科学语体的语体要素。另外,语词的活用(词性活用、色彩活用)、语词的降用、语词的仿用、语词的变用(主要用于文学语体)都可以根据需要,转化为特定的语体手段,构成不同的语体特点系列,实现不同的语体表达功能。

三、语句修辞手段中的语体手段

句子是语言表达单位,是人们在交际中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的实际运用单位。语句修辞在修辞文本的构建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语句修辞的基本方式是同义句式的选择。所谓“同义句式”,是指内容相同而形式不同且相对应的一组句子。例如,雷锋在一段日记里写道:

我认识到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雷锋日记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3年8月第1版,第4页)

两句话说的是同样的意思,前一句用了“散句”,使表达舒卷自如;后一句用了“整句”,使语义更加集中和突出。

汉语由于语序和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特殊作用,同义句式特别丰富,例如,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主动句与被动句、省略句与完全句、常式句与变式句,还有书面语句式与口语句式、文言句式与白话句式、方言句式与普通话句式等。这些句式修辞手段功能和格调各有差异,适用于不同的语体,可以成为构成各类语体特征的手段,为语体的表达功能服务。例如,短句结构单纯,短小明快,多用于口语语体。长句结构复杂,内涵丰富,能严密地论证问题,有较强的逻篇论证力量,是书面语体的优势语体手段,尤其是政论语体和专门科学语体,它是构成精确性、严密性、逻篇性的基本语体手段。又如,常式句平实自然,可用作各类语体常规的表达手段;变式句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常给人以奇巧之感,适用于文学语体的表达需要,是其经常使用的语体表达手段。其余如省略句、口语句式、白话句式和方言句式多用于口语语体和文学语体,一般不用于公文事务语体、专门科学语体;完全句、书面语句式和文言句式适用于书面语体,少用或不用于口语语体等。这些都说明修辞同义句式在构建不同语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着修辞手段的语体转化功能。

此外,句子的语气类型(即“句类”,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也是重要的修辞手段,也具有语体功能,是口语语体、文学语体、文学科学语体、说明科学语体、政论语体、文学政论语体常用的语体手段,用来构成生动性、变化性特点。而专门科学语体和公文事务语体一般只用陈述句,而不讲求语气的多变。另外像流行句式的仿用、移用,外语特有句式、方言特有句式的仿用、移用这些语句修辞手段,也都具有特定的语体功能,可以用做不同语体的语句修辞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的“是”字句,是非常特殊的一类句式。它实际上可以分为风格不同、功能不同的两种,是同形同构而功能殊异的一类句子形式。如“情是圆的,理是方的”(谚语)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语)。前者是形象的比喻,后者是科学的判断;前者是一种具象思维的表达形式,后者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表达形式。说它们“同形同构”,只是说它们的表层语法结构是相同的,而它们的深层语义结构却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表达功能。实际上,前一种“是”字句,是修辞格中“暗喻”的语言构成模式,其中的句型标志“是”,正是“暗喻”的“喻词”;后一种“是”字句,是常规的主谓判断句的结构形式,其中的“是”,是连接判断句的主语和宾语的“判断词”。据此,我们可以把“是”字句分为两大主要类型,一种是理性判断“是”字句(当然,此类“是”字句也有表示存在的,如“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但主要是表示判断);一种是感性描绘“是”字句。理性判断“是”字句,可用为科学语体、应用语体、政论语体的句式表达,是它们适宜的句式方面的语体手段,用于理性的、科学的判断表述,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语)。感性描绘“是”字句,则一般只用于文学语体,是文学语体增强形象性、生动性的语体手段,如“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颗苦涩的瓜”(电视连续剧《篱笆·女人·狗》主题歌)。在语用实践中,由于需要用形象的手段来进行理性的阐述,有时会把这两种不同功能的“是”字句交叉融合在一起使用,如“弓是弯的,理是直的。”[1]

四、语格修辞手段中的语体手段

语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优化和固化了的符合思维与表达规律的有效表述格式,主要使用于语言片段的表达。从构成手段和功能特征上来区分,主要有辞规与辞格两种。

辞规是采用常规的语言组织手段,非审美地、侧重于表述的平易、明晰、简洁、有条理而形成的语段修辞方式;辞格是采用变异的语言组织手段,追求特定的语言美学效应,并以求通过美学信息激发人的审美兴趣从而提高表达效果而形成的语段修辞方式。辞规适用于抽象思维、概念推理、逻篇论证的表述领域,因而是科学语体、应用语体(也叫公文事务语体)、政论语体适宜的语体手段,如经常使用的有“列举分承”、“以例解义”、“面中显点”、“概述细说”、“排名有序”、“换言述义”等辞规。[2]辞格适用于具象思维、感性体验、审美感受的表述领域,因而是文学语体适宜的语体手段,如经常使用的有比喻、夸张、婉曲、对偶、顶真、回环、双关等辞格。凡辞格都是突破常规表述格式通过变异而形成的,都有一个语言审美的激发点,并且都是通过审美的激发来提高表达张力的,这正与文学语体的表达特征相契合。或者说,文学语体本身就是辞格产生的最佳土壤。

五、语篇修辞手段中的语体手段

我们认为,在语篇(“语篇”分为书面的“篇章”和口头的“话语”两种)修辞领域中,衔接、连贯、建模(建立语篇宏观功能结构模式,如公文语体固有的特定格式;央视《对话》栏目“前言后语”的整体结构布局)既是合格语篇的结构要素,也是语篇建构的修辞手段,三者构成了语篇的修辞方式系统。语篇修辞与语体修辞联系密切,互有交叉:它们都是关于语用信息功能结构配置的系统工程,语篇是特定语境下功能结构谋定的产物,语体是功能语境类型化的产物;语篇修辞要解决的是“个”的功能结构谋定的问题(谋篇),语体修辞要解决的是“类”的功能结构设定的问题。当我们从语境功能类型化的角度来梳理语篇修辞手段,从语境功能类型化的角度来系列地使用语篇修辞手段时,语篇修辞手段也就转化为语体手段了。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语体,也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衔接、连贯、建模方式。着眼于语体类型的不同而系列地选择适宜的衔接、连贯、建模方式,即是语篇修辞手段向语体修辞手段的转化。

一般来说,常规语篇衔接手段中的有标记衔接(主要是靠关联词语)适用于书面语体,是“篇章”修辞常用的语体手段;无标记衔接适用于口头语体,是“话语”修辞常用的语体手段。变异语篇修辞中的错位衔接方式(父亲:儿子,知道金字塔在哪吗?/儿子:在中国。/父亲:那长城要搬到埃及去了!)一般适用于口语对话或书面语体中文学语体的语言形式构成,是口语语体体现其灵活性常用的语体手段,也是文学语体体现其艺术感染力所常用的语体手段。常规语篇修辞中的显逻篇连贯适用于各类语体,特别是应用语体、科学语体在语篇构建中主要的语体手段;变异语篇修辞中潜逻篇连贯则一般只适用于文学语体,是文学语体体现其艺术魅力的语体手段。科学语体排斥语篇变异的潜逻篇连贯。

常规语篇修辞中的“建模”修辞手段,是各类语体文本实现其功能价值,形成有效语篇的必备修辞手段,各类语体都有各自符合语体规范的一些文本建模方式。除了与语体功能相适应的一系列宏观功能结构建模方式和微观功能结构建模方式外,各类语体还有一些实现其文本语用功能价值和有效使用价值的独特的建模手段。比如小说的章回结构(利于完整故事情节的表述、并可设置悬念,引出下一情节)、教科书的章节设置(大论题小论题之分列、大概念小概念之分述,利于科学性、系统性的形成)、法律文书的条款罗列(便于形成法律条文的周全性、刑罚的层次性,利于量刑的明确性)、新闻的“消息头”标注(消息来源可靠性、新闻责任依据性的社会规约标志)、国家主席令的亲笔签名(文本权威性、有效性的社会规约标志)、公文的发文单位、文号、发文日期、生效时段与印章(文本有效性、行政依据性、实施明确性的社会规约标志)等。适应于语体功能结构之有效形成的语篇建模修辞手段,即可用为语体的宏观功能结构手段。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语体同修辞手段是个体与集合体的关系,当交际需要时,一定的修辞手段按照语体的特定要求,可以转化或选择为一定的语体手段,作为语体构成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手段。一定的语体要求一定的修辞手段与之相适应,一定的修辞手段往往只适应于一定的语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体也是修辞手段的特定组合体、特定集合体。换个角度说,实质上,修辞手段的存在是以语体为依托的,语体是产生修辞手段的土壤,任何修辞手段都不能游离于语体之外,它不是依存于这一语体,就是依存于那一语体,没有存在于语体之外的“修辞手段”。同时,各种语体又都有自己特定的修辞要求和特点,有实现自己的功能目标的修辞手段。因此,修辞手段的运用必须适应语体,为语体服务,受语体制约。

(原载《宁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黎运汉编著《现代汉语语体修辞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9月版。

[2]王常在编《谚语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3]胡习之著《辞规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4]郑贵友著《汉语篇章语言学》,外文出版社,2002年第1版。

【注释】

[1]王常在编《谚语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15页。

[2]胡习之《辞规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该书研究共有五十多种辞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