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汉翻译中的人称代词对比研究

英汉翻译中的人称代词对比研究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研究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具有开创性,为后来就汉英、英汉翻译中人称代词转换的类型研究,以及对人称代词增加或减少在译文中的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研究却没有对翻译文本和译语非翻译文本中第三人称回指的情况加以对比分析,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英语回指式人称代词的出现频次高于汉语。

5.3 汉英、英汉翻译中的人称代词对比研究

对于汉英、英汉翻译中人称代词的关注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对人称(personal)或物称(impersonal)表达法的讨论,如连淑能(1993)和刘宓庆(2006)等;第二类是对汉英、英汉翻译中人称代词本身及第三人称代词作为照应手段的考察,如王宗炎(1994)、赵世开(1996,1999)、刘礼进(1997)、赵宏、邵志洪(2002)、王琼琼和王克非(2004),等等。

许多学者(如连淑能1993、刘宓庆2006等)认为,英语常使用物称表达法,即非人称主语,而汉语常使用人称主语,即以人为主体的主语。这一观点并不准确,因为汉语中也存在大量非人称主语的句子,如“这活儿累死人了”、“饭吃得人难受”等,此现象不在本书讨论范围之内,故对此不作赘述。王宗炎(1994)通过考察发现,英语人称代词he/she不仅具有回指作用,在一个语段或句群中还可以有预指下文名词的作用,但汉语人称代词只有回指作用,没有预指作用。这一观点虽解释了在汉英或英汉翻译中人称代词转换的不对称现象,但关于汉语人称代词的观点过于绝对。后来的一些研究(如刘礼进1997等)表明汉语人称代词同样可以具有预指功能,只是程度较低。

赵世开(1996,1999)对英汉和汉英翻译中人称代词使用频次的考察发现:无论英译汉还是汉译英,①英语第三人称代词比汉语用得多;②英语第一人称单数代词比汉语的使用率低;③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汉语比英语多,据此他以说话人(S)和听话人(H)为语用参数将英语和汉语区分为X型和Y型(3)。根据赵世开(1999)的统计:①在人称代词数量方面,从英语原文到汉语译文,第一人称代词减少,第二人称代词增加,第三人称代词减少最突出;从汉语原文到英语译文,第一人称代词增加,第二人称代词增加不十分明显,第三人称代词增加最突出。②在人称代词所占比例上,从英语原文到汉语译文第一人称代词比例增加不明显,第二人称代词比例明显增加,第三人称代词减少;从汉语原文到英语译文,第一人称比例减少不明显,第二人称减少,第三人称增加突出。这一研究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具有开创性,为后来就汉英、英汉翻译中人称代词转换的类型研究,以及对人称代词增加或减少在译文中的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根据刘礼进(1997)对一部英语小说及其汉译的第一章中第三人称代词出现频次的统计,汉语译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频次低于英语原文,刘礼进指出英语回指式人称代词的出现频次高于汉语,但汉语译文中回指式人称代词的出现频次也很高。这一研究却没有对翻译文本和译语非翻译文本中第三人称回指的情况加以对比分析,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英语回指式人称代词的出现频次高于汉语。赵宏、邵志洪(2002)选择汉、英各两个小说文本及其译本各约一千字,对其中的第三人称前指照应进行统计发现,英语语篇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高于汉语,而且这一倾向在汉译英文本中更为突出;汉译英文本中人称代词的添加现象十分突出,英译汉文本中省略的现象不大明显,相比而言,保留原文中人称代词的做法反而十分明显。王琼琼、王克非(2004)从以第三人称代词作为照应手段的视角出发,发现学生英汉翻译习作中会出现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冗余现象,但他们以汉语母语写作却不会出现第三人称代词的冗余现象;汉英翻译中,英语译文中对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也大大高于汉语原作中单数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频次,即发生了人称代词的添加现象。

以上研究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对人称代词在翻译转换中的讨论未与相关非翻译文本中的情况加以对比,便得出关于汉、英语对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第二,未就人称代词在翻译转换过程中的明示、添加或省略等进行深入探讨;第三,用于考察人称代词使用的语料大都限于文学文本,并且以人工统计为主的语料规模较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