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义成分的普遍性问题

语义成分的普遍性问题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4 语义成分的普遍性问题语义成分的普遍性问题,是指语义成分在多大程度上能在各种语言中重现,从而关系到各种语言的语义成分分析能否采用同一套语义成分的问题。这种观点可以转换生成学派的语义理论为代表。但绝大多数语义成分显然是没有普遍性的。利奇则赞成一种“弱普遍主义”的观点。

6.4 语义成分的普遍性问题

语义成分的普遍性问题,是指语义成分在多大程度上能在各种语言(或多数语言)中重现,从而关系到各种语言的语义成分分析能否采用同一套语义成分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为代表,认为各种语言有自己的“世界观”,因而有各自独特的语义系统和语义成分;另一种观点认为语义成分是人类感觉和认识的基本元素,是人类天生的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因此各种语言的语义成分并无不同,只是各种语言由语义成分组合成词义的方式存在差别而已。例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雄性)(雌性)(辈分)(世系)这些语义成分在各种语言的语义系统中都存在,各种语言的亲属词的词义都是由这些共同的语义成分组合成的,但组合的方式略有区别。这种观点可以转换生成学派的语义理论为代表。卡茨(J.J.Katz)指出,“应该把语义标志(11)视为导入语义理论的理论元素,这些理论元素是被用来描述各种语言中不变的、但与具体语言紧密相联的、作为人类精神的认知结果一部分的概念系统的成分的”(12)。他所说的“不变成分”,就是指具有普遍性的语义成分,它们被视为人类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的一部分。为了找出一套具有普遍性的语义成分,一些学者曾做过多种尝试,但迄今未获成功。

对上述两种极端的看法,现在已很少有人支持。大多数语义学家认为,少数语义成分可能是所有语言普遍具有的,例如与亲属词、颜色词等某些范围相关的成分。这是由世界客观物质基础、人的感知心理的共同性及人们的社会、文化接触而形成的。但绝大多数语义成分显然是没有普遍性的。因此,帕默尔(F.R.Palmer)认为,实际上各种语言只能共有一些语义特征(即语义成分)。利奇则赞成一种“弱普遍主义”的观点。他指出,如果把语义对立看为是并不需要依赖于特定语言的描述的概念对比,把语义普遍现象与“概念内容的普遍范畴”联系起来,那么就“应该对‘普遍’这个词的含义的强式理解和弱式理解作出区别。对普遍假设的强式解释可以是‘一切语言具有‘X这一范畴’。但是,人们对于各种语言间的变异进行观察的结果使我们相信至少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绝对的断言是错误的。对音位特征的普遍性假设提出一种弱式解释是很自然的,对语义特征的普遍性假设提出一种弱式解释也是很自然的。这个解释认为‘存在着一组普遍的语义特征,每种语言拥有这组普遍特征中的一个分组’”(13)。他认为,受到不少学者关注的颜色语义场和亲属关系语义场的语义成分分析,可以证明这种“弱普遍主义”观点的可行性。这种看法看来比较符合实际,莱昂斯和法国、德国的一批后索绪尔学派语言学家也持类似的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